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倜傥、羁糜不拘——袁红冰单挑中共女大使傅莹

作者:文/天虹 发表:2005-06-14 00:5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今年“六四”,悉尼突爆中共外交官陈用林叛逃之大新闻。尔后,袁红冰发表了他的公开信--《就陈用林出逃致傅莹大使》。此文一出,震动网络天下--《独坛》、《罕见》、《东西南北》一片哗然。击节赞叹者有之,捶胸跺足者亦众。于是乎:文剑刀笔沾着唾沫星子便在网际间飞舞开来!……但逐一阅读后,且发现不论毁誉,袁文以超越出政治空间中冷若冰霜之博奕铁律的潇洒,凸显了人性中的绚丽奇情。因此引发出网络中许多文人骚客之感触,其中亦不乏妙语如珠的佳评和形象生动的国骂:

--“袁红冰乃悉尼第一情圣!六四血腥夜,月黑风高时,左手一支红玫瑰,右手一瓶二锅头,盘腿于领事馆门前,击节于莹姑娘裙下,情歌缭绕、风情万端、宝马胜坦克、云雨抵子弹,方显出英雄人格!”--〔高贵圣洁〕

--“不论观点,袁文风华掩映,很少看到如此功力的舒情散文,让人醉了”--〔咱老百姓(真)〕

--“文章很有意思。老马似乎有点醋意,之后就眼斜嘴歪找不到北了”--〔波洛〕

--“好信!老袁不愧奇男子……傅总领当有所悟!”--〔草虾〕

--“哈哈,袁红兵动用美男计,不错!”--〔偷笑〕

而网评中亦有各种形象生动、尖酸刻薄之国骂:因不合网规、且有损伤人格之不雅,故省略之……。只引骂文中的主将马悲鸣的怪论试评之:

袁文出台后,马悲鸣等气急败坏、骡嘶驴鸣(也形象生动一回)--大叫:“携小秘私奔的袁红兵打中国驻澳女大使的主意!”--“蒙古人也有性道德,就是忌说,忌讳外在表现”。袁红冰“直如老色鬼曹孟德《铜雀台赋》的“揽二乔于东南兮”,绝对犯蒙古族大忌”。马悲鸣老脸铁青,大声斥责袁红冰:“直把女大使当胡妾?”当真气得楞是要高亢嘶吼八路军的《军歌》:“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似乎非如此才能帮得中共女大使找到些抵御袁大侠“美男计”的精神力量!哈哈哈!真是笑晕了一干网络看客。

其实呢,马悲鸣虽多年来充当“独知”和 “愤老”的大将,围剿“伪民运”。鼓吹:中共万恶,独善“六四”。扮演“理性批判”之代表。但骨子里仍是一个:“富士山头扬汉旗,樱花树下醉胡妾”做着 “环球同沐大汉风!”白痴梦的中共大汉族沙文主义者。既然要:“我们的队伍向太阳”那又何必假惺惺地装出:“惜傅大使蒙古女儿身者,大使夫君也。袁红兵惜之何意?”的“道貌岸然”来呢?看来老马悲鸣和一帮叫骂者当真是:“眼斜嘴歪找不到北了?”

在我看来:袁红冰的《公开信》当为一篇呼唤良知、启迪正义之精神的感性呐喊!文章借陈用林走向自由之壮举,呼吁中共女大使傅莹能够翻然醒悟,回归人性之真实,早日诀别中共罪恶之政权。并以萌发于心的悲悯之情,向中共使领馆官员进言:“中共独裁行将就木,脱离专制,以保性命,此其时也。若迁延日久,待暴政崩溃之时,你等皆难逃为中共殉葬之命运。正所谓,茫茫苦海,回头是岸;告别中共,可得新生。陈先生用林已有前例,千百官员应当效法智者于后。”此文亦属兵法:“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之活用。只要不是智力残障及别有用心者,均能看得出该文实乃是撕开中共统治之籓篱的大手笔!

