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兴起吃“蟾蜍”

发表:2002-07-20 19:4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近日到上海南方商城家乐福大卖场购物,发现三楼食品柜台增添了一个新品种。一只只拳头大小的动物,被压得扁扁的,熏得黄黄的,既分不清头,也看不出脸,一看名称,赫然写着“熏拉丝”,18.8元/斤。实在看不懂,只好问营业员,起初他还不肯说,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才环顾一下四周,小声道:“蟾蜍”。

蟾蜍,就是人们印象中奇丑无比的癞蛤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上海郊区民间盛行的吃蟾蜍的风气,已逐渐蔓延到上海市区,目前上海卖“熏拉丝”的绝非家乐福大卖场一家。在广东,蟾蜍也悄然登上一些酒家的食牌,从清蒸、葱油烧、姜葱炒、椒盐炸,到蟾蜍火锅汤、蟾蜍水蛇粥等,食用方法五花八门。广东的南海、番禺、顺德等地吃蟾蜍最盛行的时候,每到晚上,在乡间的晒谷场上,灯火如昼,百多张桌子食客满座,一个个吃得痛快淋漓。

自古以来就有吃蟾蜍风俗的上海市郊青浦、金山等地,目前已经很难找到土生土长的蟾蜍了。当地人将蟾蜍扒皮、洗净、用油熏、拌以佐料制成的风味小吃--“熏腊丝”,近年来被“发扬光大”,吃风日盛,甚至被当作地方上一种特色旅游产品向外推销。在每年的5至8月吃蟾蜍旺季,青浦区的练塘镇和金山区的枫泾镇还一度发展成华东地区蟾蜍的“地下集散中心”。

据了解,这些活蟾蜍都是从浙江、安徽、江苏、山东等外地贩运到上海,当地的收购价只有几毛钱,在上海以每斤1.80元左右出手,上海的批发商再以每斤2.50元左右的价格卖出,等到把“腊丝”扒皮、跺头、净脚、用油熏好,制成“熏腊丝”,零售价每斤可卖到9元,如果有门路登上超市、大卖场的大雅之堂,摇身一变为“熏拉丝”,价格也随之翻番,每斤高达18.8元。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