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心茶道】茶道養生的過程與方法(一)(圖)

作者:李晨輝 發表:2020-06-15 15:3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是茶的故鄉,是茶的原產地。
中國是茶的故鄉,是茶的原產地。(圖片來源:Pixabay)

接續:【正心茶道】茶性至善論

5.1 茶與日常生活

中國是茶的故鄉,是茶的原產地。茶葉從被發現之日起就被中國古人視為重要的藥品和祭祀珍品,中國的茶文化也無處不浸潤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營養,茶葉已經進入了中國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與中國人的行為方式和思想體系結下直達心靈深處的不解之緣。

茶葉自從走進人們的生活後,一直備受重視。最能體現出茶葉的高貴之處的地方是,茶葉自古就作為國家和民間的重要祭品、皇家貢品和禮儀用品。如西周時,「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茶蜜皆納貢之」。《禮記.地官》中已有周成王時「掌荼」和「聚荼」以供喪事之用的記載。《山海經.南山經》中載有「祝荼」「桂荼」及以茶獻祭。《南齊書》齊武帝蕭頤永明十一年遺詔曰:「我靈上慎勿以牲為祭,唯設餅果、茶飲、干飯、酒脯而已。」而在我國民間,歷來以「三茶六酒」(三杯茶、六杯酒)和「清茶四果」作為喪葬中祭品的習俗。為何以茶為祭,雲南德昂族說得最清楚。德昂族人敘事詩《始祖的傳說——達古達楞格萊標》中說道:「茶葉是茶樹的生命,茶葉是萬物的始祖。天上的日月星辰,都是茶葉的精靈化生。」不論是否如此,卻也體現了人們對茶葉所攜帶生命精華的珍視。

另外,茶因為其天然具備五行合一、和合清寧的作用被中國人充分理解,所以也大量用於民間禮儀,如待客之禮。「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一杯春露暫留客,兩腋清風幾欲仙」的詩句,都說明瞭我國人民自古好客,有以茶敬客的風俗習慣,這也是禮儀之邦的中國最普及、最具平民性的日常生活禮儀。茶也用於祭神,唐羅隱《送灶詩》:「一盞清茶一縷煙,灶君皇帝上青天。」茶也是婚姻儀式中的重要成分。古時江南一帶,將整個婚姻禮儀總稱為「三茶六禮」。其中「三茶」即為訂婚時「下茶」、結婚時「定茶」、同房時「合茶」。也是將提親、相親、入洞房的三次沏茶合稱「三茶」。舉行婚禮時,還有行「三道茶」的儀式。

茶葉除了作為禮儀祭品外,在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作用還是作為一種飲料。在中國古代,特別是唐宋以後,無論帝王將相、文人雅士或販夫走卒,幾乎人人飲茶。因為茶可使人清心明目,養生保健。特別是茶到了文人和藝術家手中,它清淨自然的風格、感通山水的特點、開慧增智的能力備受推崇,幾乎被視為瓊漿玉露、仙家靈藥,無數人用各種藝術形式讚頌茶葉,並將茶和茶道文化應用到各個方面,創造出了無數文學和藝術作品。同時,茶文化滲透進入人們日常生活中,帶來了諸如茶飲茶食、茶具茶服、茶室茶館等各種各樣的文化形式,使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潛移默化中感受著茶帶給人們的營養和慰藉。

到了近代,茶又發揮出生機常在、隨機應變的特性,流傳世界。根據不同地區人們的需要,茶葉演化出綠、白、黃、青、紅、黑等六大系列茶品,形成了煎茶、擂茶、蓋碗茶、功夫茶、沖泡茶、藥茶、袋泡137第5章 茶道養生的過程與方法茶、茶粉、茶餐、茶點、茶禮品等各種各樣的應用形式。茶道文化與世界各地各族不同的文化風俗結合後,又形成了中國各民族茶道、日本茶道、韓國茶道、英國茶道、印度茶道、歐美袋泡茶道等各種各樣的文化風格。茶葉的養生保健功能被科學家發現後,又從茶葉中提取出茶多酚、茶多糖、茶色素等各種各樣的成分,使得茶葉又可以從更多角度幫助人們調養身心。人們普遍發現,茶葉所到之處,都可以使當地的人們壽命增加、疾疫減退、人心安定;同時聲名平淡、功效和緩,不會使當地人們的正常生活狀態受到太大的衝擊,所謂「大道無形」。

通過這些日常的茶事活動和專業茶人的推廣研究,全世界的人們基本都認識到茶葉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在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幫助人們調養身心、開發智慧,所以全世界幾乎所有的民族都開始飲茶、喫茶,使全世界各地的人們,被這種源自於中國的茶葉,以「上善若水」這種最善良、最平和、最自然的方式聯繫在一起,共同感受上天的恩賜和啟迪,互相支持,共同升華,確實功德無量、澤被天下。

