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貨幣政策的終極盡頭在哪裡?(圖片來源:Smolaw11/Adobe Stock)
【看中國2021年3月29日訊】人類使用貨幣,已經有大約5000年的歷史。
不過,在絕大部分時間裏,人類的貨幣都是分布式、去中心化的貴重金屬鑄幣,一個負責任的國王、皇帝或城邦管理者,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鑄造足夠數量的足值貨幣,除此之外,對於貨幣的流通和生產,不過多干預就夠了。只有最不負責任的統治者,才會想著干預貨幣,而干預的手段,通常都是降低鑄幣中貴金屬含量(添加賤金屬),或者,修改鑄幣面值,從而實現偷竊民眾財富的目標。
那個時候,並沒有什麼「貨幣政策」的說法——直到中央銀行出現。
1694年7月27日,基於英格蘭議會通過的《1694年英格蘭銀行法》,英格蘭國王威廉三世頒發了皇家特許執照(Royal Charter),人類最早的現代銀行——英格蘭銀行就這樣誕生了。
英格蘭銀行一開始的主要業務,是模仿當時金匠們的黃金券,開始發行基於黃金本位的紙幣。因為這種紙幣有國家信用做擔保,所以這種紙幣在英國的受歡迎程度,遠遠超過了那些金店主們所發行的紙幣——注意,這個時候其它銀行(金店)也都可以發行紙幣,只是英格蘭銀行的紙幣信譽最高而已。
隨著大英帝國經濟的蒸蒸日上,英格蘭銀行的信貸業務飛快拓展,並且承擔了英國主要的國債承銷,歷史緩慢演變中,英格蘭銀行變成了英國紙幣供給和政府財政的大管家,到英國建立金本位前後,英格蘭銀行幾乎壟斷了倫敦周邊的紙幣發行。
由於聲望已經如此之高,英格蘭銀行開始慷慨的充當「銀行的銀行」,也就是說,英格蘭銀行不僅可以兌現自己發行的紙幣(指兌換成金幣或銀幣),通過與其它銀行簽署協議,英格蘭銀行可以兌現其它銀行所發行的商業票據。
在英格蘭銀行與其它銀行的關係演變中,為了避免銀行遭遇擠兌,「貨幣政策」誕生了。這裡需要說明的是,貴金屬充當貨幣基礎的年代,整體而言,不管商業銀行還是中央銀行,都是沒有辦法隨意地、大規模地增加貨幣或減少貨幣供給,這也決定了此時的利率(體現在國債收益率上),基本由市場決定,央行並不能隨意規定。
不過,作為中央銀行首創的英格蘭銀行,還是發明瞭微觀干預市場的三種方式:
1)公開市場操作;
2)再貼現;
3)準備金率調整。
公開市場操作,說白了,就是央行利用自己手裡的國債和商業票據,在市場上開展少量的買賣活動,從而影響國債的價格,進而影響市場利率——注意,那個時候不能大量買賣,否則會給貨幣信用帶來大災難,中央銀行同樣會被人們拋棄,比英格蘭銀行略早成立的瑞典斯德哥爾摩銀行,就是這樣的下場。
再貼現,是商業銀行以未到期的合格票據,找到中央銀行貼現——簡單來說,銀行放給了某個企業一筆貸款,還沒有到期,但銀行等著錢用,那麼就把這個貸款憑證(商業票據),賣給央行從而得到一筆資金。但是,這種方式使用很少,因為這意味著銀行自己經營不善,遇到流動性問題,不得不找到央行來兌換資金,而且這個借錢利率通常會比較高,帶有懲罰性質,不到萬不得已,銀行是不會找央行進行再貼現的。
至於準備金率,就是為了避免用戶擠兌,央行要求商業銀行在所有的儲蓄當中,有多少比例存放在自己這裡——18世紀晚期,英格蘭銀行做出規定,所有加入英格蘭銀行體系的商業銀行(早期很多銀行選擇不加入),必須準備一定量的資金來應對儲戶取款需求,這就是「準備金率」的起源。
通過調整準備金率,央行就可以影響市場上的錢的總量。不過,美國才是世界上最早將準備金率要求寫入法律的國家,由於1893年和1907年的美國,都發生了嚴重的銀行擠兌,所以1913年美聯儲成立時候的《聯邦儲備法》,就以法律形式,規定商業銀行必須向中央銀行繳存存款準備金。
1929∼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全球主要國家的金融機構幾乎全部遭到擠兌,各國普遍認識到限制商業銀行信用擴張的重要性,凡實行中央銀行制度的國家紛紛仿效英美等國的做法,以法律形式規定存款準備金的比例,並授權中央銀行按照貨幣政策的需要隨時加以調整。
這就是人類貨幣政策的第一階段:存款準備金率調整。
