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中國公司4年成世界500強 又過4年破產了(圖)

發表:2021-01-27 22:3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鋼鐵 天津 渤海鋼鐵
中國對鋼產量的執念還是很深的。(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1年1月27日訊】早年間,中國對鋼產量的執念還是很深的,天天惦記著把產量搞上去。那時候的鋼鐵,就是現在的晶元半導體,都是先進生產力的化身。

比如說1958年,中國為了實現年產1070噸鋼鐵的目標,不少地方大煉鋼鐵,家裡做飯的鐵鍋都被砸了去煉鋼,有廠子的地方追加投資、沒廠子的地方就地豎起高爐,聲勢很浩大。

這個搞法,產量是上來了,但浪費太大,因為多數「鋼鐵」都是廢物,全民搞晶元不現實,全民搞鋼鐵也不現實。

痛定思痛,最後只能考慮各地的具體情況,因地制宜地制定產業規劃。

華北和東北就是不錯的選擇,煤炭、礦石資源豐富,工業底子深厚,鐵路運力發達、離渤海灣還不遠,很適合鋼鐵產業的發展。

藉助這些有利條件,產量慢慢就趕上來了。1950年的時候,全國的鋼產量不過才61萬噸,等到了2000年,這個數字已經翻了二百倍不止,足有12850萬噸之多。

後來就成了絕對的世界第一,其他國家的鋼產量打包也趕不上。

但是新問題又來了。

雖然總量很大,但是公司大而不強,2008年有了四萬億,2009年的時候,趁勢就發布了《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要做大做強。

這個文件裡,提出了一些發展目標:

比如到2011年,全國形成寶鋼集團、鞍集團、武鋼集團等產能在5000萬噸以上的特大型鋼鐵企業;形成若干個產能在1000萬-3000萬噸級的大型鋼鐵企業。

也能理解,那段時間,咱們剛從金融危機的衝擊中回過神來,頭一位的任務就是抓經濟生產、想辦法復甦。

那就立刻行動吧。

當時天津有四個大的鋼鐵企業——天津鋼管集團、天津鋼鐵集團、天津天鐵冶金集團和天津冶金集團,既然要做大做強,當地就計畫把這四個廠子合併重組,時間短聲勢大,好事情啊!

於是在2010年的7月的時候,領導拍板,四家企業合併,起了個很好的名字——渤海鋼鐵

渤海鋼鐵的起點不可謂不高。

業務覆蓋燒結、煉鐵、煉鋼、連鑄、軋鋼、金屬製品生產等方方面面,能力不錯規模不小,成立之後,還從8家銀行拿到了總計1000億元的授信額度,實力槓槓的。

合併之後只過了4年,渤海鋼鐵就在2014年闖入了美國《財富》雜誌評選出的世界500強企業名單,排名327位,第二年更進一步,排名304位。

按照一般情節,接下來應該是規模不斷擴大、收入不斷提高的良性循環。

但實際上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兒。

合併、收購、重組這些大動作的成功率不算太高,文化、組織衝突不少,財務報表怎麼合併、合併了之後誰說了算,要做的準備工作太多了,有的光處理文件就得花上一兩年。

渤海鋼鐵也不例外。

因為合併的很突然,當時就有不少人都把這個事說成是「拉郎配」。

啥叫「拉郎配」呢?其實就有點類似包辦婚姻——兩家長輩湊在一起,三言兩語就把親事定了,後面的日子保證得出問題。

拿「鋼鐵管冶」這四家廠子為例,其中天津鋼管算是裡面的優等生。

在石油管套等鋼管產品這一塊,他們的競爭對手都是像歐洲V&M公司、日本鋼管聯盟、阿根廷Tenaris公司這些曾經壟斷全球市場的巨頭,研發實力、生產規模啥的也算是位居全球前列。

剩下的三家廠子就差了不少,產品競爭力一般,經濟效益也一般般。

如果說問題僅僅停留在生產層面,也還好辦。只要上面把規劃制定出來,下面該怎麼執行就怎麼執行吧,可偏偏到了這一步,內部阻力又冒出來了:

比如說,大型國企是有級別的,渤海鋼鐵以及天津鋼管、天鋼集團、天鐵冶金、天津冶金四家子公司都是正局級單位,到底是誰說誰聽呢?

