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12月出生,山西省闻喜县人,大学学历(武汉钢铁学院管理工程系);
1975年在闻喜县东镇川口村榨油厂当工人;
1977年任闻喜县东镇川口村肥皂厂厂长;
1981年任闻喜县东镇川口村经销部经理;
1987年任闻喜县联合焦化厂,三铁焦化总厂厂长;
1992年任山西省海鑫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
1993年任闻喜县政协副主席;
1997年任山西省工商联副会长,全国工商联执委;
1998年任闻喜县政协副主席,山西省政协常委;
2000年任全国政协委员;
2002年任运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除了上面的简历外,新闻中还指出李海仓为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第九届执委会副主席(这个头衔被放在新闻的最前面,说明新闻还是注重官名的,而董事长这个头衔是不如副主席这个头衔的)。新闻中还指出海鑫钢铁属于民营企业?而且是山西最大的民营企业。讲老实话,我一直以为民营企业就是资本家私人所有企业的代名词。而且,《福布斯》2002年中国内地首富排行榜中,李海仓位居第27位,还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这么说李海仓是中国的第二十七富有的人了,看来海鑫钢铁还确实是属于他的私有财产。因此,我为什么对他的简历感兴趣,也是因为想知道他是怎样富的,他和我是同年生的,从工人做起,居然能够这么有钱,光去年的销售收入就达3.6亿美元,而且看来是合法收入。这就激发了我的强烈的要学习的愿望。我想如果全国人民都能够象李海仓这么干,那就都是董事长了,那中国一定是富得不得了了。下面对他的简历作一些分析。
首先说学历,说是武汉钢铁学院管理工程系的文凭,可是从他的简历中是找不到学习的区间的,只好认为他是刻苦业余自学的了。但我在深圳的情况知道,全国的各大学中,管理系是最肥的系,一个大学教师如果是管理系的,则他一定很快地买房子买车,也属于快速富起来的阶层。所谓管理嘛,说白了就是当官。
第一条说他在1975年在川口村榨油厂当工人,开始他的工人生涯。那么那个时候还是文革中,人民公社并没有解散,应当是川口生产队才是。而川口村榨油厂理应是社办企业,属于集体所有才是。
但是后面也不知咋的变着变着,这李海仓就有了自己的企业了,是怎样变过来的,我就不清楚了。
下面从1981年到1987年是非常关键的七年,李海仓一直任销售部主任,想来确实有一些本事,因此很挣了一些钱,并认识了许多关系,然后在1987年关键性的一跃,成为闻喜县焦化厂的厂长。问题是,这个时候是国企还是私企?我想可能是他自筹资金办了一个私企吧?
下面算算李海仓平均每年的个人财产的增长率。我不妨假设1981年开始,李海仓有资金相当于美元的一千元吧,则经过了二十一年到2002年光销售收入就达3.6亿美元,相信他的总财产总也有个四亿美元吧?
则二十一年总共个人财产增加了四亿除以一千得四十万倍。将四十万这个数字开21次方,得1.84,即他的财产按指数年增百分之八十四的速度在增加。而我国的GDP现在也不过年增百分之七左右。如果我国都能够年增百分之八十四,相信现代化早就实现了。
当然,假设李海仓脑子活,寻找的财路都是别人没有想到的财路,因此增长速度就比较快。可是我觉得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可是有一群疯狂得红着眼睛一定要富的狼,在到处寻找机会。如果股市能够发财,就有成千上万的人奔向股市。如果传销能够发财,则人们就涌向传销。在如此的反馈调节下,应当是任何生意都无法长期地保持高利润才是。为什么李海仓能?这里面可能是有许多经验供大家学习的。
另一方面,李海仓的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执委会副主席这些头衔是不是官?算不算公务员?国家发不发工资给他?公务员能不能同时经营私企?他的官衔能不能使他在和任何人签订经济合同时比竞争对手处于更有利的位置?这些头衔是不是一种广告性质?和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密切关系会不会使他更容易获得国家经济情报,以使他在和竞争对手的竞争中更处于有利的位置?
这些问题我都是搞不明白的。
今天深圳商报上还有另一则新闻是:《民营企业家开始进入省级领导层》,副标题是“观察家认为是十六大后的“新现象””,其中讲到浙江省的资产超过8亿元的私营浙江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当选为该省政协副主席。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