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病征转变 医院难防

发表:2003-04-23 02:4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据星岛日报报道,医护感染非典型肺炎个案掉头回升,医管局指出,非典型肺炎出现“非典型征状”,患者入院初期,发烧咳嗽情况不明显,发病前已将病毒传给医护人员,令人防不胜防。

行政长官董建华上周曾承诺在两周内达到“医护零感染”,但医护人员感染个案稳定地下跌后,过去一周掉头回升,重上双位数字。卫生署昨天公布的新感染个案共有三十二宗,其中十人为医护人员,分别来自联合医院、威尔斯医院、大埔医院、玛嘉烈医院、仁济医院和屯门医院,特首减低医护感染的目标,看来又要落空。

医管局新界东联网风险管理总监雷兆辉向医院员工发放的“抗炎日讯”中,提醒医护人员要时刻警剔,因非典型肺炎已出现一些“非典型征状”,以往说的高烧和咳嗽都可以不太明显、老人的体温较低,亦有不少个案本身有双重或多重疾病。

他举例称,有个案入院时只出现感冒征状,其后患者和家人却证实均染上非典型肺炎;亦有病人因慢性阻塞性气管病和股骨骨折入院,手术后并没有发烧,但出现气喘和缺氧,其后发现已经染病。故此,医护人员必须将所有病人当作会传染般处理,做好防染保护。

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杨永强也表示,仍有不少医护人员相继染病,相信其中一个原因,是深切治疗部使用的插喉方法存在很大的感染风险。他们亦发现年纪较大或有其他疾病的非典型肺炎病人,初期不一定发烧,可能待两、三天后才出现有关征状,待医护人员发现他们为非典型肺炎患者时,可能已有不少人受到感染。

他并称,由于现时有大量非典型肺炎病人入院,不少医院和病房都要照顾这些病人,医护人员虽已有充足防备,但要做到每分钟都谨慎地保护自己却非易事,例如他们进行急救时可能一时忽略了预防措施;其口罩和保护衣亦可能沾有飞沫,若脱下的过程中稍一不慎,便可能受到感染。

杨永强承认,要达到最低的医护感染数字,“还要做很多功夫”。另外,昨天再有四男一女共五名病人死亡,年龄由六十六岁至八十八岁,五人均为长期病患者。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