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投资大陆盈亏 两岸说法天渊之别

发表:2002-07-04 17:2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进入21世纪,两岸先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台湾又掀起另一波投资大陆的高潮,但台商到底在大陆投资获利的多,还是亏损的多,两岸的判断却是有天渊之别。

以在广东地区投资的台商为例,据大陆官方的新华社报道,“从20年前大陆第一家台资企业在珠江三角洲落户,到今天1万4000多家台商在南粤大地投资设厂,一批批台资企业迎来了收获的季节。”

报道说,引人注目的是,越来越多的台资企业相继在当地增资扩厂,扎根发展;许多实力壮大的台资企业开始以珠江三角洲为“大本营”,向大陆各地实施“北扩战略”。

到今年3月底,广东省吸引到的台资企业居全国各省份之首,合同利用台资225亿美元,实际利用超过120亿美元。仅去年广东引进台资企业就有1298家,创下了历史新高。由于具有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和优良的投资环境,广州、深圳、东莞等珠江三角洲地区聚集了全省90%以上的台资企业。

报道还引述了广东省台办副主任张科的话指出:“台商在广东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经过投资试探期后,纷纷进入蓬勃发展期。他们大都经历了从小到大的快速发展历程,”“良好的收益使他们在这里找到了‘第二春’。”

不过,在台湾方面,对于大陆从中央到地方,从上到下莫不积极招商,甚至在今年初发布新闻表示,广东台商投资企业效益普遍良好,盈利面达90%以上的说法,却是持怀疑态度。台湾负责两岸事物的大陆委员会的了解,一般台商到大陆经商约仅有二到三成能够获利,对于大陆又一“官方说法”,一笑置之。 

根据台北方面的评估,台湾商人积极投资大陆,虽有商机,但也蕴含危机,在大陆仍坚持政治挂帅下,内部经济及产业发展埋下不可知的变量,面对中国大陆复杂多变的市场,台商除考量经济因素外,政治与社会面的不确定因素才是大风险。

至于台商与外商在大陆投资最大的不同点在于规划,由于台商到大陆投资多是中小企业,用的是直觉,捷径的方式,待正式营运后发现问题再修正、补强,不像外商先经谨慎规划,因此常会有认知上的落差。

曾经在上海经营不锈钢工厂、火锅店、蛋糕店和自助餐厅等行业,回台后以《经商上海》、《我的上海经验》等书在台出名的作家陈彬,就曾以他在大陆投资十多年的经验对欲到大陆投资的台商说出,“要在大陆成功,花的时间、精力比在台湾更多。”并且建议台商若到大陆投资“不能控制、没有胜算就要放弃”提醒台商要设停损点,一旦到大陆后,发现认知和事实差距过大时,就要认赔出场。 

事实上,往返台湾大陆两地的商人皆有一种共识,就是大陆当局把搞政治那一套拿来搞经济。一位到大陆经商失败后回到台湾开出租车的司机表示,大陆人想你来的时候,就用尽办法将你请来,但是当你投资下去之后,便很难不配合当局的意思了,过去大陆实施“三来一补”、“五减五免”等措施来吸引台商,现在大陆“西部大开发”政策下,台商也只有配合,由沿海走进内陆,从南方走向北方了。

小企业在大陆不敌政策面,较具规模的企业情况也好不到哪里。早早就到上海开分店的台湾知名食品业者“元祖”,当年就不敌大陆卫生、税务、公安,这“三匹大灰狼”的需索,而关门大吉。而据台商表示,近来一切比较上“轨道”了,有规矩了!台商加重了最后一句话的语气,而不愿正面答复。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