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去后除非交钱,否则不可能出来。”2000年以前,郭先礼是涟源市收容站的党委书记。根据郭向记者提供的材料,在这家收容站的背后,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一条龙业务”
1996年5月以来,涟源收容站开始发展“捉人卖人一条龙”业务。
郭先礼透露,这个“捉人卖人一条龙”的具体程序是:收容站与当地各派出所一一达成协议---由派出所出面捉捕农民或打工者,收容站将捉来的人关押,并将他们卖给他们的亲人。
作为条件,派出所每捉一人,收容站就付给捉人者个人5元报酬,名为“捉人费”;收容站将被捉者卖掉后,每卖一人就给派出所提成50元,名为“回扣”。
郭先礼说,每年年初,收容站会下达任务,规定当年必须“收容”多少人,完成多少收入。
记者看到了这家收容站的一份文件---《涟源市收容遣送站1999年目标责任书》,当年下达的任务是:“全年完成收容对象教育改造1400人次……完成财政收入64万元。”文件要求全站工作人员“加强战斗力,巩固城区收容,辐射乡镇收容”。
一份印制于1999年1月1日、目录为“最低收费标准”的表格,透露了涟源收容站“内部掌握”的卖人标价。
这张表格将收容人员按A、B、C分类,再按省外、省内、市内三个等级确定价格---
A类,是指偷、扒、窃、赌、吸毒、贩毒、卖淫嫖娼人员;B类,是指随车叫卖、流浪失散儿童等人员;C类,是指一般流浪乞讨人员。
郭先礼说,被捉来的人95%以上并非上述三类人员,而是农民、打工者。
2003年元旦,涟源市收容站站长肖笑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2000年来,该站每年平均要“遣送”1万至1.2万人,其中40%属于自助劝业回家---通过“劳动改造”获得回家的路费,20%左右属于自返---自己有能力回家,35%属于领保---由家人交钱领回,5%由收容站遣送回家。
但根据郭先礼所掌握的情况,收容站自1996年5月推行“一条龙”以来,从未送过1人回家。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