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認識的中秋節4大習俗(圖)

作者:初新 發表:2024-09-08 10:1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統中秋節還有這些你想不到的四大應景習俗:祭祖、拜土地公、拜月娘、賞桂花與喝桂花酒。
中秋節還有祭祖、拜土地公、拜月娘等等傳統習俗。(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其實,中秋節由來已久,早在唐朝便有中秋賞月祭月的紀載,到了明清時代,中秋節已成為家喻戶曉的傳統節日。除了月圓人團圓,還會一起賞月、吃月餅、吃柚子,傳統中秋節還有這些你想不到的四大應景習俗:祭祖、拜土地公、拜月娘、賞桂花與喝桂花酒。

中秋節應景習俗

一、祭祖

傳統家庭的家中多術會擺放祖先牌位與供桌,甚至會在中秋節這日準備「三牲」、「三素」供品來祭祖。在緬懷祖先之際,亦跟祖先匯報家族近況。

此外,八月間正是芋頭的收成時節,廣東潮汕就出現了中秋節吃芋頭的習俗。潮汕俗諺亦云:「河溪對嘴,芋仔食到」。所以,當地農民習慣拿芋頭來祭拜祖先。

二、拜土地公

眾所周知,在傳統農業社會中,都是看天地吃飯的,而中秋節恰恰處於農作秋收時節,因此過去講求「崇敬神佛」、「天人合一」、「順應自然」的百姓自然會在這個時節祭拜作為守護萬物的土地公(土地之神)。

《臺灣縣志》有載:「二月二日,家家具牲禮,為土地慶壽。」由此推斷黃曆2月2日是土地公生日,黃曆8月15日(中秋節)則土地公的成道日,但另有黃曆8月16日才是土地公的成道日之說。只是,為了順應中秋時節,過去民眾一般選擇在中秋節這天祭拜土地公。主要目的是感謝土地公保佑人們獲得豐收,生活順遂。

三、拜月

宋人拜月圖。此畫中有一輪明月高掛天空,建築內有一女子雙手合十,抬頭仰望,似乎虔誠膜拜著。
宋人拜月圖。此畫中有一輪明月高掛天空,建築內有一女子雙手合十,抬頭仰望,似乎虔誠膜拜著。(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每逢中秋,過去的人會「拜月娘」,這亦是中秋節傳統習俗之一。像雲南少數民族傣族盛行在中秋之夜進行「拜月」;上杭縣人過中秋,兒女多會在拜月時請月姑;廣東潮汕一帶也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但主要是由婦女和小孩來進行。主要是因為民俗上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說,因此男子不能參加拜月,只能參加祭灶活動。換言之,「拜月娘」成為了婦女的專利。屆時,家家戶戶會在香案上擺放月餅、柚子、柿子等祭物來「拜月娘」,期盼能闔家平安、美滿和樂。

曹雪芹的《紅樓夢》第七十五回〈開夜宴異兆發悲音,賞中秋新詞得佳讖〉就描述了中秋節的祭月習俗:「當下園子正門俱已大開,掛著羊角燈。嘉蔭堂月台上,焚著斗香,秉著燭,陳設著瓜果月餅等物。邢夫人等皆在裡面久候。真是月明燈彩,人氣香煙,晶豔氤氳,不可名狀。地下鋪著拜氈錦褥。賈母盥手上香,拜畢,於是大家皆拜過。賈母便說:『賞月在山上最好。』因命在那山上的大花廳上去。眾人聽說,就忙著在那裡鋪設。賈母且在嘉蔭堂中吃茶少歇,說些閒話。

不過,時代不同了。現代人可是重視賞月更勝祭月,因此原本嚴肅的祭祀轉變成為輕鬆、歡樂的賞月活動。

四、賞桂花、喝桂花酒

古人將黃曆8月稱為「桂月」,因為此時節不僅僅是柚子的產季,同樣是桂花盛開的季節。桂花香氣怡人,富有「桂子花開,十里飄香」之美譽。至於桂花是如何跟滿月的寓意彼此串聯,並進一步讓人們開始在中秋節進行賞桂花、喝桂花酒的習俗呢?

據悉,清朝乾隆皇帝在某一年的中秋節飲用了幾杯陳年桂花酒後,十分讚賞桂花酒的美味,並提筆寫下「桂花東酒」。至此往後,中秋節飲用桂花酒開始蔚然成風,成為傳統中秋節的習俗之一。

隨著時代演進,如今的人們在中秋節做的活動,已經跟過去傳統習俗大不同了,但與家人團聚、抬頭望月、吃月餅依舊是不變的習慣。 

除此之外,因各地風俗不同,自然各自形成特殊的中秋習俗。除了上述的祭祖、祭月、賞月、吃月餅等活動之外,中秋習俗還包括了廣州的樹中秋、安徽的堆寶塔、晉江的燒塔仔、香港的舞火龍等等。馬來西亞、香港、新加坡等地,還會以燈籠來布置中秋節,一眼望去,十分熱鬧。

台灣亦在多年前形成了中秋節烤肉的特有習俗。之所以出現中秋烤肉之說,是因為那時恰好出現烤肉醬廣告「一家烤肉萬家香」,各大品牌也前後推出烤肉用具與食材,讓台灣人逐漸養成在中秋節烤肉的習慣。

據悉,曾有不少外國人受訪時表示,無法理解臺灣人為什麼過中秋節一定要烤肉,甚至驚訝原本一大片空地上,竟擠滿了中秋烤肉的民眾,以及臺灣人居然還會烤蔬菜、吐司,直呼很特別。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