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毒伞”是目前广州市有毒蘑菇品种中毒性最强、中毒死亡率最高的毒菇。一般来讲,50克的“白毒伞”便可导致一个体重50公斤左右的成年人中毒死亡,而且毒菇中毒目前还没有特效解毒剂。白毒伞喜欢在藜蒴树阴下群生,一般与树根部相连,而该树种在广州地区的附近山头有种植。在新鲜的蘑菇中,“白毒伞”的毒素含量甚高,这些毒素对人体的肝、肾、血管内壁细胞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极为严重,致使人体内各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死亡率高达90%以上。2000年和2002年,广州地区曾发生两次因采集和食用“白毒伞”中毒事件,15人中毒,死亡9人,其余中毒者及时得到医务人员的全力抢救而脱险。
为此,市卫生部门再次呼吁广大市民,野生蘑菇有毒无毒真假难辨,切莫随意采吃。一旦发现毒蘑菇生长,应立即向广州市卫生局或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广州市卫生局设立了专门的咨询电话,号码是83822400,中毒救治电话是:85595153。
中毒者须及早到医院诊治
市卫生局提醒市民:一旦发生毒蘑菇中毒,要及早到医院诊断治疗,治疗越早,病死率越低。采取催吐、洗胃、吸收是减轻病情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措施之一。同时应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在野生蘑菇餐馆就餐后引起中毒,通常症状较轻。中毒原因通常是野生蘑菇收购时混杂了不适宜食用的菌种,或长在有毒植物旁的食用菌带毒性;另外,野生蘑菇新鲜时带毒,但经高温煮熟后毒性消失,因此在吃火锅时应注意将其煮熟煮透。
广州市常见毒蘑菇
白毒伞(又名白鹅膏、白帽菌、白罗伞):这类毒蘑菇喜欢在某种树阴下群生,一般与根部相连,在广州地区的附近山头有种植,在新鲜的毒蘑菇中其毒素含量甚高,对人体肝、肾、血管内壁细胞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极为严重,死亡率高达90%以上。
古巴裸盖菇、网纹斑褶菇:这两种菌均喜欢长在牛马等动物的粪上,主要引起神经性毒性症状。因常长在牛粪上,样子不雅,一般无人采食。我国在西藏以及四川有其分布的报道,但实际分布较广。
铅绿褶菇(铅环柄菇):易与可食的高大环柄菇等菌类混淆,其它相似种类还有粗柄白鬼伞(有毒)和粗鳞大环柄菇(对某些过敏者有毒性),铅绿褶菇喜欢雨后长在草坪、蕉林地上,分布在广东省、台湾地区等热带省份。主要引起胃肠型症状,食量大时也会致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