大蕭條衝擊下,各國傳統的金本位制度蕩然無存,此後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除美國實施名義上的金本位之外,其它世界各國普遍開始實施信用紙幣制度,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美國主導之下建立起佈雷頓森林體系。
佈雷頓森林體系確立了以黃金為基礎,以美元紙幣為核心的貨幣體系,各國的貨幣發行,從受貴金屬數量約束,過渡到了受美元數量約束(美元本身的發行量取決於美國)的時代。佈雷頓森林體系之下,從中短期看,各國貨幣匯率都是固定的,為什麼能夠做到基本的固定,是因為美元的數量可以調節。比方說哪個西方國家美元不足,就可以找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請求援助,然後再通過出口商品和服務,賺到美元之後補上這個窟窿。
實際上,二戰結束初期,美國援助歐洲的馬歇爾計畫,其首要目的就是為穩定主要西方國家的貨幣匯率,穩定匯率的同時,一方面輸出了美國因戰爭而形成的過剩生產能力,另一方面也養成了國際社會使用美元的習慣和傳統。因為大蕭條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教訓,戰後各國政府,對於金融市場都控制得十分嚴格,西方國家政府發行債券,都嚴格遵循著新增債務不超過GDP增量的規則,股票市場也一直都不溫不火——至於房子,當時根本沒有房地產產業這種說法!
在這樣的金融抑制時代,包括美元在內的西方國家,政府和央行很大程度上能夠操縱和影響整個社會的利率,由此確立了「基準利率」的概念。
什麼是基準利率?
就是前面提到的商業銀行的再貼現利率,也是銀行間貨幣交易的利率。「再貼現」這個詞兒,也由此從原來帶有懲罰性質的「污名」,變成了央行最重要的操作,商業銀行從此變成了央行妥妥的下游,而央行也變成了整個國家金融體系管理的核心,所有商業銀行,一方面接受央行的利益輸送(基準利率是一個社會的最低利率),另一方面也放棄了原本的自主權。
這就是貨幣政策第二階段:基準利率調整。
需要說明的是,直到1970年代佈雷頓森林體系徹底崩潰之前,調整存款準備金率,依然是央行最重要的操作之一。比方說,1970年的時候,德國的存款準備金率高達15%,美國在1980年還有12%,這都和中國現在的存款準備金率差不多……
不過,早期的西方央行,是不給存款準備金支付利息的,這意味著,商業銀行要拿出一筆錢,白白在央行放著,準備應對危機到來,商業銀行肯定很鬱悶——所以,在整個佈雷頓森林體系時代,很多銀行所謂的金融創新,其實就是躲避準備金率的規定,有一些中小型銀行,乾脆選擇了退出中央銀行體系。
以美國為例,1970年代末期,因為存款準備金率的問題,加入美聯儲系統的銀行佔總存款比例只有65%左右,其它不加入美聯儲系統的銀行,都是為了躲避存款準備金率規定。
隨著信用經濟的發展,政府對於貨幣和經濟的干預也越來越深,在監管的要求之下(以保護民眾存款安全的名義),中央銀行越來越傾向於把所有銀行都納入央行體系來,這樣一來,對中小銀行和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要求就一路下降,再後來,對大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要求也越來越低……
另一方面,國際上關於銀行業監管的思路,逐漸在向「資本充足率」這個概念上延伸,這能夠更有效的評估銀行的經營風險。這樣一來,像「存款準備金率」這種東西,就顯得越來越雞肋。
到了1990年代,西方國家一些國家乾脆把存款準備金率的要求都給取消了,即便還保留著存款準備金率的規定,其要求也都在5%以下,聊勝於無。
簡單來說,自佈雷頓森林體系建立一直到1980年代,央行和政府的貨幣政策,可以說存款準備金率與基準利率並重,但隨著國際銀行業監管的完善,存款準備金率越來越邊緣化,而基準利率調整,幾乎變成了央行唯一重要的貨幣政策。
降低利率,大家都更願意借錢,於是整個社會的廣義信貸量就開始猛增;提高利率,大家都更願意存錢,於是整個社會廣義信貸的增長率就降低。降息放水印鈔票,升息收水緊鈔票,這就是最典型的「貨幣政策」。
可惜的是,以美聯儲為首的世界各國央行,總是喜歡搞「不對稱降息」,直到把基準利率這套貨幣政策給徹底玩死。
什麼叫「不對稱降息」?
