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穗三地居民调查发现:北京人理财最保守

发表:2005-01-05 12:3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有人对京沪穗三地人的理财作过一番经典的评价:如果有一元钱,北京人会全存到银行里;上海人会把五角存在银行,另五角拿去投资;而广州人则会再借一元钱,拿两元钱去投资。

  其实,北京人把钱“捂”在手里,图的是安全、保值,因此攒够12年的生肖贺岁金条被一些北京的老大爷视为理财的上策;而上海人追求完美,永远都在寻找收益和风险的最佳平衡点,一套房子在上海一年内能转好几个圈,不知多少人趁机暴富;但广州人更喜欢来钱快的门道儿,炒房、买彩票等高风险游戏,他们玩得津津有味。

  北京人理财图踏实

  “我的‘理财’非常简单:发了工资就放在抽屉里,攒够1万就存进银行,”北京的章女士哈哈一笑,“我承认自己没什么理财意识。”章女士的话似乎印证了零点公司2004年的一项调查结果:北京人的理财意识最弱。

  鸡年贺岁金条在北京发售的首日,一大早,菜市口百货商场门前就弯弯曲曲排了一条上百人的长队,有些人竟然从头天晚上十点就来排队。因为有记者的摄像机在旁边晃来晃去,不少人都戴着厚厚的帽子,竖起高高的领子,或者索性拿背包挡住脸,似乎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家里捂着黄金。

  这也许是北京人理财的经典故事。三年来,贺岁金条价格一路上涨,却越来越受欢迎。一位老大爷说,他要集满12年的生肖贺岁金条。显然,这位大爷不是为了赚取买卖差价,而是把黄澄澄的金条“捂”在家里,心里踏实。这种理财,图的是安全、保值。

  在上海人眼里,这就有些“老土”了。AC·尼尔森的一份金融市场综合报告认为,在京、沪、穗三城市中,上海人金融意识领先。也难怪,这座被称为中国最国际化的大都市,一心要作中国的金融中心,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也一向以金融知识丰富而自豪,自然不会一提到理财就先想到银行存款,黄金也难入他们的眼。

  说北京人喜欢低风险产品,还有一个例子。一位银行人士告诉记者,外汇结构性存款在北京就比上海卖得好得多,外汇结构性存款的年收益率大概3%左右,比外汇存款利率高,而且是保本的,基本没有风险,“低风险是吸引北京客户的第一法宝,收益倒是其次。”相反,虽然最近上海的各大银行也掀起了一轮外汇理财的竞争,但是总的来看,愿意承担一定风险来换取高收益的上海人对此并不买账。

  上海人擅长精打细算

  文章指出,这在二手房市场上表现最为明显。前两年,上海二手房市场一年的交易量超过20万套,而北京2004年大概在4万套左右。我爱我家公司投资总监康胜解退担骸吧虾5?0万套不是真的有20万套房子在交易,而是很多房子一年之内倒手好几次,其中投资、投机的因素很多。”

  文章称,这样的快进快出多少有些炒股票的心理:短期行为,赚取差价,愿意承受风险。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上海的银行系统二手房不良贷款率占整个住房贷款不良率的70%,可见其风险不低。

  文章指出,在北京,买房后马上转手的并不多,主要自住,即使投资,也是看好某个地段,打算长时间持有。赚取差价和细水长流收房租相比,北京人更喜欢后者。这就难怪二手房市场交易量小了。

  文章称,对于上海人的精打细算,赵女士特别有体会。她在中信基金做销售工作,去年的百亿基金航母中信经典配置基金,在上海销售时颇花了一番心思。赵女士回忆说:“上海人的理财意识很主动,也很理性,他们自己算费率,仔细比较不同产品的收益和风险,不断打电话咨询。”因为客户问得多,中信基金在上海安排了很多理财顾问,给客户提供专业、细致的服务。

  同样的基金,在北京卖起来要痛快得多,只要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口碑好,销售就没问题。上海人在货比三家之后,会挑一只满意的,买一点试试再说。北京人则简单得多,只要是自己信得过的公司,听说有产品出来就直接去认购。

  从掏腰包的痛快程度来说,买基金和买大白菜没什么区别。上海人追求完美,又要划得来,永远都在寻找最佳平衡点;北京人不大斤斤计较,只要自己看着顺眼,价钱不是问题。 

  到了广州,基金却卖得不疼不痒。一位广州人告诉记者,广州做生意的人多,需要充足的现金流,需要来钱快的门道儿,至于基金,只有保守的人才会去买。

  广州人喜好高风险游戏

  在广州,你会看到其貌不扬者穿着短裤趿拉着拖鞋,开着奔驰到路边小摊,喝几块钱一碗的皮蛋瘦肉粥。

  精于投资,随意生活--有人这样总结广州人的特点。开奔驰喝粥,可见其生活之随意;投资之精髓可就不是那么容易学了。

  广州人的投资渠道很多,买金、买外汇、炒港股、买私募基金等不一而足。不过,如果和当地的经济水平相比,会发现广州人在金融方面的投资并不相称,究其原因,可能还是“不熟不做”,觉得太虚拟,不实在,所以不愿碰。

  广州人最喜欢选择回报高,又能自己参与的事情来做,比如建个厂子,投个项目什么的。这和整个城市的社会构成也有关系。常年在广州生活的唐先生在北京呆过一段时间,最大的感触是北京的白领多,“总部经济”发达,“不像广州,生意人多,自己当老板开小店的风气很重。”于是,广州人有了闲钱敢馔蹲首錾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