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看门, 研究员发报纸:科学院认为是改革 当事人喊冤

发表:2003-09-22 09:0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据南方日报报道, 河北省科学院近些年在体制改革、调整职工岗位时接连出现正教授看大门、副研究员坐传达室发报纸的情况。对此,院方负责人认为这是改革中的阵痛,而当事人却直喊冤,认为是院方对他们不公正,是用人上的“人治”因素在作怪,是人才浪费。

  怪事一:教授看大门


  刘志明,1964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系,1978年到河北省科学院从事科技情报翻译工作,正教授级外语译审,多次为单位举办外语培训班。他促成河北省科学院生物所与前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细胞遗传所建立起长期稳定的科技交流关系。在河北省举办的多届经贸洽谈会上,给河北省领导担任俄语和波兰语翻译,是河北省仅有的两名精通波兰语的人才之一。曾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他还兼任河北省翻译系列高级评委会主任、翻译工作者协会会长等职。1993年到单位下属公司任经理,后因公司倒闭,1996年申请回院里继续搞科技情报翻译工作,没能如愿。已56岁的他成了看大门的门卫,一直持续到1997年3月恢复翻译工作。


  本人自述:


  怀疑领导对我有成见


  怎么也想不到我堂堂一个正教授会落到如此地步,一直怀疑是搞公司失败了领导对我有成见。1997年3月,在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大会上,我作为多个协会的主要负责人向与会者大声宣布:“我正在河北省科学院看大门!”当时的院长脸上实在挂不住了,才给我安排到图书馆工作。后来我又参与制作了反映河北省科学院20年成就的中英文对照画册《科技之光》,社会反响很好。但看大门的经历让我终生难忘。


  院方说法:


  让他看大门是照顾他


  这是改革当中的阵痛。院里1992年搞第一轮人事制度改革,通过定编定岗、竞争上岗,人员“一个萝卜一个坑”。而刘志明偏偏在此后到下属公司搞经营。后来经营不成功想回来搞科研业务,但这时候已经没有他的岗位了。虽然他是高级知识分子,够得上人才,但也不能把他塞进去,把别人给挤出来。让他看大门已经是照顾他了,起码有工资嘛。


  怪事二:研究员发报纸


  王英华,1968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原北京师范学院)数学系,后进修北京大学图书情报专业第二学士学位,副研究员。1978年到河北省科学院工作,多年在科研处从事科研项目管理。1994年,到院下属的科技实业公司从事经营管理。因种种原因,与公司经理发生矛盾,1996年离开公司在家养病。1997年被安排在院传达室发报纸,1999年提前病退。


  本人自述:


  没处理好与领导的关系


  我跟刘志明的情况有些类似,也是搞经营没成功,回院里就没工作了,其实并不是我能力差,主要是没有处理好与领导的关系。被安排到院传达室发报纸,一干就是两年。


  院方说法:


  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不行


  虽然她算是人才,但如今科研单位岗位搞的是人才和部门间的“双向选择”,决定一个人是否被使用的因素很多。所以,一个人即使能力再强,如果不能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也是不行的。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