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寫實描繪了各種人士對功名富貴的追求,還嘲諷官員治理的腐敗。(圖片來源:手繪插畫志清/看中國)
清代吳敬梓創作了一篇著名的、共有五十六回的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受人稱讚。《儒林外史》成書於乾隆年間,現以抄本傳世,初刻時間為嘉慶八年(1803年)。
《儒林外史》以寫實主義描繪了各種人士對「功名富貴」的表現,並揭示人性遭到腐蝕的原因與歷程,進而深刻批判、嘲諷了當時官員治理的腐敗情況、科舉的弊端等多方面。除了批評,吳敬梓不忘熱烈歌頌憑藉自己的方式堅定的守護人性的少數角色,並藉此寄託己身理想。
吳敬梓在描摹人物的性格甚是細膩、深刻,特別是在採取高超諷刺手法,致使《儒林外史》進一步成為中國古典諷刺文學的大作。
有讀者就對吳敬梓生動的刻劃嚴監生的最後時光,印象深刻:
晚間擠了一屋子的人,桌上點著一盞燈;嚴監生喉嚨裡,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接一聲的,總不得斷氣。還把手從被單裡拿出來,伸著兩個指頭;大侄子上前問道:「二叔!你莫不是還有兩個親人不曾見面?」他就把頭搖了兩三搖。二侄子走上前來問道:「二叔!莫不是還有兩筆銀子在那裡,不曾吩咐明白?」他把兩眼睜的溜圓,把頭又狠狠的搖了幾搖,越發指得緊了。奶婦抱著兒子插口道:「老爺想是因兩位舅爺不在跟前,故此惦念?」他聽了這話,兩眼閉著搖頭。那手只是指著不動。趙氏慌忙揩揩眼淚,趙氏分開眾人,走上前道:「爺,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為那燈盞裡點的是兩莖燈草,不放心,恐費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莖就是了。」說罷,忙走去挑掉一莖。眾人看嚴監生時,點一點頭,把手垂下,登時就沒了氣。
該讀者閱讀至此,不由萌生感嘆:「人生至死也很難改變固有的觀念,寧肯帶進棺木,也很不願放棄自己的追求和嚮往。」
另有讀者表示,《紅樓夢》讓人看到的大觀園,是一張富貴溫柔鄉情網,而在《儒林外史》看到的,則是一張由名利建構的情網,扭曲著人們的精神和靈魂;即使讀者不是那些書中角色,可但人類的精神狀態卻跟書中人物無疑。「為情痴,或為情迷;或為名憂喜,或為利益癲狂。」
總而言之,《儒林外史》的問世,深深的影響了中國小說史,並奠定中國古典諷刺小說之基礎,後來以《儒林外史》為發端的諸多譴責小說相繼登場,其中包括了清代作家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清代作家曾樸《孽海花》、晚清報人李寶嘉的《官場現形記》等等。讀者若有興趣,不妨抽空閱讀,好多瞭解中國古典小說。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