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交通部門罰款收入遠超上市公司盈利(圖)


交通 罰款 收入
一些執法部門不惜違法也要創收,罰款讓人叫苦不迭。(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0年10月18日訊】中國大陸媒體日前報導,河北、山東、河南許多省市政府部門在國省幹線違規限高設卡,已影響到貨車通行和道路安全。貨車司機為應對飄忽不定的限行限高,繞路躲限高,硬著頭皮闖限行。一被抓到,罰款讓人叫苦不迭。

中國交通部門的「罰款經濟」

受疫情影響,許多地方政府經濟困難,財政收入難以正常維繫,「罰款經濟」興起。交通部門有罰款指標,罰款比以往重,為完成此標,一些執法部門不惜違法也要創收。

罰款經濟」由來已久,最常出現在交通執法。開車的人很多有經驗,在一些路況良好的道路會莫名其妙地區間限速,司機一不小心就超速被拍;很多指示牌不清楚,引得司機稀裡糊塗走錯路。

例如,瀋海高速3374公里處攝像頭,每年拍攝交通違章超過12萬起,年創收2500萬,盈利能力超過許多上市公司。

中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清楚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依法實施罰款的行政處罰,應當收繳分離;罰款和依法沒收的違法所得,全部上繳國庫。看起來法律規定非常完備。

問題在「國庫」二字。一般人以為「國庫」是「國家金庫」,實際上按照法律規定,縣級以上各級政府都有建立國庫,庫款的支配權屬於本級財政部門。一個縣城的交通違章罰款上繳,與其說是「上繳國庫」,還不如說是「上繳縣庫」。上繳款項如何分配,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基本是當地財政部門說了算。

2004年,中國財政部下發《關於加強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的通知》規範「非稅收入」使用。政府的非稅收入分成比例,「應當按照所有權、事權以及相應的管理成本等因素確定」。也就是說,交管部門可以從違章罰款「分成」,並不是子虛烏有的謠言,而是有切實的法律依據。

除了交通罰款,其它領域也有「罰款經濟」的跡象。

最近,湖南省慈利縣一名辦案民警被舉報,此人在辦案時被錄音「開始我的初衷是搞個千把萬兩千萬就行了」,「實際上我辦這個案子的初衷就是想搞點錢的」。

該民警辯稱,「搞錢」指的是上繳違法所得「罰金」。先不管其是否惡警,按照他的辯解,警察能從辦案罰金中獲得分成,豈非更加惡劣?司法領域的「罰款經濟」,後果將比交通領域嚴重得多。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辛荷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