就是為了刺激經濟,央行在降低利率的時候,總是如猛虎下山,降得又快又猛,原本10%的基準利率,隨隨便便就給降到5%,但提高利率,卻每次都是0.5%甚至0.25%,結果每次提高利率還遠遠沒達到上一次降息前水平的時候,就又開始猛虎下山一樣降息了……
結果,就是基準利率越來越趨向於0,典型的是美聯儲基準利率40年來的變動。
到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來臨的時候,因為本身利率已經很低了,降少了又不管用,美聯儲乾脆一竿子插到底,把美元基準利率給變成了0-0.25%。但經濟還是沒有起色,金融體系依然處於嚴重的債務通縮中——
那怎麼辦呢?
於是,美聯儲直接衝到公開市場上,天量購買國債和其它債券(印鈔),還起了個好名字,叫做「量化寬鬆(QE)」,其實就是央行直接大量印鈔——因為印鈔量太大,一年頂過去10年20年,所以,這已經不是公開市場操作,而是明明白白的公開市場操縱!
各國貨幣政策由此進入第三階段:量化寬鬆。
從2008年到今天,從美國到歐洲,從日本到英國,西方發達經濟體的基準利率紛紛趨向於0,基本喪失了「貨幣政策」的效用,他們紛紛把量化寬鬆作為法寶,通過擴大或收縮量化寬鬆的規模,來形成對市場的影響,這就是2008年迄今最主流的「貨幣政策」。
應該說,到了量化寬鬆,純粹的「貨幣政策」,已經走到了盡頭。但,2020年以來,打著救市的名義,各國政府和央行,又玩出來了新花樣。
2020年3月份新冠疫情在全球爆發之後,美聯儲提出了「無限制量化寬鬆」這樣荒唐的貨幣政策。不僅如此,從2020年3月到現在,美國財政部先後出臺了三輪總計高達5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和民眾救濟政策,財政部發債借錢,央行印鈔購買,政府在沒有收到更多稅的情況下,用印鈔的錢直接發給民眾、企業和地方政府……
其它西方國家,也都有樣學樣,緊跟著美聯儲和美國政府,亦步亦趨。財政部和央行,一個無限制發債,一個無限制印鈔,真是演得好一出雙簧戲——既然如此,央行和財政部幹嘛不合併得了?政府的債務已經變得毫無約束,你們卻還在這裡裝模作樣,一個發債,一個購買,有什麼意義呢?
央行和財政部合併,政府根本不用考慮什麼債務問題,根據需要,想怎麼印鈔就怎麼印鈔,這不就是「現代貨幣理論」——俗稱「買買提(MMT)」麼?更進一步,央行把財政部的活兒都給干了,很多企業不用從事生產就能得到金錢,無數民眾不用工作也能吃穿無虞,那不就是「全民基本收入(UBI)」麼?
原來,貨幣政策的終極盡頭,就是MMT+UBI。
只是,我在想,到了這種地步——還要貨幣做什麼?還要貨幣政策做什麼?
責任編輯:宇真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