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音:中国能源战略可能冲击台湾

发表:2005-05-25 08:0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美国之音记者孙承5月25日报导/中国对能源的巨大需求不但对国际原油市场造成相当的压力,而且还不时引发人们在安全方面的顾虑。台湾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身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其能源战略可能给台湾带来某些潜在的冲击。

中国去年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耗国,一天大约消耗630万桶石油,其中40%多来自进口。而中国石油天然气规划总院的一位官员星期一说,由于需求持续大幅提高而自身产量增速有限,到2020年中国石油和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将达到50%左右。

中国这种对于能源的大量进口需求,已经引起台湾方面的警觉。分析人士说,石油资源短缺可能成为制约中国发展的瓶颈,而进口石油的供应安全已经是中国大陆无法逃避的重大问题。

大陆会发展护油舰队

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所所长王高成说:“中国大陆很重视它的油源的来源,未来当然会增加对从中东地区进口石油的维护的问题,所以会发展远洋护油舰队,这些对于台湾本身周遭海域的安全,以及台湾的油源从中东的进口,如果两岸关系紧张,都会形成潜在的威胁。”

目前中国的进口石油和天然气有20%来自非洲,40%来自中东。此外,从进口路线来看,中国进口的原油,近八成会经过马六甲海峡,而这一海上通道也是台湾、日本、韩国等东亚重要石油消费国进口石油的必经之道。

台湾中兴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副教授蔡东杰说,近年来中国在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建造新的海军基地,中国在孟加拉的吉大港建立货柜港,以及与柬埔寨等签署军事协议等,都跟中国的能源战略有关,也就是以所谓的“珍珠链”方式,从地中海到南中国海以设立军事基地或投射军力方式,确保石油运输通道不受威胁。

蔡东杰说:“为了保障油线的安全,必须在战略上有所部署,包括整个从东南亚到印度洋,这个战略部署必然会经过台湾周边的海域。那这样的话,中国有可能,不是完全没有可能,把它转化成对台湾的封锁。”

台湾担心中国外交挖墙角

除了军事方面的顾虑之外,台湾还担心中国的能源战略对台湾外交造成挖墙角的效应。中国近年来能源战略的重点之一,是建立跟南美州和非洲产油国家的关系,而台湾的邦交国家也大多在这些地区。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去年11月到智利、阿根廷和巴西访问时所签订的协议,大多跟能源有关。

台湾国防大学国防政策科学研究所助理教授向骏说,台湾方面的担心之一就是阿根廷、巴西、乌拉圭和巴拉圭四个国家组成的所谓“南锥共同市场”中的巴拉圭。

向骏说:“巴拉圭等于是被南锥共同市场里几个大国围绕在那边。中共只要在采购方面请巴西、阿根廷对巴拉圭施压的话,那它可能会跟台湾断交。外交上巴拉圭可能是南美洲因为能源采购关系最有可能跟台湾断交的国家。”

目前台湾的石油储备仅为3个月左右。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台湾能源进口依存度很高,而国际能源供给很容易受到政治、战争等不同因素的冲击,政府应该着手考虑制定长期的能源战略安全规划。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