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是糯米製品,糯米能健脾胃、補血補虛等,食療作用甚佳。
黃曆五月五日,中國人傳統的三大節日之一「端午節」到了。天氣愈來愈炎熱、煩悶,蚊蟲開始滋生,時值夏季,正是許多傳染病流行的季節,因此,五月端午還有「衛生月」之稱,端午節遂成為祛病防疫、避瘟驅毒、祈求安康的節日。
端午節又名「正陽節」,古人認為這是一年中陽氣最旺的日子,而陽氣最旺的時辰落在正中午的午時(中午11點到1點),此時所取的水稱為「午時水」,相傳具有明目、進補、解熱、治痘、避疫癘等養生功用。
端午養生,須注意起居以養陽氣,重視飲食以調氣血,多運動可防疾病,還有許多自古流傳下來的防疫習俗,例如:掛菖蒲、艾葉、飲雄黃酒等,防病健體全面防護。
粽子益氣健脾
大家都知道端午節要吃粽子,粽子是糯米製品,糯米味甘性平,能健脾胃、益肺氣、補血補虛等,可說是糧食中的佳品,食療作用甚佳。某些粽子的配料也有保健作用,例如:香菇、栗子、鮮肉、鴨蛋黃等營養豐富;綠豆、赤小豆等有補血安神、利尿排毒的功效。
要注意的是:糯米黏膩不易消化,又是高鹽食品,不可多食,尤其糖尿病患、慢性病患者和腸胃消化功能比較差的小孩和老年人,都要有所節制,即使是吃少油、少鹽、低熱量的養生粽,也要注意份量,以免造成腸胃負擔。
吃粽子時非常適合搭配茶水,能減輕腸胃的負擔。
在吃粽子的同時,也要多攝取蔬菜、水果,增加纖維質,以幫助消化,均衡飲食,可以搭配冬瓜湯、絲瓜湯、竹筍湯、苦瓜湯、白蘿蔔湯等,搭配茶水也很適合,可以減輕腸胃的負擔。
中草藥避毒祛邪
黃曆五月有「毒月」、「惡月」之稱,此時節天氣炎熱,易滋生細菌,蜘蛛、蜈蚣、毒蛇等有毒動物、昆蟲特別多,是「瘟疫」容易發生的季節。
自古以來,端午時節有家戶戶在門口掛艾葉、菖蒲(水劍)、劍蘭、榕枝等化濕、除穢、辟邪的習俗。艾葉苦燥辛散,能理氣血、溫經脈、逐寒濕;菖蒲辛、苦而溫,芳香而散,可補肝益心、消腫止痛、解毒殺蟲;劍蘭芳香,能避穢除臭;榕樹的葉和氣根可入藥,具清熱、解表、發汗、化濕等功效。
平時家裡可以種些艾草和除蚊菊,也有相同的效果。
香包化濕避穢
香包的起源很早,在先秦時代就有容臭之稱。一般多用芳香化濕、開竅避穢的中藥磨成粗粉,例如:熏草、雄黃、藿香、艾葉、瀋香、檀香、小茴香、丁香、桂枝、川椒、菖蒲、薄荷、冰片、雄黃、蒼朮等中草藥搭配組合。
端午節時,配掛香包有令人醒腦清心、神清氣爽、增進食慾、殺蟲滅菌、祛邪避穢、刺激腸胃蠕動等作用。研究指出,香包還有預防感冒的免疫作用,能提高鼻黏膜表面抗原的量達4倍。但由於香包中有部分中藥是孕婦應避忌的,所以孕婦不宜佩戴。
雄黃酒外用解毒殺蟲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雄黃味辛溫有毒,具有解毒、殺蟲等功效;主治百蟲毒、蛇毒。」適用於各種病菌滋生的端午時節。
雄黃浸於米酒、高粱酒所製成的雄黃酒,可以外用塗擦治療瘡、疥癬等皮膚病,但現代醫學證實,雄黃是有毒的礦物,含三硫化砷成分,故不宜飲用雄黃酒。
夜臥早起以養陽氣
端午時期白晝時間加長,起居應符合《黃帝內經》所言--「夜臥早起,無厭於日」的原則。夜臥約在10點半以前,但不能超過11點,早起則約在6點左右,對於夏季養陽氣才有助益。
午時(中午11點到下午1點)是人體「合陽」的時候,此時午睡可以養心。午睡一定要睡,但不能睡太久,大約15∼30分即可,若睡太久可能會覺得更累,還會影響晚上的睡眠。
運動強身健體又防病
天氣悶熱時,人體氣血不順,易出現煩躁、心悸、胸悶等現象,影響臟腑功能,所以應該加強運動,並且堅持下去,對身體很有好處。
端午節的應景運動莫過於划龍舟了,划龍舟的傳統習俗能使周身氣血暢通,增益心肺功能,調理脾胃代謝,還能化解憂鬱的情緒。不過,划龍舟畢竟只是少數人的活動,大家不妨堅持一項適合自己的長期運動,例如:健步走就是強身健體的好運動。
健步走時,身體宜放鬆,目視前方,兩臂自然擺動,步幅比平時稍大,速度稍快一些,保持自然有節奏的呼吸,達到「頭目清爽,足部發熱,全身微微出汗」的狀態最好。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