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前的政治较量
在今年七月一日到来之前,有两股政治宣传突然敲锣打鼓、十分热闹起来。一股宣传说胡锦涛将在七月一日发表有关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讲话,其主要内容是中国的政改先从共产党内部的民主改革做起。这股政治宣传是“出口转内销”,率先由英国的《泰晤士报》做出报道,紧接着多家英美和西方及海外中文媒体跟进,形成一股报道和评论的热潮。大约十天后,中共中央理论刊物《求是》发表署名长篇文章,标题非常抢眼:《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这篇文章发表在中共中央最权威刊物上,从标题到内容都“做实”了胡温体制拟推行政改的报道。然而没过几天,北京政坛又传出消息,说是胡锦涛的七一讲话主题是进一步阐述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会过多的谈论推行党内民主,更不会涉及政治体制改革。
就在有关政改和党内民主的宣传扑朔迷离之际,中共官方一股极为强大的宣传早已启动,敲锣打鼓震天价响,这就是对三个代表的大吹大擂。这股宣传据说是中央政治局开了会,中共中央专门下文件,要在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当中掀起一个“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在这个新高潮中,江泽民的权力地盘──中共军方跟得最紧,调门最高,解放军总政治部又下达专门文件,召开动员大会,把三个代表捧上了天,在军方的文件和宣传中,一口一个江泽民主席如何如何,除了歌功颂德、肉麻吹捧之外,还有浓厚的个人效忠味道。
上述两股宣传,一个是“捧”胡,一个是“捧”江,泾渭分明。人们也以此观察和测试胡、江之间的权力较量和彼此消长。到了七月一日,胡锦涛率领一帮在京的政治局常委以参加座谈会的方式如期“发表重要讲话”。主题果然是谈论三个代表,其调子和中共十六大时一样,把三个代表和马列主义、毛思想、邓理论并列,吹捧成“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从新华社发出的通稿来看,在胡的讲话中没有提及政改问题,对推展党内民主也无片言只语。
*处境弱,不比当年江泽民
七一讲话出来后,一切猜测都被扫荡干净。真相也似乎大白:胡温的百日新政到此为止,中共的大政方针继续掌控在江泽民及其亲信手中,胡温执政跳不出中共十六大定出的框架,也即江泽民的框架。胡锦涛的七一讲话正是在做这样的政治表态。至于这个表态是自愿的还是违心的,目前暂时不重要。
中共十六大摆明的格局是,政治上胡锦涛头上有一个“三个代表”紧箍咒,前后左右被一班江系人马包围着,腰眼上还顶着老江的一枝枪。他这个总书记的弱势和不安全性与八九年六四事件后刚刚出任总书记时的江泽民不相伯仲,甚至还不如,因为六四几个月后,江泽民就从邓小平手里接过了中央军委主席的权杖,在名份上成为党军一把手,更何况老江从上台那天起就得到陈云、李先念两位极具份量的元老支持,后来又得到邓小平的全力支持,完成了他对军权的真正掌握。这些优势条件都是今天的胡锦涛所不具备的。
不但不具备,而且还正相反。江泽民不仅不支持胡锦涛接班,而且处处设防、处处制肘,并做着罢黜废立之准备,曾庆红早已虎视大位,丞欲取而代之。在胡锦涛的身后也没有当年陈云、李先念这样够份量的元老支持他,虽然盛传万里、乔石、宋平等元老支持胡锦涛全面接班,但他们的份量显然不能和陈云、李先念同日而语。更何况当今资格最老的元老薄一波一直支持江泽民。
*后劲不足,形格势禁
胡锦涛的弱势和不安全性显而易见,这种状况也无法在短期内改变,弄不好处境还会恶化。中国爆发SARS和江系人马的无能给胡锦涛一个转变弱势、杀出重围的机会。他抓住机会,联手温家宝有声有色的干了一场,民望急升,满堂喝采,可惜后劲不足,随着疫情受控,江系人马反攻倒算,祭起中共十六大“决议精神”和三个代表的大旗,一下子就把胡锦涛撒网罩住,让他动弹不得。
由此可知,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大肆吹捧三个代表可谓形格势禁,做为权力远远不足的党的总书记,他怎敢在党的生日的讲话中偏离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大的政治决议和方针政策而另搞一套?他的势力在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会中都是少数,凡事只要一投票,他就必处下风。这是残酷的政治现实。
除了形格势禁之外,聪明而善于隐忍的胡锦涛再次大捧三个代表,恐怕还有至少在表面上缓和与老江的紧张关系、以示臣服之意。在抗SARS风暴中,胡锦涛抓住把柄、手起刀落,一下子斩江系“白袍老将”张文康落马,声势大振,威名远播,扭转了抗疫局面,令江泽民和他的人马处处被动、灰头土脸,甚至出丑,所有这一切使他和老江的关系更加紧张起来。再加上胡锦涛出访,受到重量级国际领袖的赞扬和重视,这更使极爱面子和虚荣的江泽民深受刺激。对此,胡锦涛岂能不知?在目前的权力格局下,过分紧张的关系,过分刺激老江,对胡锦涛显然没有任何好处。他必须缓和局势,知所行止,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再图发展。
*“借鸡生蛋”打自己的品牌
尽管如此,我们也看到,胡锦涛在大捧三个代表思想的同时,还要把自己的“品牌”揉进去。他把三个代表思想的本质归结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并在讲话中用了大量篇幅宣扬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套“为人民服务”的说法是共产党的老生常谈,并无多大新意,只不过胡温新政在短短几个月内已成功建立了亲民形象,相对于江系人马的不理百姓疾苦,亲民形象成了胡温的“品牌”。胡锦涛把三个代表思想归结为民、亲民,等于是在借宣扬三个代表来强化和提升自己的亲民形象,这一招叫“借鸡生蛋”,借三个代表的“鸡”生胡温新政的“蛋”。妙!
