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前大陆实行的铁路和电信听证不同的是,潘岳说,在中国实行环保听证具体的条件是: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实施环境保护行政许可应当组织听证的;实施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环境保护行政许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为需要听证的;环境保护行政许可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依法要求听证的。
这与前面所说的铁路与电信由官方随机举办的听证有本质的不同。有关人士认为,这种政策的出台不仅与大陆近年来风起云涌的民间维权有莫大的关系,可以视作是高层面对维权行动的主动反映,同时,也是引导维权行为走向有序的一种有效措施。也有人认为,此办法的施行,最积极的作用在于加强公众、企业、政府的交流,其目的是防患于未然,将民意提前释放,以避免建设项目的黑箱操作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笔者在这些论点之外,也有另一种看法,即环保部门借民意来弥补自身执行能力的不足。众所周知,大陆环境问题的症结之一就是环保部门执法行为无强力法律作后盾,别说重大建设项目,即使是一般的小型项目,也无决定权;现有法律主要集中在事后治理方面,就算是事后治理,也顶多是罚罚款,通通报而已,对于污染企业的关停处理,也要过地方政府这一关。
而面对各地汹涌的唯经济发展主义,环保部门要想加强行政权利似乎不是一时半回就能做到的。唯一的办法就是诉诸公众,这样,环境听证会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听证由来已久,为何环保部门此次先走一步?想来一定与潘岳这个人物有相当的关系。此人名起于政治改革,曾在多个不同的部门提任过高层领导职务,不仅深谙中国现实,更是对现代政治理论乱熟于心,长期以来被看成是大陆政坛年轻一代中的翘楚。此次推出环保听证制度,也与他在环保领域内多次强调公众参与的论调的相合。可以视作是公众参与的具体体现。
话说回来,这一听证制度虽然颇值得期待,但一旦接触中国现实,可能在北京还好点,因为在中央眼皮底下,胡来的可能性相对小一些,但到了地方,会有什么样的境遇则是值得观察的。不管怎么说,这个措施从它推出的这一天起,就成了大陆民主建设的一面镜子了。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