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蘇東坡詩詞 道盡人生滋味(圖)

發表:2021-04-13 12:3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蘇東坡
蘇東坡孤影品茶。(插畫:Winnie Wang/看中國)

蘇東坡一生跌宕起伏、歷經風雨,對人生參得透、悟得深,用一支生花之筆將人生百態寫得感嘆無窮。

「人生如逆旅, 我亦是行人。」這是蘇軾在《臨江仙・送錢穆父》的吟誦。他在人生的各個階段,從孩童到終老,都用恰當的字詞表達出當時的心境,一生的感受,用詩詞概括殆盡。

童年:

我時與子皆兒童,狂走從人覓梨栗。

健如黃犢不可恃,隙過白駒那暇惜。

蘇東坡在詩中回憶了與表弟共同度過的童年時光。童年是美好的,無憂無慮,無需承受生命之重;也是混沌的,不懂得珍惜時間,不會去思考深奧的人生。

從這個意義上講,「隙過白駒那暇惜」與辛稼軒「醉里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西江月・遣興》)似有異曲同工之妙。

青少年: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詩中開篇自問自答:「人生到處知何似?應是飛鴻踏雪泥。」

青少年時期是人生的探索期,鴻飛千里,青春無悔。只管如飛鴻般懷揣夢想和憧憬去闖蕩天下,留下深深淺淺的足印,都是初始的探路。

詩中收尾也自問自答:「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不經歷荊棘載途、跋山涉水的磨礪,怎能迎來前路的一馬平川?在該奮鬥的年紀,不應貪圖安逸。

中年: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一個「恨」字道破中年之無奈。

中年人肩負了太多責任,承擔了更多壓力。人到中年,不能矯情,不願訴苦,不可偷懶,甚至不敢生病,只因「此身非我有」。

但不論如何不堪,中年人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只能負重前行,堅強前進。

暮年: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蘇東坡在與友人遊賞春山的過程中心境為之滌盪,悟得在生命苦旅中隨緣為樂,抵達恬淡自適的超然曠達佳境。

人至暮年,不論曾經居廟堂之高,還是終身處江湖之遠;不論鐘鳴鼎食之家,還是粗茶淡飯小戶;不論志得意滿,還是鬱鬱寡歡,都將歸於平淡。

漸至老境,由看透看穿而至看淡看開,可擺脫功名羈絆,遠離膏粱厚味,追求精神超脫,心歸平和坦然,享受人間清歡。

清淡為歡。酸甜苦辣遍嘗後,一個「清」字,當是暮年的底色。

終年: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詞的下闕末尾寫道:「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似可看作對來路的追溯和一生得失的標註。當生命完成、重歸自然之時,人生的榮辱悲歡均已化為過眼雲煙,勝敗兩忘,無悲無喜。

當一切成為過去,再也不必介意縈懷。世上不可能每個人都能生如夏花之燦爛,但若能活得通透,豁達面對風雨、福禍,「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算不枉此生。



責任編輯:靜妍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