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小時鏡頭下的真實 專訪紀錄片《寧化飛灰》導演劉健倫(組圖)

紀錄反送中歷史 致敬港人

發表:2024-09-03 04:5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紀綠片《寧化飛灰》劇照
紀錄片《寧化飛灰》劇照(劉健倫提供)

【看中国2024年9月3日讯】9月底,紀錄香港反送中運動的紀錄片《寧化飛灰》(Rather Be Ashes Than Dust)將於加拿大多倫多首映。導演劉健倫在香港從事電影及紀錄片拍攝近20年,亦是獨立記者。2021年被迫離開香港前往英國。劉健倫將過千小時的影像剪輯成兩小時的影片,帶觀眾用前線記者的視角重溫香港年輕人為自由、人權、正義而奮鬥的經歷。劉健倫近日接受《看中國》專訪,講述自己製作這部影片的初衷、經歷和對未來的期望。

電影首映主辦方多倫多民運會表示,《寧化飛灰》將於多倫多放映兩場,第一場於9月28日(週六)在市中心安省藝術及設計大學(OCAD University)舉行,第二場於9月29日(週日)在多倫多大學士嘉堡校園舉行。屆時,劉健倫會專程由英國前來多倫多,在放映會與觀眾交流對談。

紀錄片的命名與背後的寓意

《寧化飛灰》劇照
紀錄片《寧化飛灰》劇照(劉健倫提供)

紀錄片《寧化飛灰》的名字源自一位美國作家的詩句「寧化飛灰,不作浮塵。」前港督彭定康在1996年發表的《施政報告》的結尾也引用過。「在我看來,香港一直在生活中實踐(美國)作家傑克.倫敦(Jack London)的信條:『寧化飛灰,不作浮塵。寧投熊熊烈火,光盡而滅;不伴寂寂朽木,默然同腐。寧為耀目流星,迸發萬丈光芒;不羨永恆星體,悠悠沉睡終古...』

「寧化飛灰,不作浮塵」深刻反映了香港人不願苟且偷生,寧願犧牲自我也要爭取自由的精神。在劉健倫的眼里,這句詩代表了一種堅毅的態度、一種對自由的渴望和追求。

「在這場運動中,很多人因為這種精神選擇了犧牲自己,他們寧願化為灰燼,也不願意在壓迫下苟且偷生,這種精神深深打動了我。」他表示,這部影片的主題就是要展現這種精神,讓觀眾理解香港人在面對壓迫時的堅定信念。

「這些人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爭取香港的自由和未來,這讓我更加堅定了要完成這部影片的決心。」他說,「這些人選擇了犧牲自己來爭取想要的制度和自由,他們的精神與《寧化飛灰》這個名字不謀而合。」

這部記錄片曾先後於韓國、新西蘭及瑞典的電影節上映,座無虛席,大獲好評。劉導演表示,這些展映活動讓他感受到國際社會對香港運動的關注和支持,也讓他意識到這部影片的重要性。「這部影片不僅僅是記錄這段歷史,更是對那些為了自由而犧牲的香港人的致敬。」

拍攝《寧化飛灰》的初衷與經歷

《寧化飛灰》導演劉健倫(左)
紀錄片《寧化飛灰》導演劉健倫(本人提供)

劉健倫談到,這部記錄片不僅僅是一部電影,更是對香港歷史的記錄。「這部影片對我來說意義重大,因為它記錄了一段非常特殊的歷史,這段歷史對於香港、對於我個人,都有著極為深刻的影響。」他告訴《看中國》。

劉導演自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開始,走遍大街小巷,拍攝了無數抗爭場面。當時的香港,街頭上隨處可見抗議者和警察的對峙場面,「作為一名電影製作人,我感到自己有責任去記錄這些真實發生的事情,這些畫面不僅僅是香港的歷史,也是整個時代的縮影。」他回憶起在831地鐵車廂內目睹警察粗暴毆打市民的一幕,這一經歷讓他不斷反思應否保持記者的中立,抑或聽從內心呼喚向受害人伸出援手。

儘管拍攝過程充滿挑戰與危險,但並未動搖他的決心。「我們花了三年的時間拍攝,從2019年5月運動剛開始,到2021年我離開香港為止。」劉導演解釋道。在抗爭現場接近半年,他面對了無數心靈上的衝擊,這讓他最終在2021年被迫離開香港前往英國。

