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鍛練 為啥還老生病?這個原因不可忽視(組圖)

發表:2019-03-27 12:1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合理的營養與膳食是增進老年人身體健康、防治疾病、延年益壽的重要方法之一。
合理的營養與膳食是增進老年人身體健康、防治疾病、延年益壽的重要方法之一。(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大家都知道要活就要運動。老年人經常爬山、打太極、跳舞等,按理說身體應該很健康,但還是有疾病找上門。

有的人就發現一個現象:剛開始運動時,確實身體變健康,體質更好了,感冒等疾病也少了。可再往後,即便多鍛練,醫院卻沒少跑。這是甚麼原因呢?

這很可能是重運動輕食療所導致的。有一部分中老年人每天花幾小時運動,可飲食上卻隨隨便便,偏食、多食等等現象比較嚴重。

其實,合理的營養與膳食是增進老年人身體健康、防治疾病、延年益壽的重要方法之一。營養不當會影響人體的各項生理功能,降低人體對外界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和抵抗力。

老年人身體狀況

1、器官功能下降

隨著年齡的增長,即便沒有出現器質性疾病,臟器功能或多或少都會發生衰退,功能也大不如前。

2、消化吸收能力減弱

老年人飯量減少,胃腸黏膜已發生了退行性變化,胃酸及各種消化酶的分泌逐步減少,消化吸收功能下降。而且上了年紀後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

3、新陳代謝變慢

隨著年齡的增長,尤其是中年後期,分解代謝多大於合成代謝,導致體重漸漸下降,精力逐漸衰退。

新陳代謝能力降低,排泄功能日益降低,廢物停留體時間延長,勢必造成氣血阻滯,影響身體健康,且人體的「自癒」功能也會降低,疾病的恢復時間相對更長。

4、供血不足

老年人相對怕冷,穿的衣服也較多。隨著年齡增大,氣血會逐漸虧損,血容量減少,出現四肢供血不足的症狀。

當運動後,四肢會暖和起來,四肢血液供應充足。但在這時,心臟、大腦等這些對血液供應需求量大的臟器,就會相對缺血。運動並沒使血容量增多,而是使血液重新分布,長時間的過度運動,老人就會出現頭昏、心慌、氣短、虛汗等心腦缺血的症狀。

要運動更要注重營養

對於中老年人來說,有時候營養比運動更重要!

老年人除適度運動外,重點應放在用食療調補身體上。合理、豐富的飲食能增強體質、補足氣血,使全身各個臟器隨時都能有充足的供血,這樣才能減少心腦疾病的發生,延年益壽。

根據自身體質,食療上應注意以下幾點:

1、吃些易咀嚼消化的食物

老年人日常飲食盡量吃些軟的、爛的、易消化的食物。
老年人日常飲食盡量吃些軟的、爛的、易消化的食物。(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合理、豐富的飲食能增強體質、補足氣血,使全身各個臟器隨時都能有充足的供血,這樣才能減少心腦疾病的發生,延年益壽。

日常飲食盡量吃些軟的、爛的、易消化的食物。年齡增大,牙齒大多數已動搖或脫落,咀嚼困難,因此食物切細、煮爛、做軟,以利消化吸收,不宜吃堅韌的食物。

2、營養均衡不可偏食

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礦物質和水是人體所必需的營養素,這些營養素廣泛存在於各種食物中。為平衡吸收營養,保持身體健康,各種食物都要吃一點。醫生建議,每天的主副食品應保持10種左右,每週吃到25種食物。

飲食多樣化,才能保證營養平衡。一旦長期偏食就會造成某種營養缺乏而導致疾病。

3、攝入有節細嚼慢咽

首先要控制碳水化物的攝入量,米、麵要比一般成人少食些;其次脂肪對心、肝不利,所以也要少食。

並且,老年人飲食要有規律,盡可能少食多餐。不飢餓,不過飽,要定時定量。注意細嚼慢咽,減少腸胃負擔。

4、做法清淡

另外做法上必須少油少鹽,還應在食物的加工上多採用清蒸、燉等方式,少用油煎炸等烹調方法。如飲食過鹹,攝入鹽量過多,易造成高血壓等疾病,進而影響心腎功能。

多吃粥,可常用紅棗、桂圓、核桃仁、白果、山藥、板栗、空心蓮子、松子仁換著煮粥吃。

5、注意餐後養生

《千金方》中提到「食飽令行百步,常以手摩腹數百遍,叩齒三十六,津令滿口,則食易消,益人無百病。飽食則臥,食不消成積,乃生百病。」

飯後半小時以後緩行,可促進胃腸蠕動,有助於胃腸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另外稍稍按摩肚子也有助於消化,具體做法:以掌心著腹,以肚臍為中心,慢而輕柔地順時針和逆時針按摩各20圈。

日常的鍛練是必須的,但營養上也要跟上去,才能真正延年益壽。



責任編輯:心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最新文章
更多最新文章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