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收藏 古人這些讀書方法別丟了(圖)


讀書 教育 看書 孩子 兒童
朱熹說讀書要做到三點,就是心到,眼到,口到。(繪圖:Winnie Wang/看中國)

一、專心讀書

凡讀書須整頓几案,令潔淨端正,將書冊整齊頓放,正身體,對書冊,詳緩看字,仔細分明讀之。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是要多誦遍數,自然上口,久遠不忘,古人云:『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謂熟讀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却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法,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宋·朱熹《朱子童蒙須知》) 

這是朱熹在《童蒙須知》中說到的讀書要訣,他說:讀書,必須要讀的字字響亮,不能讀錯一個字,不能少讀一個字,不能多讀一個字,不能把一個字讀顛倒,不能牽強附會地去暗記,只是要多讀上幾遍,自然就會琅琅上口,長久不會忘記。古人說:「讀書千遍,它的意義自然就會顯露出來。」我常說讀書要做到三點,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書上,眼不看仔細,心和眼既然不專一,只是漫不經心地隨便讀去,絕對不能記住,即使能記住也不能長久。讀書「三到」之中,心到最關緊要。心已經到了,眼和口難道能不到嗎?

二、讀書方法 

明代屠羲時在《童子禮》中寫道:

凡讀書:整容,定心,看字,斷句,慢讀;務要字字分曉。毋得目視他處,手弄他物。仍須細記遍數,如遍數已足,而未成誦,必欲成誦;遍數未足,雖已成誦,必滿遍數;猶必逐日帶溫,逐旬逐月通理,以求永久不忘

註:讀書不在多,能一精熟功夫,積久自然有得。今子弟多勉強記誦,為師者又假此為功,以取悅父兄;遂不計生熟,慢令加讀,旋即遺忘,所宜戒也。 

三、熟讀之法 

元代程畏齋在《讀書分年日程》中寫道:

凡背讀熟書,逐字逐句,要讀之緩而又緩,思而又思,使理與心浹。朱子所謂精思、所謂虛心涵泳;孔子所謂溫故知新,以異於記問之學者,在乎此也。

四、精熟為貴 

明代何倫在《何氏家規》寫道:

讀書以百遍為度,務要反覆熟嚼,方始出味。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融會貫通,然後為得。如未精熟,再加百遍可也;仍要時時溫習。若工夫未到,先自背誦;含糊強記,總是認字不清,見理不透,徒敝精神,無益學問。

五、精熟為貴

清代陈宏谋在《養正遺規》中寫道:

讀書自須成誦,熟讀而未能精思者,有之矣,未有不能記憶而能有得者也。自幼至長,應讀之書甚多。今之課讀者,初讀生書時,學生強記以塞責,先生以能背而即止。踰時漸忘,後來即加溫習,已須多讀遍數,重費工夫。迨讀書漸多,工夫漸少,溫習難徧,多所遺忘。繼以溫理苦難,師生皆以為畏。直至廢棄舊書,同於未讀,則前功盡棄,終身無精熟之書矣。看讀百遍,背讀百遍之法,似乎迂苦難行。不知百遍之功,中材皆能熟記。背讀百遍,尤能牢記,不至趁口讀過,亦收放心之一法也。又複連前帶背,每日溫背,不費工夫,溫書雖多,無虞難徧。是雖勤苦於前,而終得收效於後也。

前輩常云:「讀生書,莫待溫時熟。」言初讀時,必使透熟,終身不忘也。

又云:「讀溫書好像生時讀。」言已精熟,唯恐趁口讀過,必須字字分明,句句體認,如讀生書也。二語與程氏所言相表裡。總之讀一句,熟一句,得寸則寸,則工夫不致浪擲,終身受用不盡矣。



責任編輯:姝慧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