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65歲還有年輕大腦 儘早養成這「習慣」(組圖)


一家人在公園散步
眾所周知,運動有益健康。(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眾所周知,運動有益健康,不過,真正能堅持運動的人口其實沒有很多。以臺灣來說,根據109年12月體育署的資料指出,臺灣規律運動的人口只占大約33%,也就是1/3而已,大部分的臺灣人並沒有良好的運動習慣,尤其正在努力未生活奔波的年輕人。

醫師分享一個案例

臺灣林靜芸醫師分享一個案例:37歲的小莉是典型沒有運動習慣的患者,她被公司派到大陸工作3年。期間月經變亂,該來的時候不來,來了以後又停不住,接著還發生一些失眠、肥胖、心悸、腸躁、憂鬱、蕁蔴疹等狀況,十分困擾,後來不得已請調回臺灣。

小莉遍尋名醫,被診斷為「自律神經失調」。她最大的痛苦是晚上睡不著覺,早上當然就爬不起來了。有一天,她覺得面容憔悴,前去找林醫師診治,林醫師詢問病史後,經小莉同意,替她作了臉部拉提的微整,並且要她配合日行一萬步,還要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半年後小莉回診,氣色很好,她說剛開始運動的時候很痛苦,奇妙的是習慣以後就愛上運動了,現在的她認為運動比吃飯重要。不僅睡眠變好,月經正常,其他的症狀也得到改善了。

運動對健康有許多好處

林醫師表示,她的門診有非常多類似的患者,都是前來要美容的。有的是失眠、血糖高、血壓高,也有皮膚過敏的。除了作整形以外,她也會勸告患者一定要運動。但患者通常的回答是很累、沒時間,然後會說「等退休才能運動」。

等退休才運動?恐怕為時已晚。我們知道運動對於維護人體健康有很多好處,包括維護人體器官,如心臟、肺臟、肝臟、腎臟、胰臟的功能,降低罹患高血壓、糖尿病的風險,有助於良好的睡眠,提高免疫力等,也有研究指出運動能免於失智。

人體肌肉約600條,每一條都有運動神經,大腦必須經由脊髓來傳達指令,使肌纖維活動。大腦-脊髓-運動神經-肌纖維,稱為行動單位,我們每一個動作都需要數個行動單位合作完成。年老以後,運動神經會變鈍,肌肉可能衰弱或死亡。不運動的老人容易肌肉萎縮,走路比較慢,容易跌倒,無法爬樓梯,也可能失智,無法獨立生活。

老人在公園中走路運動
運動除了能鍛鍊肌肉,還能強健我們的大腦。(圖片來源:Adobe Stock)

運動除了能鍛鍊肌肉 還能強健大腦

林醫師介紹,根據加拿大麥基爾大學包爾教授的研究結果,80歲世界級職業選手的肌肉數量比同齡不運動的人多30%,肌力大了25%。他也研究一群30歲開始規律運動的老人(年過65歲),研究他們的肌肉和大腦影像,發現他們的肌肉比同齡不運動的人年輕,甚至比30歲的人還年輕。

30歲就開始規律運動者,擁有年輕的肌肉和運動神經,也擁有年輕的大腦。腦影像顯示:不同區域的神經迴路傳輸靈敏,數個神經迴路能同步亮燈,包括主管記憶和思考的海馬迴,而沒有運動習慣的老人則恰好相反。因此,沒有規律運動的長者,罹患失智症,需要長照的風險比較大。

綜上所述,運動除了能鍛鍊肌肉,還能強健我們的大腦,所以越年輕時養成運動的習慣對健康越有好處。



責任編輯:亞靜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