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盲治国:都江堰盖新坝千年活文物“等死”

发表:2003-08-18 15:5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据联合报记者汪莉绢报道,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水利工程鸩鸩都江堰,历经两千多年不衰,仍发挥灌溉成都平原作用,素有“千年活文物”之称,也是联合国列入保护的“世界文化遗产”。然而,此一具有两千年历史的世界文化遗产,如今却因岷江上游要加盖大坝,面临成为废古堰的困境。

都江堰管理局拟在距都江堰水利工程的鱼嘴分水堤上方一点三公里处,兴建一座高二+三公尺、宽一千二百公尺的大坝鸩鸩杨柳湖水库大坝,此举引来都江堰市和文物保护专家的大力反对,双方争论激烈,使得这起古堰盖新坝事件,成为近期大陆社会注目焦点。

坚持要兴建大坝的都江堰管理局认为,建坝势在必行,如果不建,都江堰上游紫坪铺水库无法发挥效益,高达七+亿元人民币的巨额投资无法回收。紫坪铺水库位于都江堰上游六公里处,为中共西部开发的+大工程之一,自二○○一年三月动工,预定二○○五年竣工。

反对兴建的都江堰市和大陆文物专家指出,当初兴建紫坪铺水库时,即明确不在鱼嘴附近建坝,紫坪铺水库的兴建已破坏都江堰的自然景观,若在鱼嘴前盖起大坝,将使都江堰遭到彻底破坏,千年灌溉系统将失去功能,成为名存实亡的死文物。

建不建坝,双方争执不下,闹到中共中央出面协调,连番派出调查组前往勘察。虽然中共中央调查组作出建坝将危及都江堰的结论,但事件并未落幕,主张兴建大坝的都江堰管理局和其背后的大陆水利部门,仍表示没有放弃建坝的主张,只要实验论证通过,就会向中共中央申请立项。

这起古堰盖新坝之争,不仅反映出中共缺乏世界遗产的保护机制,也反映出中共官场各自为政,并夹带庞大的利益之争。

大陆水利部门早在多年前曾论证紫坪铺水库应否兴建,即遭许多专家反对,认为这不是岷江水资源开发的唯一方式。当时,水利部门即计画在都江堰鱼嘴上游三百公尺处兴建配套工程;在与会专家坚决反对下,始将工程计画移至距离鱼嘴一点三公里的杨柳湖,但仍遭到反对。

专家反对意见并不被水利部门采纳,为了通过论证,水利部门又邀集另一批专家进行论证,如此一批批地撤换专家,直到全是“御用专家”,也终于取得同意兴建的结论。当时,水利部门还使出“钓鱼工程”手法,即先求紫坪铺水库立项通过,再扩大水库工程规模,索求更多经费,再以“姐妹工程”为由,强求兴建杨柳湖工程大坝。

大陆水利部门逢河川就想盖水库和大坝的做法,早就引起大陆百姓不满。古堰盖新坝事件遭揭露以来,大陆网友纷纷在网上指责水利部门不断地兴建工程、争取经费,只因可从中获取利益。

若不是都江堰市担心建坝举动将破坏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景观,使都江堰面临被世界遗产除名的危险,建不建坝恐怕没多少人在意。反对鱼嘴前盖大坝最力的都江堰市,由于之前已花费两亿多元改造都江堰环境,好不容易才使都江堰申报世界遗产成功,正期待有所收益;若盖大坝后,都江堰古老水利工程遭受破坏,不仅将面临被世界遗产除名,也会使该市蒙受损失。因此,该市才不惜“杠”上级别更高的都江堰管理局。

都江堰建坝之争,除了部门利益,同时也暴露出大陆缺乏专门管理和保护世界遗产机制的弊病。都江堰建坝事件,并不是大陆的世界遗产遭破坏的第一起,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起。武当山大火、张家界乱建、泰山乱修索道、水洗孔林孔庙等事件,历历在目。究其因,在于大陆各地文物保护意识薄弱,挤破头为地方历史文物申报世界遗产,只为想把古迹文物当成摇钱树。

目前,大陆被列入世界遗产有二+九处,排队准备申报世界遗产也有数+件,中共当局实应教育地方政府,如何保护这些珍贵的遗产,而不是只知“向钱看”。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