“超级女声”点中你我哪个穴?

发表:2005-08-08 13:5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我喜欢‘级女声’,我支持何洁!”说这话的是一位已届不惑、有着博士学位、喜欢古典音乐的大学男教授。

  这不禁让记者有点瞠目结舌──原以为“超级女声”这样的节目所吸引的观众顶多只是一群喜欢流行音乐的少男少女们。

  “超级女声”的红火反衬着传统传播学的寒碜,同样显示了在互联网时代大众对媒体的巨大反哺力量。2005湖南卫视“超级女声”上周五(8月5日)已经决出六强,选手李宇春在新浪网上的支持率已经超过172万票,位居第一。Google上搜索出的“超级女声”有82.4万条,加上许多人误写的“超级女生”,24.6万条,“超级女声”已经吹起了今夏比台风“麦莎”更猛烈的流行风。

  文化的多元性与张扬的个性

  “看到这群年轻人在舞台上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处处彰显个性,散发魅力,我非常感动。”那位教授解释道。

  “许多中年观众喜欢这个节目可能是希望从中找到他们年轻时的已经错过的‘放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孙玮如此解释“超级女声”令中年人痴狂的原因。

  20年前,当那位教授还是如今“超级女声”们的年龄时,谦逊、收敛成为中国整个社会所推崇的品格。“那时候个人的性格和想法习惯性地受到压抑,整个社会是非常沉闷的。”孙玮说。

  20年后,芙蓉姐姐出现了,博客作家出现了。中国社会对不同的文化现象,不同价值观的包容度不断上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已经成为年轻一代自主和独立的宣言。

  “社会对个性、个人奋斗和个人成功的赞同和追求为“超级女声”的成功奠定了深厚的社会基础。”孙玮说。

  另外,这些年中国的文化产品也不断多样化,电视节目从单一的新闻发展到如今的肥皂剧、情景喜剧、综艺节目、体育直播、脱口秀、相亲栏目、才艺比赛以及 “超级女声”这样的真人秀等。“中国内地媒体在市场化过程中走着一条依托功能扩张来提高差异化程度的道路,以满足人们对文化多元化的需求。”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表示。

  相反,这样的节目在香港和澳门等地不会引起很强反响“这类节目需要一定的地域和市场,不管人与人差别多大,一部分观众总可以在某个选手身上看到自己可以认同的地方。”孙玮说。

全球为娱乐而疯狂

  “超级女声”其实只是全球电视全程直播的平民选秀节目热潮的一部分。其电视形式与如今风靡全球的Idols电视模板非常相似。

  2002年2月9日,当WillYoung和GarethGates在英国独立电视台PopIdol总决赛上狭路相逢时,有1400万的观众在电视机前为他们呐喊助威,占当时收视观众的57%,而其中16到34岁青年观众的收视份额更是达到了72%。

  那天晚上在两个小时内有900万个电话参与偶像投票,刷新了英国电话投票历史纪录。

  其他国家也正遭遇着Idol“飓风”的侵袭。目前已经有30个国家和地区获得Idols模版特许,拥有全球1.1亿电视观众和超过15亿张观众选票。美国、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澳大利亚、捷克、土耳其、克罗地亚、斯洛伐克、法国……Idols同样所向披靡,当地收视纪录频频被刷新。

  “超级女声”瓦解了权威,展示了最草根的凡俗真实。“不限年龄,不限地域,不限职业,不限长相”的零门槛让平民百姓有了上电视的机会,表演欲望得到满足,同时还有可能签约唱片公司,名利双收。

  在英国的那场比赛WillYoung成为冠军并获得了价值100万英镑的唱片合同;而同年,亚军GarethGates也因一首UnchainedMelody登上了英国排行榜冠军,并获得了英国音乐奖最佳电视表演奖,还受到英国女王的接见。

  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中国。“超级女声”冠军安又琪签约天娱传媒有限公司,两个月后就推出同名专辑《安又琪》,创下2004年国内最快签约及发行唱片纪录。

  对观众而言,这样的节目类型新颖,互动性强。“投票支持自己喜欢的选手能够让她留下继续参赛,这让观众有‘当家作主’的感觉,而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电视观众总是‘被迫接受’编辑内容。”孙玮说。

  另外,观众像看球赛一样,在娱乐性节目中看到了不确定性。短信投票的变化,让每位观众期待结局。“我无法预测比赛结果,这里悬念很多。这也吸引着我看每一场比赛──到底谁这轮会被淘汰?”观众陈婧告诉记者。

  裁判的争议性也成为节目的看点之一。英国PopIdol的评委之一SimonCowell就是因为言语刻薄不留情面而闻名。

  在新浪网上“超级女声”专题里,有关争议裁判柯以敏的评论达到170万条。一位电视制作人告诉记者,“这样的节目制作时通常有意造成裁判的争议性,一些唱红脸,一些唱白脸,而且可以因为民意而调节,始终把握一个比较好的度。”柯以敏自海选以来一直以评论尖刻而饱受观众的非难,但自总决赛以后又改变态度,以激情鼓励为主。8月3日,柯以敏又辞去“超级女声”评委职务,一度又成为新闻焦点。

  同时,投票结果的争议性也让这个节目的人气不断上升,最后的结果肯定不会让每一个观众都赞同,这就引发许多猜测,而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又为他们提供了讨论的场所。日前有关“超级女声”黑幕传闻在民间流传,甚至有人声称知道比赛结果是内定,这使得许多观众带着考证的态度去观看节目。

  回归电视的大众性

  “‘超级女声’为什么会这么火?”记者问起这一问题时,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胡正荣说:“这说明中国电视回归了大众媒介的本质。”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节目研究中心主任鲍晓群也表示:“电视文化就是大众文化。‘超级女声’现象是个很正常的现象,只是媒体对它的态度有些偏离了方向。”

  “电视的任务首先是娱乐,然后是教育和信息。很多观众看电视就是为了消遣。电视文化就是一种流行文化,‘超级女声’的流行说明中国电视正在回归到娱乐性和大众性的本质上来。”胡正荣说。

  “超级女声”已经成为了一个大众的娱乐场所。“我就是通过看海选才喜欢上‘超级女声’了,里面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太好玩了!”观众胡晓峰说。

  Idols在国际上都取得了成功;而如今的严肃文化在过去都曾作为流行文化风靡一时。“站在国际的环境看电视,站在历史的长河看文化,‘超级女声’的红火也就不足为奇了。”胡正荣说。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