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9年1月18日訊】(接前文)
04 錢的唯一出路就是房地產
在一般老百姓的心裏,國家投資就是國家出錢。可國家哪兒有錢投資啊,財政收入都是有明確用途的。
所謂國家投資,一般而言是「國家請客,銀行出錢,基建買單」。當時的設想是很好的,這些錢主要投向基礎建設。
借來的錢也是錢,也可以用來買東西,銀行憑空創造了「消費需求」從基建項目流向上游產業鏈,而錢的一部分也變成工資收入,創造更多消費需求。
整個產業鏈的上中下游馬力又全開了,開工就要投資,企業投資就要貸款,別忘了,國家的刀還架在銀行的脖子上呢。
這就是加槓桿的第二步,企業加槓桿。
2010年以來中國國內非金融企業槓桿率變化情況(來源:Wind資訊)
看上去沒毛病,從2009年,經濟增速又開始往上,好像走出了危機,但真正的麻煩才剛剛開始。
「四萬億」是政府創造「需求」刺激經濟,但問題在於,政府的基建是一個特殊的產業,既是下游,又是上游。
基建有一定的下游消費產業的屬性,比如政府造一個公園,免費向市民開放,本質上是政府替市民消費。
但基建又有上游原材料行業的屬性,為什麼呢?因為它有一個副產品——土地。
基建的結果之一是城市化,城市化的結果是增加土地的價值,一塊荒地,徵收價格很便宜,可是「四通一平」,規劃了商業、醫院、學校、公園等市政項目後,立刻翻十倍、百倍。而土地正是房地產最主要的「原材料」。
所以國家投資並沒有真正解決需求的問題,就算房地產開發商把房子造好了,在沒有賣出去之前,都是「庫存」,問題繞來繞去,又回到了原點——消費需求在哪兒?
所以我前面反覆強調一個觀點:只有需求增長支持的經濟增長才是健康的,否則不過是空中樓閣。
消費行業是穩健的,撒不進錢怎麼辦?可有一個行業除外,正是兼具了消費和投資雙重職能的房地產。
而且,2008年的經濟危機並沒有像經濟學家預料得那麼長期,反而是走了個V字底,從全球到中國,經濟恢復比想像的快多了。這麼一來,就造成了一個嚴重的問題——錢太多了!
還記得「姜你軍」、「蒜你狠」、「豆你玩」嗎?任何一個行業稍有機會,熱錢就蜂擁而至,又呼嘯而去,只留下一地雞毛。
這些錢,任何一個行業的需求都無法承接,最後歸屬只有一個可能——買房。
2008年以前的房地產,基本上是正常的,增長的動力來自城市化、居民收入增長,以及房改釋放的需求。但2008年以後,為了啟動這個最大的消費市場,銀行魔術師要開始表演「大變活人」了。
05 「三大槓桿」完美會師
二十年前,曾經流行過一個「美國老太太和中國老太太」的故事:美國老太太年輕時貸款買房,終於在臨終前還光了最後一筆貸款;中國老太太存錢買房,終於在臨終前存夠了錢,拿到了鑰匙。
故事的力量是無窮的,比書裡的故事更有力量的,是「發生在您身邊的故事」。
一套100萬的房子,首付三成,貸款70萬,你此時的淨資產是30萬。五年後房價漲一倍到200萬,加上還掉的10萬,淨資產從30萬增加到140萬。
有人說是房價漲得太快,但你要知道五年漲100%,年化收益15%,並不離譜,但加了槓桿就是366%的收益。
房價漲得再快,發財也還是要依靠銀行槓桿來帶。哪怕房價漲幅每年只跑平通脹的3-4%,加了槓桿就是10%以上,也足以讓這個財富遊戲繼續玩下去。
財富效應可提升消費信心,以前給孩子買一個文具盒就行了,現在要升級,豪華別墅裝文具盒,家裡放一個,學校放一個,這就解決了王總和產業鏈上游的廠家擴大的「產能問題」。
雖然它只是「紙上財富」,但也足以吸引後來者效仿。這就樣,最後一個槓桿——居民消費槓桿也加上去了,「三大槓桿」完美會師,中國經濟終於穩住了。
可凡事要回歸常識,房子最終還是消費品,而消費的長期增長永遠是受人口增長制約的。槓桿是「寅吃卯糧」,房貸也是把未來的房地產消費需求提升實現。
出來混的,總是要還的。這麼簡單的道理,國家不會不懂,所以經濟前腳啟穩,後腳就開始「去槓桿」,不去不行了,尤其是地方政府債務,已經到了不敢看的地步了。
去槓桿產生的波動,疊加了經濟本身的週期性波動,這才是2018年衰退的主因。
「去槓桿」就是逼債,可問題在於,銀行變錢時,個個踴躍報名,要收回時,咦,
楊白勞呢?
06 誰都不是「楊白勞」
誰是楊白勞?這是去槓桿的首要問題。
首先,欠了房貸的人不是楊白勞,房貸是銀行真正的優質資產,要真的收回,銀行壞賬率就要蹭噌噌地往上竄了。而且下手狠了,又傷及人民群眾正常的居住需求,只能控制住,慢慢來。
其次,政府更不可能是楊白勞。因為貸款已經轉給投資公司,連法人代表都換成基層員工。然後手一攤,我哪有什麼槓桿。
當然,賬是不可能賴掉的,只是大部分「流動的活錢」都積澱為土地價值,變成了寬闊的道路、便利的市政,空蕩蕩的園區、空置的商品房這些「暫時的死錢」,等待未來的經濟增長去消化後,才能重新變成「流動的活錢」。
當然,還有一部分土地,確實從房子變成了真正的財富,但問題是它不在「欠錢的人」的手裡,欠錢的沒錢,有錢的不欠錢,有錢又欠錢的都是銀行的財神,你怎麼「去槓桿」?
