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其实是“水城”

发表:2004-07-30 18:0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从公元1153年金海陵王完颜亮迁都北京算起,北京城作为中华之都,到今天正好850年了。

就京城发展的历史大致而言,金代的中都,基本上还是继承了燕以来的“蓟城”的城市规划,故可以说,金之前的北京变动不大;而到了金代之后,北京才算是彻底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元以及元之后的北京城,更是破除或者放弃了从燕到金的城市规划,几乎完全是推倒重来,使得金中都的皇城建筑和园林,基本上是荡然无存。但是,元朝对于金留在北京的两片水却是高度地重视,这就是指北海那片水,当时称为大宁宫“太液池”;颐和园那片水,当时叫山西湖(只是在乾隆年间,才改叫了昆明湖)。如果坐上飞机背负青天朝下看,你就会发现北京南、北方向分别有两个水源:西北水源颐和园之水入城,则成积水潭,而城南水源莲花池水入城,则成北海户海。而历史上,北京城南北方向上这两处水源的开拓者,也都是完颜亮。

所以说,今天的北海公园、颐和园旧址这两处地方连同其金代的建筑,之所以能够作为极少数例外,被元大都保存了下来,原因也许非常简单,那就是因为它不仅仅是园林景点,而是贯穿北京南、北的水利工程源头的缘故。

北京其实是座“水城”,即是一座以水结构起来的城市。

若从远处说起来,最初养育了北京的水源,乃是房山的大石河。而最早的燕都,也就建立在房山大石河湾的土台子上。

而养育了北京的第二个水源,也就是城南的莲花池。随着燕国的疆域向东北开拓,它的首都也逐渐北移了,到了燕襄公的时代,燕国就已经把“蓟”作为自己的都城。据社会学家、历史地理专家侯仁之老先生的考证和研究认为,蓟城就是在如今的宣武门至和平门一带,以莲花池为核心。而之所以以莲花池为核心,乃是为了解决王城的用水问题。

所以,我们说的“燕京”,其实有二:一在今天的京郊房山县大石河畔;而第二个,则在今天的北京城南莲花池畔。我们在北京城里说的“燕京”,其实专指后一个,即莲花池畔的那个“蓟城”。

可见,这个莲花汕对于北京极其重要,因为自燕到金,千年以来,它就一直是北京城市的主要水源,无论是燕之“蓟城”

还是金之“中都”,都是以莲花池为核心建立起来的。

可惜的是,历史浩瀚流转,这时间一长,作子孙后代的,竟然就把莲花池作为首都起源这件大事给忘了,其中最为搞笑的是,如果你翻开今天的北京市区地图一查,就会发现:如今的北京西客站,竟然大体上就建立在燕都王城的旧址之上,而且,西客站工程开工后挖出的大量文物就证实了这一判断。而也许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当年为了建造西客站,主事的竟然准备填平了莲花池,好为西客站建一“亚洲第一大货场”。这真可谓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

北京人王朔有句广为流布的口号叫“无知者无畏”,而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口号一旦在方方面面付诸实施,几乎无一不造成前无古人的大祸事。

好在那时候侯仁之腿脚还灵便,听到大货场的消息便去实地调查,这老头子登上高楼一望,发现那莲花池已经成为热火朝天之大工地,遂大惊失色,紧急呼吁,痛陈若填平莲花池,那一来切断了北京历史,将使得燕都“蓟城”再不可考,北京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从此大为缩水,二来更要不得的是:这等于切断中海、北海的水源,长此以往,非但大宁宫琼华岛胜景不在,咱党中央难道还要搬家不成?

呼吁上去,以至于上峰震动,特别是后一条关于北海水源的来历,更是让上上下下吃惊不小,大概谁也没想到小小莲花池具有这般功效。

也许由于侯仁之等人揭示出中海、北海活水的来源,在关键时刻从西客站的虎口里把莲花池给夺了下来。莲花池于是终于没有被填平,反而因祸得福,被重修为一个波光粼粼的公园。只是如今周遭得到了好处的老百姓,大概并不知道能摊上这件好事,是靠了侯仁之这一介书生临危抗命的勇气。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