雖說四家子公司後來都降成了副局級,可協調起來還是很困難,再加上各自權責範圍在新規出現後依舊交織在一起像一團亂麻,整合起來怎一個複雜了得。

內部問題的盤根錯節,甚至直接拖延了躋身世界500強的速度——他們2014年成為500強,直接原因可能是他們直到2013年才合併了財務報表。

以前大家各幹各的,冷暖自知,現在合併了,業績直接決定子公司在集團裡的地位,於是大家都開始一心一意搞生產,抓規模。

這不是挺好的嗎?問題也不少,因為搞生產需要投入,錢從哪來呢?

借吧。

拿天津鋼鐵來說吧,他們在2013年之前新建兩座兩個電爐、一個高爐、一個燒結,資金當然是來自金融機構貸款,由渤海鋼鐵提供擔保。

其他三家也都是差不多的思路,上面號召,又有政策支持,於是大家都在借錢擴產的道路上策馬揚鞭。

不擔心還款問題嗎?當時是不擔心的,集團擔保、金融機構熱情很高,再說了,一旦投產那利潤不是哢哢就來了?有啥可擔心的呢?

天不遂人願。

這邊他們拚命借錢擴張,另一邊產能過剩,價格越來越低,企業的利潤率越來越沒法看了。

根據中國鋼鐵協會提供的統計數據,中國鋼鐵行業的利潤率2007年是7.26%,2011年是2.42%,2012年是0.04%,2015年降到了-2%——越干越虧,干的越多虧的越多。

產能過剩,那銀行自然就是信貸收縮,結果,依賴投資拉動的當地經濟就有點扛不住了:

2010年天津GDP增速17.4%,工業總產值增速31.4%;

到了2014年,這倆指標已經回落到10%和7.3%,近乎腰斬。

據說在當時,當地還曾經召集過金融機構開會,要求大夥繼續支持天津鋼鐵行業的發展,聽話聽音,有的外資銀行一下就猜到了真相,立刻開始抽貸、甚至間接引爆了渤海鋼鐵的債務問題。

這麼一來,潛藏的問題就徹底兜不住了。

問題有多大呢?

大家一統計,短短几年時間,渤海鋼鐵涉及的金融債務金額足有1920億之多,債主有105家,一大堆銀行、信託和上市公司踩雷,不過最慘的還是天津本地的金融機構,幾乎是集體淪陷。

這個坑太大了,地方上也兜不起這個底。

2015年天津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只有2667億,本身那幾年裡就因為濱海新區這些項目就花錢很多張,要是錢都拿去填渤海的窟窿,日子還過不過了?

實在是沒辦法了,只能先把還有救的四家廠子「拆」出來。

2016年4月,渤海鋼鐵被天津市政府正式拆分,天津鋼鐵等四家國企重新各自獨立。從掛牌合併到再次拆分,僅僅過去了6年的時間。

為啥這麼短時間搞出這麼大窟窿呢?

估計天津當局也挺迷惑的,於是對渤海鋼鐵及四大子公司派出了巡視組。

於是問題逐漸暴露了,諸如內部管理漏洞過多,對資金、資產、資源、資本和工程項目的管理缺失缺位,「以鋼吃鋼」,甚至圍獵國有資產等一些問題。

可事已至此,再說什麼都晚了,想辦法還債才是最要緊的事。

一開始,當地也提了個解決方案:比如將優質資產剝離出來進行二次重組,再把不良資產由天津津融投資服務集團有限公司接盤處置,至於剩下的貸款,就請機構進行展期、再下調10%利率。

金融機構也不是傻子,優質資產剝離出去剩下的不就是個不值錢的空殼麼?所以這個重組方案就被債權人們給否了。

等到了2018年8月份,折騰了好幾年的渤海鋼鐵正式進入了破產重組程序。在那之後,又過了將近半年的時間,「渤鋼系」企業第⼆次債權⼈會議才表決通過了《渤鋼系企業重整計畫(草案)》。

這次是因為有人接盤了,根據重整計畫,唐山德龍作為投資人,出資200億元重整渤鋼,其中160億元現金清償債權,剩餘40億元補充運營資金。

到了這一步,這個大國企背後的債務驚雷才算是在混改之後塵埃落定了。4年干成世界500強,4年後又破產了,8年時間搞出小2000億的大窟窿,也算得上是一個新記錄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辛荷 来源:大貓財經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最新文章
更多最新文章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