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出手!中共慌了 電動車要涼 最高加征38稅(視頻)

發表:2024-06-20 21:3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4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這一幕發生在中國某地的馬路上,一輛新能源電動車,在等紅綠燈的過程中突然自燃。

6月18日,廣東某地也出現電動車自燃事件。

這是中國港口等待裝船的電動汽車。

近年來,中國汽車製造商如比亞迪,其產量遠超國內銷量,因此向歐洲、東南亞及其他市場大量出口汽車,尤其是電動車,以低價搶佔市場份額。這種做法不僅損害了其他國家產業的公平競爭環境,還令其無法以合理價格銷售產品,確保合理利潤。

富國銀行分析師科林‧蘭根(Colin Langan)表示,去年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蘭根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即使2023年中國出口500萬輛汽車,其過剩產能仍超過1100萬輛,足以讓低成本產品湧入全球市場。

在自由市場中,企業確實有權以低價甚至低於成本價出售產品,但這種行為在政府補貼的支持下就變得不公平。

日前,歐盟委員會宣布,在經過數月的反補貼調查後,將對進口的中國電動汽車徵收最高達38.1%的額外關稅,新關稅將在現有10%的關稅基礎上實施。

歐盟委員會副主席瑪格麗特‧希納斯(Margaritis Schinas)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由於中國製造的汽車受益於不公平的補貼,歐盟製造商正面臨中國廉價電動車的挑戰。

歐洲汽車市場的情況確實棘手,數據顯示,2023年歐洲銷售的電動車中有19.5%是中國製造的,其中包括特斯拉、達契亞(Dacia)和寶馬等西方品牌。同時,比亞迪和名爵(MG)等中國品牌的市場佔有率今年可能達到11%。歐盟委員會表示,特斯拉在中國生產許多汽車,並已請求獲得「單獨計算的稅率」。

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在布魯塞爾介紹了對中共的懲罰措施,並表示,委員會已經與中共政府進行了聯繫,討論調查結果並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有在按照世貿組織規則須進行的對話到7月4日無果的情況下,才將臨時徵收這一關稅。而反補貼調查預計將在11月2日結束,屆時可能會確定,為期五年的最終關稅。

據悉,歐盟將對比亞迪(BYD)加徵17.4%的關稅,對吉利汽車(Geely)加徵20%的關稅,而對上汽集團(SAIC)則加征38.1%的關稅。

根據2023年的貿易數據,每增加10%的關稅,中國電動車的歐盟進口商將損失約10億美元,這對正面臨國內需求放緩和價格下跌的中國電動車行業來說是一個重大打擊。中共商務部對歐盟的決定表示強烈不滿。

儘管如此,歐盟的關稅水平仍低於美國。拜登政府上個月將中國電動車關稅從25%提高到100%。特斯拉(Tesla)和寶馬(BMW)等從中國出口汽車到歐洲的西方生產商被視為「合作」公司,適用21%的稅率。

面對歐盟的制裁措施,中共政府威脅對歐盟農業或航空業採取報復措施。歐洲汽車製造商則擔心自己可能成為中共政府反制措施的目標,不過,需要理事會65%的成員國投票反對,才能阻止這項決定。

在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征關稅後,中共當局迅速採取報復行動,對從歐盟進口的豬肉及其製品啟動反傾銷調查。對此,歐盟委員會貿易和農業發言人Olof Gill表示:「我們一點也不擔心,因為基於共同農業政策或者歐盟政策下的所有補貼,都嚴格符合我們對世界貿易組織的義務。」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豬肉進口國,2023年共進口豬肉155萬噸,但由於大陸經濟陷入通縮,豬肉價格一再下降,國內生豬養殖業幾乎全線虧損。

中國汽車製造業在中共政府補貼的幫助下,對日本的汽車製造商也構成了越來越大的挑戰。

日本和東盟打算在該地區制定首個汽車生產和銷售聯合戰略,以對抗中國電動車的湧入。雙方計畫最早於今年9月舉行經濟部長會晤時,制定到2035年左右的臨時聯合戰略。

《日經新聞》報導,東盟是豐田和本田等多家日本汽車製造商的工廠所在地。日本汽車製造商每年在東盟組裝超過300萬輛汽車,約佔東盟總產量的80%,其中許多汽車出口到中東和其它地區。

這項聯合戰略預計將涵蓋人員培訓、生產脫碳、礦產資源採購、生物燃料等下一代領域的投資,以及向全球受眾推廣東盟生產的汽車如何環保等方面的合作。

近年來,中國電動車產能過剩,外界關注到,中共當局使出「汽車平行出口」的招數,幫助低價的電動車傾銷全球。

所謂「汽車平行出口」是指貿易商在國內購買新車,然後以二手車名義銷售到其它國家,這種方式出口的汽車也稱「零公里二手車」。平行進出口貿易多發生在汽車價格差異較大的市場之間。

據財新網報導,汽車平行出口興起於2021年,但真正爆發是在2022年2月。當時,外貿商人發現,通過在中國購買新能源電動汽車,然後繞道其他歐亞經濟聯盟國家再進入俄羅斯,比直接對俄出口更有利可圖。除俄羅斯外,聯盟的其他國家包括哈薩克斯坦、白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和亞美尼亞。按照聯盟規定,合法出口到這幾個國家的汽車可以在聯盟內上牌使用。