「每次回看這些素材,我都感覺自己再次回到了那個動盪不安的香港。」劉健倫花了一年半將千餘小時的影像剪輯成兩小時的紀錄片,帶領觀眾用前線記者的視角重溫這段歷史。「這部紀錄片從製作到完成,整整花了五年的時間,這五年里,我經歷了太多太多。」他感慨道。

作為攝影記者的挑戰與創傷後遺症

《寧化飛灰》劇照
紀錄片《寧化飛灰》劇照(劉健倫提供)

劉健倫的背景是電影製作,他從未想過自己會成為一名記者。然而,反送中運動的爆發讓他開始以記者的身份記錄這場運動。「這次記錄並非短期工作,而是持續了整整兩年,我幾乎每天都在街頭現場拍攝,累積了超過一千小時的素材。」他說。

身處混亂和暴力現場,這段經歷讓劉健倫充滿內疚和痛苦。他透露,由於缺乏資金,整個影片的剪輯、配樂等都是他一個人完成的。「這段時間,我每天都要面對那些讓我痛苦不堪的畫面,這對我的心理狀態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他說,「有時候,我每次只能剪輯五分鐘的素材,因為每次看到這些影像,我都會想哭,甚至有頭暈和噁心的感覺。」

他也曾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但效果並不顯著。「最終,我選擇遠赴烏克蘭戰地拍攝來緩解壓力,這些經歷讓我暫時忘卻了那些痛苦的回憶,但當我回到剪輯室,面對那些素材時,這些痛苦的回憶再次湧現。」劉健倫坦言,和許多港人一樣,抗爭現場的心理衝擊也讓他患上了創傷後遺症,製作片子對他而言是一件極為痛苦的事情。

「有時候,我真的感覺自己無法繼續下去,每一個片段都像是一把利刃,不斷割裂我的內心。」劉健倫說,「我記得有一次,我在剪輯一段關於警方暴力鎮壓的片段,畫面中是一名年輕人被警察拖走,那名年輕人的眼神充滿了恐懼和無助,我的手在鍵盤上顫抖,眼淚也不自覺地流了下來。」

港人應如何面對當前局勢

當被問及香港現狀時,劉健倫表達了對留在香港的市民的尊敬。「他們有勇氣留下來,無論香港變成什麼樣,他們都陪伴著這座城市,」劉導演感慨道,「我想對那些仍然留在香港,並且還在為自由和權利奮鬥的人說,我非常尊敬你們,你們的勇氣讓這座城市仍然有希望。」

劉健倫認為,無論是在外的香港人還是在香港內的香港人,都應該努力生活,保護自己。「我知道很多人因為種種原因不得不留在香港,或是因為家庭、或是因為經濟的原因,這些人選擇留在這裡,無論環境多麼困難,這都需要極大的勇氣,」他說。

「留在香港的人面臨著很多挑戰,但他們仍然選擇留下來,這讓我感到非常敬佩,」劉導演說,「我希望這些人能夠保持堅強,無論香港變得多麼困難,他們都能堅持下去,因為這座城市需要他們。」

他也提到,自己很希望有一天能夠回到香港,無論政治局勢如何變化。「香港是我成長的地方,這里有我的朋友和家人,無論我現在身處何地,香港永遠都是我的家,我希望有一天能夠自由地回到這裡,重新感受這座城市的氣息。」他強調。

他鼓勵港人堅持下去,並對未來抱持積極態度。

「我們在外的香港人也應該保持對香港的關注,無論身在何處,我們都應該支持那些仍在為自由奮鬥的人,因為我們都是香港人,我們有著共同的信念和價值觀。」

「雖然目前情況艱難,但我依然相信,只要我們不放棄希望,未來一定會有所改變。自由和民主是普世價值,我相信,總有一天,香港會再次擁有這些價值。」劉健倫說。 


《寧化飛灰》預告片

多倫多放映會時間、地址:

9月28日(週六) 2pm 
Auditorium, OCAD University
MCA190, 100 McCaul St, Toronto

9月29日(週日)2pm 
Instruction Centre, UT Scarborough
IC130, 1095 Military Trail, Scarborough

購票可上多倫多民運會官網:https://www.tadc.ca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