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义:不可遏止的狂刨乱挖“群众运动”

发表:2003-05-22 14:5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半个多月前,香港和台湾媒体报道,新疆数万人正在滥挖羊脂玉,使当地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在新疆的和田地区,有一条玉龙喀什河,又名白玉河,出产一种著名的玉石,叫做和田羊脂玉。顾名思义,总是说这玉石像羊脂一样洁白润泽吧?一块体积较大的上好羊脂玉据说是价值连城,因此,梦想一夜发财的人们便蜂拥而至,数千人甚至数万人开着40多台大型机械昼夜不停地乱采滥挖,使河道、植被受到破坏。

这种狂刨乱挖的事情早就屡见不鲜。

被我称之为“狂刨乱挖”的群众运动,可能发轫于挖甘草。甘草是一种很普通很有名的中草药,似乎每单药方都离不了,因之用量很大。说起来甘草很重要,其实价格并不高,一斤还不到一元人民币。但如果一天挖3、40斤,也可以挣20来块钱。这对于西部的贫苦农民来说,还是很有诱惑力。于是,盛产甘草的宁夏草原就遭了殃。大约是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宁夏东南部的草原上,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狂刨乱挖。过去挖甘草还有个规矩,不到手指头粗细的不挖。现在就太狠,细得像麻绳的也不放过。挖完甘草,那密如蛛网的草根的世界就彻底毁掉了,大地就从绿色变成了黄色。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中,短短十来年间,仅挖甘草一项,宁夏就有800万亩以上的草原受到彻底破坏。挖着挖着,不值钱的甘草就变成了值钱的发菜。发菜是一种像头发丝儿那么细的植物,只因为名字与“发财”谐音,香港、广东一带的人喜欢图个吉利,把价钱抬起来,内地的农民就不顾一切地去挖,也是把西部的大片土地挖得遍体鳞伤,最后寸草不生。

西部地区对梭梭林的破坏,也可以列入狂刨乱挖的群众运动。梭梭树与胡杨树是组成和拱卫西部沙漠绿洲的主要树种。正是在这些生命力极端顽强的树种的拱卫下,星星点点的绿洲幸存至今。不幸的是,梭梭树根部寄生着一种瘤结,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肉苁蓉”,又被称为“沙漠人参”。想发财的人们,用钢丝绳拴住梭梭树的根部,用拖拉机一拽,数十年上百年的大树便连根拔起。好了,“沙漠人参”到手了,剩下的就是一片接一片的触目惊心的沙坑。

最值钱的当然还是黄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狂刨乱挖群众运动的矛头开始指向黄金。据有关部门统计,那一时期挖金子的人数一度超过百万。这支衣衫褴褛的流浪大军,扛着最原始的挖掘工具,开着汽车拖拉机,覆盖了全国每一处产金的山川河流,仅可可西里地区就近10万。原始的、掠夺性的开采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生态,大片的森林草原被毁灭。土法提纯使用氰化物,把金场金矿附近所有的河流、水井变为剧毒。事情最后发展到进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处挖掘放炮,猎食珍稀野生动物,还与原住民发生大规模械斗,甚至持枪设卡,禁止保护区人员进入。这种“全民采金”的狂潮此起彼伏,势不可挡,差不多把全国有点金子的土地都翻了一遍才算告一段落。

从挖甘草,挖发菜,挖“沙漠人参”,挖金子,直到今天的挖玉石,都对生态脆弱的中国特别是西部地区造成了严重的恶果。其原因,仍然是土地的产权不清,产权不合理。土地公有,公有就等于谁都不对每一块具体土地拥有真正的产权,因此,谁都不对每一块具体的土地负有责任;同时,公有也等于谁都对任何一块土地拥有理论上的产权,谁都是国家的主人,当然啦,谁都可以去挖金挖银挖玉挖钱。我敢和任何人打一个赌:只要继续坚持土地公有制或近年来实行的承包制,继续使产权处于模糊状态,这种狂刨乱挖的“群众运动”便永远也不可能被制止。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