俄羅斯中國總商會副秘書長李峰對財新網表示,一款在中國售價4.4萬美元的車型通過「平行出口」,即使經過中轉,仍然比直接出口到俄羅斯節省至少2.1萬美元。

2022年和2023年,中國二手車出口數量分別激增至7萬和30萬輛。隨著參與者增多,業務範圍也擴展到更多國家。對此,中國車輛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顧超罡表示,平行出口會使貿易商跑在車企前面,無法提供完整的產品體驗和功能,消費者可能對品牌產生不良印象。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車企銷售負責人也對財新網表示,車企對平行出口持矛盾態度。雖然平行出口能解決國內銷量問題,部分銷量不佳的車企默許通過「零公里二手車」方式改善業績,但在已經開發的市場上,他們認為平行出口會干擾官方定價體系。

別看中共費勁心血助力電動車傾銷國外,但中國電動車在海外市場的銷量卻并不理想。吉利旗下睿藍汽車海外事業部總經理鄧曉丹,在6月7日的論壇上透露,他在5月赴歐洲考察時,發現中國電動車在歐洲各大港口嚴重堆積。他提醒車企謹慎布局,否則可能面臨「去年賺錢,今年賺錢,明年賠錢」的局面。

根據諮詢機構Interbrand發布的《2023全球品牌百強榜》,全球共有13個汽車品牌上榜,但沒有一個是中國品牌。無論是在北美、西歐、澳洲、日韓等發達市場,還是在拉美、亞洲、非洲等欠發達市場,中國品牌都未能進入銷量榜前十名。

在肯尼亞市場,中國車企曾試圖高調進軍,但最終被日本車企打敗。原因在於日系車,零部件易獲得,維修點多,而中國車零部件供應不便,維修困難,導致銷量不佳。

在全球汽車股票市值排名中,中國僅有比亞迪進入前十名,但比亞迪的市值僅為特斯拉的六分之一,豐田的三分之一。

中國汽車出海的第二階段涉及「產品+產能出海」。中國主要車企正朝這一方向邁進,開始在全球擴展生產能力,但大多數投資仍集中在第三世界國家,甚至包括像俄羅斯這樣被主要發達國家排斥的地區。

外界還認為,中國電動車在全球尤其是發達國家的市場滲透,很大程度上是中國在房地產泡沫崩潰後向全世界輸出的「通縮效應」。

目前,中國面臨嚴重的通縮問題,物價普遍下跌,消費不振。這種局面不僅使人們對未來感到悲觀,也助長了社會不滿情緒,對政權的穩定構成了重大威脅。

經濟結構方面,中國長期以來消費力與投資倒置,導致經濟增長數字雖然令人矚目,但增長動能卻幾乎蕩然無存。當前的經濟危機進一步加深,而中共出臺的多項政策似乎難以扭轉局勢。在這種情況下,中國還繼續大規模進行全球傾銷,這種做法就像是飲鴆止渴,難以持久。

近年來,習近平推動的「新質生產力」,包括電動車在內的幾個突出產業,其總佔比不到中國經濟的3%。相比之下,房地產行業的規模是其十倍以上。在經濟低迷的後疫情時代,寄望這些產業來挽救中國經濟顯得十分困難。

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第一季度製造業產能利用率急劇下降至73.8%,除了2020年因疫情影響的第一季度,這是自2015年以來的最低水平。雖然中國在數量上實現了近十年來的出口高峰,但從價值角度看,僅略高於去年十月份的水平。

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大量採用的資金補貼、稅收減免及政策引導,已經導致了巨大的資源浪費。經濟過熱初期或許充滿前景,但一旦產業成熟,供過於求將導致價格戰,過剩產品則可能湧向海外市場,威脅到其他國家的產業和勞工。

另外,從長遠來看,政府的補貼政策可能會損害中國經濟。最新的貿易數據顯示,儘管貿易量增加,但由於出口價格低廉,實際收入卻有所減少。政府補貼常常將納稅人的資金或政府收入轉移給缺乏全球競爭力的企業,從而減弱了它們改進產品或生產工藝的動力。研究表明,中共的補貼並未真正提高生產力。

時評人王赫還表示,中共大力推行傾銷政策或許不只是產能過剩的問題,中共很可能是想通過全球傾銷,讓這些產業在國際市場上佔據優勢,使得美國、歐盟和日本難以對抗。

習近平上臺後推行供給改革,其核心在於淘汰劣質產能,提升優質產能,實際上是為了擴大產能。這種產能擴張背後有政治和戰略考量,中共想通過製造業的壓倒性優勢來獨霸全球。

儘管擴充經濟產能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但中共願意這樣做,因為這是其全球戰略的一部分。中共深知如果動臺灣,美國必定會軍事介入,美國的產能優勢是中共改變不了的事實。因此,中國製造業的產能問題表面上看是經濟問題,實際上是中共全球野心的體現。

好的,今天及要和大家聊到這裡,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請您訂閱點贊,並且分享給您的朋友們,感謝您的支持,我們下次節目再見。

=====================

●《看中國》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JYH0o60tlyAdy3g5GNrKw

●乾淨世界《看中國TV》訂閱頻道
https://www.ganjing.com/zh-TW/channel/1eiqjdnq7goOxWkCG46DBd41d1gt0c

和我們一起守護香港、守護臺灣、守護14億中國人,獲得真實資訊的權利!

榮譽會員招募中:https://www.secretchina.com/kzgd/subscribe.html

《看中國》作為一家不受中共審查的海外獨立中文媒體,已經在全球各地義工的支持下走過了風風雨雨近二十年。2019年,由於《看中國》堅持一線獨立報道反送中運動,我們在Facebook上可賺取廣告費用的新聞帳戶被強行關閉甚至註銷;由於我們堅持報道臺灣民主選舉及中共病毒疫情真相,我們在Youtube上的頻道被黃標,收入甚微。但為報導真實資訊,《看中國》義無反顧!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看中國視頻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