能夠收回來的,就只有企業的槓桿了,但2018年的問題也正是出在這兒。當初放貸款的對象大多是國有企業,但後來不知怎麼,降槓桿的光榮使命卻落到了民企頭上。
看上去是大家一直在討論的「國進民退」,但實際情況沒這麼簡單。
2008年之前,經濟是超常增長的,之後回歸常態,但請注意,宏觀經濟速度的變化的背後,隱藏著微觀企業競爭力的改變。經濟高速增長期,新需求大多來自新的細分市場的增量,龍頭企業很難顧及這些小的細分市場,中小企業的增長率常常高於大企業,行業趨向分散。而經濟常態增長或者衰退期,各行業都進入「你死我活」的存量競爭,龍頭企業憑藉規模優勢,一步步收割中小企業的市場份額,行業趨向集中。
行業集中度上升(作者博客)
國企經過「抓大放小」的改革,「勝」下的都是「行業巨無霸」,而中小企業絕大多數是民企,「大魚吃小魚」的存量競爭,反應在中國經濟上,就給人以「國進民退」的感覺。再加上近幾年有一些對民企不太友好言論,讓民營企業家不敢投資實業,紛紛在熱錢上打轉轉,也進一步削弱了民企的競爭力。
但問題在於,民企是貢獻就業的主力,就業決定消費,消費決定增長。民企也不是楊白勞,地位絕無可能削弱,所以,企業「去槓桿」也成了不可能的任務。
而且,此時的經濟週期已經不是2008年以前的週期了,中國經濟已經被房地產深度綁架了,而房地產又具有極強的金融投資屬性,集齊了「貪婪、憤怒、嫉妒、懶惰……」的人性七宗罪,不是大起就是大落,幾乎不可能平穩小步增長。
更糟糕的是,被房地產綁架的消費者也是有預期的:房價走高,影響到無房者的消費信心;房價走低,又影響到有房者的消費預期,這等於把消費的波動也加大了。消費波動一大,上中游的產業就更大了。
從2010年到現在,熱錢在不停的流動,但只要你一收,立刻傷及無(民)辜(企),經濟數據立刻「死給你看」,嚇得不但收回來的錢又重新放出去,還要再賠上一筆「精神損失費」。
中國國企槓桿率高位企穩,而民企的槓桿率則快速上升(來源:Wind資訊)
看上去是個死結,難道中國經濟就沒救了?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回到前面說的「經濟週期」和「信用財富」的本質上來。
07 2019年會更糟嗎?
前面說了,不管是由非理性預期帶來的經濟增長,還是由銀行創造的財富幻覺,只要超過人口增長的速度,其本質一定是「寅吃卯糧」,用未來的經濟潛力,來現實現在的GDP。
相應的,所以「經濟衰退」常常並非是消費需求衰退,而是「卯還寅賬」,還過去過度增長的舊帳。
所以,根本不存在什麼「去槓桿」,或者說,經濟常態增長本身就是在「去槓桿」。
以房價為例,只要穩住五年不漲也不跌(其實相當於跌了15-20%),回歸居住的本質,不管是居民槓桿,還是政府槓桿,都會明顯下降,而對GDP的影響,頂多就是每年一個點,對就業的影響就更小了。
現在所謂的「去槓桿」,其實一個是控制新的槓桿,二是部分槓桿過高的行業的結構性的「去槓桿」,只是今年剛好疊加了一個經濟衰退的小週期。
長期而言,要回歸常識,回歸本質,本質就是消費,只要穩住就業,消費就不會出大問題。
插一句嘴,中國經濟真正的大麻煩是人口增長放緩,但真正的影響可能還要十幾年後才出現。因為人口增長指的是「出生人口」減去「死亡人口」,後者目前大多出生於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屬於消費能力比較弱的一群人,目前前者對消費的拉動遠高於後者的消失。
而且,前面還提到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有時是決定性的)外生變數——科技發展,像5G、新能源產業,本質上都在創造人口增長之外的新消費需求。
所以說,我個人還是比較有信心的,這次始於2018年的衰退,只是一次比較大的波動而已。
之所以樂觀,因為真正嚇人的只有「宏觀經濟數據」,你完全沒必要不關心這些被預期「污染」的數據——人總是在蕭條時謹慎,在過熱時狂熱,再加上政府為了逆轉大家「漲時看漲,跌時看跌」的預期而進行的「平衡調節」,經濟數據已經沒有多大意義了。
我的樂觀來源於身邊的微觀信息:一部分人在甩賣房子,但更多的人也準備入手;雖然手機、汽車沒以前賣得好,但網紅食品排的隊還是那麼長;酒店少了一些商旅客戶,但出國旅遊熱情一浪高過一浪;虛高的藥價、騙人的保健品、K12過度教育等 「久治不癒的消費毒瘤」正在被一波波「清算」,其中釋放的消費力也將成為新的經濟增長動力。
但也別小看週期,畢竟,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有一個笑話,兩個人坐電梯到了二十樓,記者問他們是怎麼上來的,一個說要不停地跑步,一個說是不停地做俯臥撐就行了。
現在這部電梯又下降到起點,那兩個人終於認清電梯的本質,罵罵咧咧地準備離開。
這就是經濟週期,就像電梯來來回回,只是每一次的乘客都不太一樣,唯有認清這個事實的人,才能避開下降的電梯,等到上升的電梯。
(全文完)
責任編輯:宇真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