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3日,弗吉尼亞州阿靈頓的美國緝毒局(DEA)總部,牆上掛著因芬太尼過量而死亡的美國人的照片。(圖片來源: AGNES BUN/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2月8日訊】2月1日,川普(特朗普)正式宣布向墨西哥、加拿大開徵25%的關稅,向中國在原有關稅上加徵10%,理由其實很正當:墨加正向美國輸送大量以芬太尼為原料加工製作的毒品,中國則提供芬太尼這種製毒原料。但是,世界各國正面臨川普加征關稅之痛,基本有意不提芬太尼這一理由,只斥責美國霸道。加、中、墨三國都已經做出回應,加上擔心川普政府加征關稅的歐盟應援,一時間聲勢浩大。但到了2月3日,墨、加兩國都做出回應,願意配合美國查禁芬太尼與非法移民,美國的條件是緩徵30天,以觀後效。
加拿大近年已成芬太尼新基地
對於加拿大被徵收,很多被加拿大民主國家這塊招牌迷惑的人居然不知溫哥華已經成為北美最大的芬太尼毒品製作基地並以鄰為壑,大量輸送美國,都表示同情。其實加拿大《國家郵報》(National Post)曾於2024年12月5日發表報導《加拿大現在成為芬太尼超級實驗室「低風險、高利潤」的熱點地區——這是華盛頓的痛處》,,該文指出:1、2019年,當中國對加工芬太尼的出口實施限制時,加拿大國內的合成藥物產量開始增加;2、2020年初,由於新冠疫情封鎖中斷了跨境貨物流通,加拿大的合成藥物產量進一步騰飛。3、全球風險顧問喀爾文.克利斯蒂(退休皇家加拿大騎警)表示,跨國集團越來越多地將加拿大視為製造芬太尼和其他合成藥物的「低風險、高利潤」的地方。4、墨西哥總統指責加拿大讓芬太尼輕易傳播,暗指加拿大在聯邦政府的推動下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試行毒品非刑事化政策。
1月24日,《華爾街日報》發表《加拿大成為芬太尼出口國與川普的目標》一文,要點如下:1、加拿大官員長期以來一直淡化其作為致命合成阿片類藥物芬太尼全球貿易中心的作用。他們說,與中國作為毒品原料供應商和墨西哥作為製造商和販運者的角色相比,加拿大只是一個小角色。2、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跨國有組織犯罪集團(包括與墨西哥販毒集團有關的犯罪集團)越來越多地利用加拿大作為製造毒品並將其出口到美國、歐洲和澳大利亞的基地。加拿大成為芬太尼出口國,這讓川普總統在貿易和邊境問題上有了新的籌碼。3、比爛: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認為本國出口到美國的毒品遠不如墨西哥的多。去年,美國邊境巡邏隊在北部邊境繳獲了46磅阿片類藥物,而在與墨西哥接壤的南部邊境繳獲了21,000磅。4、芬太尼已經肆虐了包括溫哥華在內的加拿大城市,溫哥華是北美過量用藥率最高的城市之一。5、加拿大的有組織犯罪集團不再進口毒品,但也在製造毒品。根據負責協調加拿大警察部隊活動的加拿大刑事情報局最近的一份報告,出口毒品的集團數量穩步增加。
加拿大的回應:悲情牌+愛國主義動員
加拿大長期受惠於美國,卻向自己的友好鄰國大量輸送毒品,對此,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沒半點愧意。美國總統川普2月1日簽署行政令宣布對加拿大進口商品加徵25%關稅之後,特魯多在同日晚間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將對價值1550億加元的美國產品徵收25%的關稅,其中300億加元的商品將在2月4日生效,1250億加元的商品將在21天內生效,「讓加拿大公司和供應鏈尋求替代品」。最妙的是他道義感滿滿地說出「我們曾與你們併肩戰鬥,共赴生死」,作為加拿大領導人,他別無選擇,只能採取反制措施。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一度宣稱要對美國採取反制措施。(圖片來源: ASHLEY FRASER/AFP via Getty Images)
一天以後,就在加拿大民間醞釀愛國抗美情緒之時,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在X上發文,十分順溜地華麗大轉身,稱他剛與特朗普總統通話,加拿大準備派遣10,000名前線人員保護邊境,並任命一名芬太尼沙皇,我們將把卡特爾列為恐怖份子,確保全天候監視邊境,成立加拿大-美國聯合打擊部隊,打擊有組織犯罪、芬太尼和洗錢。在美加共同努力期間,擬議的關稅將暫停至少30天。