5.2 茶葉加工與養生

談到茶葉加工,它與養生有兩方面的關係,即制茶,調整茶性,使茶更適宜於養生飲用。再一個就是通過制茶過程中的感悟調養身心,咱們簡單論述一下。

中國古人總結出的制茶方式很了不起,幾乎每個產茶區都有自己獨特的制茶工藝,也都有獨特的茶葉產品。但因人世代謝、朝代更迭等各種原因大多失傳。後來人為了便於流傳和記憶,將茶葉分為了綠、白、黃、青、紅、黑六大類,將茶葉加工工藝整理為選茶、採摘、殺青、萎凋、做青、揉捻、發酵、整形、乾燥、儲存等十大類。生產不同的茶葉時,會根據傳統工序選擇適宜的工藝方法而制茶。

前面談到,茶有靈性,特別善於根據吸收周圍各方面的因素,融合而成茶。而制茶過程大部分為手工完成,都與制茶師有直接的關係,他選擇的材料,不同手法的輕重快慢、焙火溫度,他的心態和他的信念,都在無形之中影響著茶葉的質量,等於是在茶中加入了人的心念,食茶更容易與人相結合,人制茶時的狀態也就會被飲茶人或多或少的感知到。制茶的目地是為了養生與方便飲用,對茶的各種品質因素要求都很嚴格,而且生產速度必須很快,所以對生產加工人員的素質要求非常高,工作量很大。如果制茶師的心態不佳、過於疲勞或工藝手法選用不當,就會使茶葉品質下滑,茶葉的養生作用發生改變。例如我們在實踐中發現,紅茶可以暖腹暖胃,但如果發酵深度不夠,它就無法深入,只能對脾胃作用較大,而對小腹則顧及不到。另外如果焙火不當,茶葉很容易反青,紅茶的暖腹暖胃作用就會消失。這也是很多人常飲茶,卻感受不到養生效果的原因之一。

另外也有人把制茶當作修煉方法,就像古時煉丹一樣,很多小道童,就是通過煉丹修行得道的。這樣的人在制茶時,要求自己洗心滌慮、思想空明、唯精唯一、不離不棄。這樣製出的茶葉,哪怕茶葉的工藝水平不能完全到位,也會讓人體會到高妙的境界、豐沛的生機。也有人用制茶的艱苦和辛勞磨練自己,達到內在境界提升的作用。大家有機會可以親身實踐,效果顯著。

5.3 茶湯的烹製與養生

烹製茶湯的方法很多,從唐代開始,人們都非常重視茶湯的烹製手法,當時以煎茶法為主,隨著歷史的延續和茶葉的流傳,各種方法層出不窮,現在社會最常用的,就是散茶沖泡法。無論哪一種茶湯烹製法,都會對茶葉的口感、韻味和養生效果產生很大的影響。各種烹茶手法前賢論述很多,不需贅述,在此只重養生要點講一下其養生內涵。我們可根據茶湯烹製的手法,並結合當時社會環境、民族特點進行觀察,能夠大概看出此方法對茶葉養生功效的影響。我們選擇幾種有代表性方法評述一下:

.唐朝煎茶法:煮湯而飲,重意不重形,主要突出個人感悟,以開發個人智慧、提升內在境界為主,偏於上焦。

.宋朝點茶法:手法繁複,巧妙為先,輕湯味而重美觀,將內在境界具體展現於眼下,重點是先天運化調養後天,智慧下達,偏於中焦。

.西南擂茶法:以茶為引,米果為食,涵混為一,補益身心,重點是發揮茶之和合歸一能力,解毒保健,偏於下焦。

.閩粵功夫茶法:色香味與表面儀式完美統一,注重當下身心合一,中焦為主。

.日本茶道法:重形式輕味道,以繁瑣的程式培養忍性耐心,以精微的動作磨練堅毅的品性,主客共同修煉,返本歸真。

.英國下午茶法:紅茶暖心,茶點怡人,減壓解鬱,善結賓朋,重點是緩解內在和人際間的壓力。

.現代沖飲法:清心解渴,同賞馨香,重形輕意,萬事隨機,重點在於維持周邊人際環境的穩定。

我們從養生角度來看,在工作期日常飲茶養生,以現代沖飲法泡茶即可,重點在於品香靜心。如需專門調養亞健康狀態,我們建議使用功夫茶沖泡法,可以更好的安心定志、體味神韻、保健養生。

5.4 飲茶保健

飲茶保健法,是最簡單的一種飲茶養生方法,就是把茶葉放到瓷杯或玻璃杯裡,用開水沖泡後,直接飲用,這就是人在正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方法。這種方法,不要求對水溫、茶葉品質和茶葉投放量有過高的要求,只是每天認真去喝茶就可以了。如果有時間、精力就認真品茶,沒有時間那就自由的去喝茶。這種飲茶法,走的是大道無形之路,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在享受每一杯茶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將自己身心調整到位。當然,如果是有目地的調整自己的亞健康狀態,那麼就要根據自己的身心情況,有意識的選擇最適宜的茶葉,選擇方法見下章六大茶類養生法中的具體論述。

因為這種養生法強調的是潛移默化,由外到內的養生方式,所以見效相對較慢。正常情況下,既沒有劇烈的心情變化,同時沒有明顯不良習慣的前提下,通過飲茶調整亞健康狀態,一般需要一個月甚至數個月的時間,才能逐漸改變身心狀況。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