这里暂且不表袁文中的风流倜傥、羁糜不拘的侠士风格和才华流溢、奇思逼人的文字功力。就说袁红冰于此文中的真实可爱之处,恰恰在于表现了:“凡是真心信仰自由的人,甚至不愿刺伤敌人的心”--这样一种高贵的人性之魅力。对比之中共治下的御笔帮闲和海外名士们的酸腐臭气,袁文不知要来得多么的洒脱和率真。而所谓中国人向往的精神生活,历来是儒士(酸文人)辈出,道德流行(伪善?),文人墨客涉水藏山,于云深不知处(当今是于宦海中)物我双亡,还美其名曰天人(权钱)合一,求得大和谐(大发财)。但实际上中国文人中得大自由、得真性情者又有几人?以我看:如今国人中若真有的话,当自漠北狂侠--袁红冰始!

且看袁红冰文中之风采:
-- “蒙古文化,有奔马踏风之魂,长云绕日之魄;蒙古民族有英雄史诗之浩荡神韵。然而,中共暴政之下,蒙古民族惨遭荼毒,蒙古文化枯萎凋残。承载蒙古英雄史诗的万里草原,也因掠夺性开发渐成荒漠死地。蒙古民族命运之悲怆,可令太阳为之痛哭,可令苍天为之哀泣。敢问身为成吉思汗之子孙,傅莹女士对此何情何感!”

--“我有书,名曰《自由在落日中》。书中写尽蒙古民族之千苦万难。傅莹女士或有兴趣一读?死于中共暴政的蒙古青年男女,在我的书中获得永生。那些自由、美丽、高贵的灵魂,将从我的书中,向你讲述蒙古民族的荣耀。只是不知,傅莹女士以蒙古女儿之身,殷殷侍奉中共暴政于左右,你的心底可还有热恋蒙古命运的激情,你的血中可还有属于蒙古民族的殷红?”

--“古文有言曰:“尸居余气杨公墓,岂得羁糜女丈夫”。中共暴政已是尸居余气,日薄西山;傅莹女士则英才勃发,是为女中豪杰。相信以傅莹女士之聪慧,早已认清大势;此前所行所为,不过虚与委蛇,麻痹暴政,为脱离中共,作万全之备。只是斗转星移,时不我待。还望傅莹女士早决大计。”

--“当傅莹女士决意诀别中共之日,我将驾宝马香车,携琼浆玉液,迎傅莹女士于使馆大门之外。然后,驱车如风,直奔天际。左挽妖娆之流霞,右倚熔金之落日,与傅莹女士纵酒痛饮,狂歌蒙古灿烂之魂魄,醉舞蒙古辉煌之诗意。以成一段千古传奇。”

读罢袁红冰的《公开信》,除了让人一享“奔马踏风之魂,长云绕日之魄”的漠北文风之酐醇外,仍不由得会使人联想到:傅大使莹姑娘有没有在悉尼的夜空中被这飘逸流香的“酐醇”所迷醉呢?袁红冰:“左挽妖娆之流霞,右倚熔金之落日”宛如“大漠之神箭”的奇文,是否射中了傅莹女士雍容华贵、万般风情之表象后,身为成吉思汗之子孙而委身于中共暴政尸居余气羁糜中的无限悲哀呢?袁红冰的纵酒痛饮、狂歌醉舞之真情,是否撕开了莹姑娘深埋于心中的人性之伤痕?--正所谓:“部下尚能智举,大使何不聪不慧至此?”这当然又是另一段的故事了……

今年的“六四”之夜,在悉尼不知有多少人为之一醉。既有大游行后为二百万人退党大潮的举杯庆祝,亦有为陈用林走向新生的开怀痛饮。而袁大侠的“左手一支红玫瑰,右手一瓶二锅头”倘若真得能使傅莹女士觉悟到“真理与爱情”并为之一醉的话,不知莹姑娘是否在未到黎明的时分尚能醒来?--虽然潘多拉的盒子里有着无数的苦难,但是人类还是向往着这个世界(当然是自由的世界),因为世界上有多少美好的东西牵动着我们的心灵……

悲兮?喜兮?狂兮?--问君今夜为何而醉?醒来者说:只因末日才是黎明!

天虹

写于新海洲丐帮草棚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