美墨共構的墨西哥毒品經濟
美墨之間又是另一番情景。
美國與拉美國家之間因毒品問題積累了幾十年的恩怨情仇。1971年6月,美國總統理查.尼克森宣布吸毒為美國「第一公敵」之後,美國與拉美國家之間的毒品戰爭開始。我查了一下拉美兩大毒國對美國毒品的滲透問題,據UN2023年報告:美國消費世界60%以上的毒品,近幾十年始終保持著全世界最大的毒品消費市場這一地位,兩大供應來源就是墨西哥與哥倫比亞。哥倫比亞是世界上最大的毒品生產國,60%銷往美國,供應總量僅次於美國南部的老鄰居、世界第二大毒品生產國墨西哥。
美墨兩國長達百年因邊境之爭而起的恩怨中,毒品堪稱濃墨重彩的一筆,過去如此,現在依然如此,將來還會繼續。正如長期追蹤美墨毒品問題的研究者所言:墨西哥的毒品經濟,追根結底,是一個由美國消費者、民主黨政府推行的毒品除罪化政策和墨西哥政府、軍警、毒販、媒體,以及無數生活於貧困的農民,基於龐大的金流與私人利益,以銀子和子彈,從歷史、經濟、地理、政治、律法、社會等各面向,共同堆砌起的彼此依賴、互相攻訐、亦敵亦友的曖昧網路。在這場以墨西哥上萬人生死、美國每年吸毒死亡達10萬以上的悲劇裡,上述各方都是共犯。
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毒品消費市場
在眾多國家和地區中,美國對毒品的寬容令人不解,50個州中目前僅剩15個州堅持取締毒品,外交官員經常運用寶貴的外交資源在其駐在國解救被抓的本國毒販,頗有想用毒品為本國送終的模樣。責怪起來容易,但如果瞭解美國政府在毒品戰爭中節節敗退的緣由,就會明白,美國政府並非敗於墨西哥與哥倫比亞的毒梟,而是敗於本國左派的CRT理論(批判性種族理論)。
美墨邊境(圖片來源: CHARLY TRIBALLEAU/AFP via Getty Images)
《維琪百科.毒品戰爭》詞條詳細收錄了這方面的資料,限於篇幅,本文只提個梗。美國的毒品戰爭當中最重要的行動,就是抓捕毒販兼吸毒者。1994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報導稱,「禁毒戰爭」每年導致100萬美國人被監禁。2008年,《華盛頓郵報》報導稱,每年有150萬美國人因毒品犯罪被捕,其中50萬人被監禁。
美國自1960年以來開展平權運動,有關黑人的問題成為政治敏感話題。吸毒販毒者被抓捕當中最重要的資訊是:美國黑人當中的五分之一因毒品法而入獄。1998年的統計資料顯示,在逮捕、起訴、判刑和死亡方面存在巨大的種族差異,非裔美國吸毒者佔毒品逮捕人數的35%,佔定罪人數的55%,佔因持有毒品罪入獄人數的74%。在全國範圍內,非裔美國人因毒品犯罪被送進州立監獄的頻率是其他種族的13倍。儘管據推測被捕的黑人毒品犯罪者只佔經常吸毒者的13%,這已經被廣泛批評為歧視少數族裔,尤其是黑人。
明尼蘇達大學教授、社會正義作家Michael Tonry如此評價美國政府的禁毒:「禁毒戰爭可預見地、不必要地破壞了數十萬處境不利的美國年輕黑人的生活,並破壞了數十年來為改善城市黑人下層成員的生活機會所做的努力。」芝加哥是個黑人為主體的城市,Lois B.Defleur是一位研究芝加哥這一時期毒品逮捕的社會歷史學家,他表示,「警察管理人員表示,他們正在進行公眾想要的逮捕」。此外,尼克森新成立的一些緝毒機構在試圖滿足公眾對逮捕人數的需求時,會採取非法做法進行逮捕。從1972年到1973年,藥物濫用和執法辦公室在18個月內進行了6000次毒品逮捕,其中大多數是黑人。
這種CRT理論導致的結果是美國政府逐步實施毒品除罪化,美國成為毒品消費大國成為宿命。繼俄亥俄州之後,美國35個州成了毒品全開放、大部開放的州。大麻則成為美國人民對政府的「人民戰爭」,2020年11月3日大選之夜出現那條著名的拜登曲線之後,美國大麻法律改革組織(NORML)副主任保羅.阿爾門塔諾(Paul Armentano)克制不住自己的興奮之情,立即在《國會山報》發出早就準備好的文章,聲稱大選夜這天,有一個無可置疑的贏家,它不是川普也不是拜登,而是大麻。世界大麻市場有美國這隻強大的生力軍介入之後,毒品市場的版圖,包括美國對世界的領導能力都將改寫。
鑒於大麻在全美多數州合法化這一事實,35個州開放毒品這一現實,川普總統的禁毒只能從危害青少年之最的芬太尼開始。現在一南一北兩個向美國輸送芬蘭尼製成的毒品國家在川普總統的壓力下,總算願意合作。現在只有中國這個芬太尼原料產出國還未表態。但美中兩國競爭的領域非常廣泛,幾條戰線的明戰暗戰正在進行。
(本文為《上報》獨家授權《看中國》,請勿任意轉載、抄襲。原文鏈接)
来源:上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