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锁消息 沙兰镇洪灾踏入第5天宣布戒严

发表:2005-06-16 19:0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据东方日报报导,黑龙江宁安市沙兰镇洪灾六月十五日踏入第五天,当局以防止疫情扩散为名,开始实施戒严,车辆不得驶进镇内,意图封锁消息,避免媒体继续大篇幅报道灾情。镇内也回复平静,遇难学生家长拦路陈情、哭诉孩子冤死的场面不再复见。

苹果日报综合外电报导说,世纪洪灾蹂躏后的沙兰镇,卫生情况令人忧虑,部份地区十四日开始发出阵阵恶臭,中人欲呕,当局担心疫症爆发及向外蔓延,在外围实施戒严,禁止车辆入镇;数十名医生、护士兵分多路,在灾区喷洒强力消毒药水,严防疫症爆发。

洪水过后,沙兰镇一片泥泞,全镇一度停电、停水,两个水源更被污染,镇内残留不少动物尸体,究竟还有多少人失踪,当局也没有公布。部份路段被淤泥堵塞,前日开始发出阵阵恶臭。

为免灾区爆发疫情,数十名医生、护士组成的消毒队,分成二十一组,对灾区进行消毒。不过,由于灾区太大,未知消毒工作何时完成:“不知甚么时候会结束全部工作,受灾地区太大了。”而黑龙江生厅表示,防疫部门下一步将替灾民注射疫苗,防止传染病。

至于两个被污染的水源,一个经消毒后已于灾后翌晚恢复供水,另一个水源则在十五日开始供水,全镇供电要到灾后第四日才全部恢复。解放军连日忙于清理路面的淤泥、垃圾,以及动物尸体。

吉林省《新文化报》报道说,为防止疫情扩散,当局在距离沙兰镇外二公里就开始实施戒严,数十部车辆全被拦镇外,不得入内,而镇内的情况也平静了许多。这次洪灾造成百多名学童死亡或失踪,连日来获海内外广泛报道,洪灾发生至今,未曾传出疫情,黑龙江当局此时实行戒严,被指是为灾情降温。

官方指出,目前灾区近四千名灾民的生活问题已获解决,留宿在当局设置的帐篷,灾区已恢复供水、供电,并收到各界捐赠的大批矿泉水、大米、药品等应急物资。

另一方面,搜救工作进展缓慢,估计十名失踪学生的生存机会渺茫。十只由省内各地紧急调遣的警犬昨抵达灾区,由公安手持木棍搅动淤泥和污水,让警犬依循散发出来的腐尸气味,寻找失踪者下落。

针对各界指摘沙兰镇政府等部门失职以致酿成严重伤亡,牡丹江市纪检委、检察院已经成立专案组,就各部门可能存在的腐败问题进行调查。宁安市委秘书长王同堂指出,调查重点包括镇政府和派出所无人当值、学校不让学生提早放学,以及校舍选址问题。他呼吁民众踊跃提供线索,并强调一定会调查到底,严肃处理责任人。

而为防止惨剧重演,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十五日指出,各地有洪水威胁的学校,在防汛期要二十四小时有人当值,并要进行全面普查,有不安全隐患的校舍,要尽快采取措施,有地质问题的学校也须进行转移。

美国《洛杉矶时报》报导说,至少有近百名学生遇难的宁安市沙兰中心小学,部份老师被指要对学生的重大伤亡负责。有村民指摘老师明知洪水将至,仍然继续上课;一些老师在校舍遭洪水袭击时,竟跑到房顶上,对那些在洪水中挣扎的小孩置若罔闻。

在洪灾中救出儿子的村妇孙秀芹(音)称,事发时洪水淹进教室,水位及腰。她透过长途电话说:“一年级的学生只有一名女孩生还。当我们赶到学校时,看到他们的老师都站在房顶上,他们怎么能只顾自己而不管那些七、八岁孩子的死活呢?”一名曾姓的村妇亦炮轰老师:“每名教师和校长都有手机,他们很容易便可以警告学生。为何他们甚么也没做?他们还算是人吗?”

老妇赵国琴则说,发现上游出现洪水时,她立即赶到学校接孙儿回家,又准备带走邻居的小孩,但当时老师拿教鞭,对学生说:“都坐下,家长没来谁也不许走。”宁安市教育局纪检书记徐海为老师辩护,回应称:“老师不该有甚么问题,我们没有听到这方面的反映。”上海《新闻晨报》报导说,怀疑因官员失职而导致逾百名小学生被淹死的沙兰镇洪灾,引发举国关注后,当局在“赔款”方面,反应罕有地慷慨和迅速。除了中央急拨一千万元人民币重建沙兰中心小学外,地方政府亦开出条件,只要签署协议,每名遇难学生的家属即可获十五万元赔偿。

对于在洪灾中遇难学生的赔偿问题,身兼沙兰镇救灾新闻发言人的牡丹江市委秘书长王同堂前天说:“如果家长与救灾指挥中心达成协议,每名遇难学生家属将获得十五万元人民币赔偿款。如果孩子遗体在签订协议后第一批火化,每名遇难学生家属将可获额外的五千元赔偿。”

对于所谓“协议”是否要求遇难学生家长不再追究失职官员责任等问题,王同堂说:“下午我们的工作人员带这个标准向家长们征求意见,协议的主要内容是赔偿标准和鼓励尽快签约。具体情况不方便透露。”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