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AI更激進變革明年可見 人類永生無意義 (圖)

發表:2024-06-20 16:1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6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美國SpaceX公司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
圖為特斯拉和SpaceX首席執行官、X首席技術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圖片來源:Chip Somodevilla/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6月20日訊】(看中國記者楊天資編譯/綜合報導)綜合外媒6月20日消息,在昨天的戛納獅子國際創意節上,特斯拉和SpaceX首席執行官、X首席技術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接受了WPP首席執行官馬克.裡德(Mark Read)的專訪。馬斯克深入探討了AI人工智慧的發展趨勢,並表示他沒有投資任何對實現人類永生的產業,對長生不老也無興趣。

馬斯克:AI更激進變革明年可見成效 人類永生無意義 

人工智慧在戛納獅子國際創意節(Cannes Lions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Creativity)上,無疑是熱議話題。馬斯克預測,這一領域未來將迎來更為激進的變革。

「我認為這將是一場顛覆性的變革。明年你就會看到人工智慧的顯著進步,五年內變革將更為深刻。能最有效地整合和利用人工智慧技術的公司,將最終勝出。」

隨著谷歌推出AI Overview功能,ChatGPT取得顯著進展,馬斯克預測人工智慧將在搜索引擎領域超越谷歌。「這將徹底改變網際網路搜索。一旦人工智慧能提供更精準、更符合用戶需求的結果,人們自然會轉而使用它。」

馬斯克還表示,他對長生不老不感興趣。他對WPP首席執行官馬克.裡德(Mark Read)說:「我認為,我們生命的某個階段應該走向終結。如果我們過分追求長壽,可能會讓社會變得僵化。這可能阻礙新思想的湧現,因為人們不願意改變固有觀念。想像一下,如果世界上一些最具破壞性的人能無限期地生存,你會希望他們活多久?」

其實馬斯克早在2021年就曾直言:人類死亡是「必要的」,並補充說,人們不應「一味追求長壽」。

根據《商業內幕》報導,馬斯克在受訪時聲稱,他認為「人類會在某個時刻死去」,這點是很重要的,人類可以通過保持身心健康來延長壽命,但如果活得太久,恐將導致社會僵化,因為領導階層不會改變,永遠不會消亡。

但與此同時,馬斯克同期的矽谷名人、科技巨擘,許多都有涉獵長壽領域,企圖利用自己的財富來對抗衰老的影響,比如貝佐斯(Jeff Bezos)、蒂爾(Peter Thiel)和OpenAI的奧特曼 (Sam Altman),都有投資研究細胞層面逆轉衰老的公司。谷歌的布林(Sergey Brin),也致力於使用自己的金錢來對抗疾病,例如癌症和帕金森氏症。

還有一些企業家,如Kernel的首席執行官布萊恩.約翰遜(Bryan Johnson),通過採取嚴格的營養計畫、鍛練和健康生活方式,試圖減緩甚至逆轉衰老過程。

馬斯克長期以來將低出生率視為「文明面臨的最大威脅之一」。他之前警告說,如果人們不積極生育,社會可能面臨「崩潰」的風險。

我才是給OpenAI取名的人

在採訪中,馬斯克提醒公眾,他才是為OpenAI取名的人,並對該公司自他離開後的發展軌跡提出了批評。2015年,馬斯克與人共同創立OpenAI,但3年後他因觀點不合離開。他與OpenAI現任首席執行官奧特曼在人工智慧的未來方向上常有分歧,甚至曾因公司背離初衷而提起訴訟,不過最近他撤回了這一訴訟。

談及創立OpenAI的初衷,馬斯克透露是為了對抗谷歌在AI領域的主導地位。「這曾是谷歌主導的單極世界。」他補充說,OpenAI成立初衷是基於一種良好願景,「『開放』意味著『開源』,這個名稱正是由我來命名的。」這不是馬斯克首次提及他在OpenAI命名過程中的角色。他曾在2023年的帖子中表達過類似觀點。

馬斯克對OpenAI的現狀再次表示擔憂,並諷刺道:「如今,它已變成一個追求最大利潤、封閉源代碼的人工智慧公司,這與初衷完全背道而馳。我不理解它是怎樣走到這一步的。」

這一態度與馬斯克對OpenAI當前發展方向的不滿相符。OpenAI原為非營利組織,2019年轉型為「上限利潤」公司,目的是「籌集資金和吸引人才」,同年與微軟建立合作關係,微軟初始投資了10億美元。

自2022年11月ChatGPT正式上線以來,短短兩個月內吸引了1億用戶。據悉,微軟後續對這家AI公司追加了超過100億美元的投資。

馬斯克一直對AI行業的商業化持批評態度。他談到了與營利性實體相關的AI可能帶來的安全風險。在2020年,他對谷歌的DeepMind可能控制世界表示擔憂。

Open AI執行長奧特曼投資上億抗老

讓OpenAI創辦人奧特曼(Sam Altman)、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都在投資延長壽命。

2023年,全球抗衰老研究權威、哈佛醫學院遺傳學終身教授辛克萊(David Sinclair)在生命科學期刊《Cell》發表新發現,他證明,「老化並非突變累積所導致,而是細胞損傷,導致遺失運作所需要的關鍵指令。」

辛克萊去年告訴《哈佛公報》:「過去20年來,人類發現了許多延緩老化的因子,甚至還可以再發展出一些用於人類的藥物,這讓我樂觀認為,第1位可以活到150歲的人已經誕生了。」

其實早在辛克萊發表期刊前,獲諾貝爾醫學獎的生物學家山中伸彌就已發現可以讓細胞年輕化的4種蛋白質,也讓許多新創趨之若鶩。

奧特曼2023年就被揭露,他為細胞科技新創Retro在2022年募集了1億8千萬美元的投資,而Retro的口號便是「讓人類再多活10年」;貝佐斯則在2021年與俄羅斯投資人等,共同投資30億美元給新創Altos Labs,這家新創同樣致力於讓細胞變年輕的研究。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