中共十六大之前,江泽民的亲信为了让老江在中共历史上“留下自己的东西”,与马列毛邓并驾齐驱甚至有所超越,也为了让江的政治影响力长久延续,匆匆忙忙抛出了一个所谓“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这是一套空洞无物、自我贴金的宣传说词,一出笼就惹人发笑和反感,因为江泽民的执政作风和“业绩”实在令人难以恭维,与三个代表的自吹自擂更是南辕北辙。于是江泽民及其亲信还有整个中共的宣传机器越是鼓吹三个代表,人们就对他们和三个代表越反感。这种政治氛围实际上为胡温新政中的亲民作风很易得老百姓的好感创造了条件,也为胡锦涛“借鸡生蛋”打出自己的执政“品牌”、争取民心创造了条件。江泽民及其亲信在三个代表问题上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在胡的巧妙利用下搬起石头为胡温新政盖房子,这恐怕是他们始料不及的。
事实上,江泽民及其亲信目前整日的大吹大擂三个代表并下达文件强迫下面“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这种疲劳轰炸式的宣传并不能真正巩固和增加他们的权势,只能在政治气氛上制造一种“气势如虹”的表像而已。这种没有以党心、民心、军心为基础的政治宣传攻势极易走向反面,这种事例在中共历史上屡见不鲜。神者如毛泽东,强者如邓小平都在这类问题上或身败名裂或摔了大跤,何况无德无能、对国家民族无尺寸之功的江泽民?
*胡温权力局限于事务性工作
在胡锦涛的七一讲话中,一度盛传的政改和党内民主问题全无影子,令舆论十分失望,这里涉及两个问题,一是胡锦涛现在还没有力量冲破江系人马的阻力,提出和着手推动政改或实现党内民主;二是胡锦涛是否有政改的主张和魄力,是否真的想实现党内民主。
前者是条件的问题,是客观的问题;后者是有无的问题,是主观的问题。
现在胡锦涛的确没有力量冲破江系人马的阻力,提出和推动政改或实现党内民主这样的大问题。胡、温目前的力量局限在处理事务性的问题上,例如SARS问题,经济问题。胡、温处理事务性的力量在执政一百天中得到充份的展现,这难免使海内外舆论对他们寄望过高,对他们的力量估计过高。而政改问题和真正实现党内民主问题则绝非事务性问题,它关乎共产党的根本路线、大政方针乃至党和国家的命运。这种变革自上而下,因此在上者必须有强大的权力。其二,要有充份的酝酿准备,拿出可行的方案。这两条胡、温目前都不具备。十六大和“两会”刚刚开过,胡、温接过部分权杖,立足未稳,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他们要做的是巩固权力,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在事务性工作中树立政治声望。什么时候胡锦涛掌握了军权,在政治局常委会中得到了多数票,政改之事才有望推出。这是政改的必要的客观条件。
*胡的政治观点深藏不露
迄今为止,胡锦涛的政治观点、思想主张依然是深藏不露。公开场合他说官话远远多于说实话。这是许多共产党的潜在领袖在真正掌权之前的常态,不如此他们就极可能在攀上权力顶峰之前功亏一篑,甚至跌入万丈深渊。既然我们从未听过胡锦涛讲的实话,尤其是政改问题上的真话,那么我们也实在无法也没有必要在这个问题上过早下结论。我们只能根据胡锦涛时下的执政作风估计他有几分倾向政改的可能,至少比江泽民的可能性高得多。这就是海内外舆论对他抱有些许希望,企盼他推出政改或实现党内民主的原因。
在中国推动政改是一条漫长、曲折和艰苦的路。毛泽东死后,邓小平的改革路线曾在一段时期最有希望推出政改,可惜由于邓的思想局限和党内外错综复杂的原因,政改胎死腹中。到了江泽民掌权,政改问题连讨论都成了禁区,因为对江泽民及其追随者而言,压制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