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身持笏勸戒著文帝切勿不分后妃尊卑的袁盎。
大家都聽過國風淳和的文景之治吧?!「文景」分別是指:漢文帝劉恆、漢景帝劉啟這兩位帝王。這兩帝在位期間推動黃老治術,令萬眾豐衣足食、天下太平和樂。《漢書・景帝紀》載道:「孔子稱『斯民,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信哉!周秦之敝,罔密文峻,而姦軌不勝。漢興,掃除煩苛,與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儉,孝景遵業,五六十載之間,至於移風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漢言文景,美矣!」後人對文景兩帝總讚不絕口,這絕非過譽。
然而,他們之所以能為漢武帝強大的盛世奠定基礎,其個人品格德行絕對不可輕忽。畢竟,若無良好品德,怎能憑著為百姓好的主念來實踐道家清明簡約的思想,進而創造河清海晏之世。
只是,筆者在此單單介紹因為孝順而舉世聞名的漢文帝劉恆!為啥呢?因為他是「二十四孝」中的主角之一啊!「親嘗湯藥」說的正是這位漢文帝劉恆!此外,筆者還要介紹一幅與漢文帝相關的名畫。
劉恆親嘗湯藥,衣不解帶地侍奉著薄太后。
劉恆,是漢高祖劉邦的第三子,他在尚未成為漢文帝之前,就已經被劉邦封為代王了。劉恆的母親乃是薄姬,也就是被劉恆連續親奉湯藥三年的薄太后。劉恆的妻子竇猗(唐代司馬貞則於《史記索隱》中記載為竇猗房)則是歷史上以影響西漢甚鉅的竇皇后。
喔!不可跑題了,現在回過頭來說說劉恆囉!漢文帝的母親是劉邦的侍姬,或許正因為她不如戚夫人那般受到劉邦的寵幸,故逃過呂雉的毒害,所以連帶地能保全劉恆,不致時時須為他性命安全擔憂吧。
話說劉恆不只在治理國政上相當出色,連侍奉母親都傑出到成為眾人的典範。據說有一次薄太后生病了,一病竟是三年。憂慮的劉恆從決定自己看護直至太后病癒,他不曾自恃嬌貴而出現過一絲的埋怨,更不曾在照顧母親上有過倦色和怠惰。當太后病難癒,他衣不解帶地隨身侍奉,連湯藥煎煮完畢要讓太后飲服時,劉恆都堅持親自品嘗過後才敢端奉至太后面前,讓她服下。因此,世人皆知西漢文帝不僅在貫徹道家思想上十分盡心盡力,連實踐仁孝層面都是高人一等。故有詩讚頌之:
仁孝聞天下,巍巍冠百王。
母后三載病,湯藥必先嘗。
只是,漢文帝也曾有過失誤。不過,賢明的帝君就是會聽從規勸,再耿直再刺激到內心的諫言,他即使生氣也會在聽聞了對方的解說,瞭解了道理後而徐徐地採納。筆者現在要介紹的正是一幅繪製了漢文帝聽從臣下勸諫的鑑戒畫--《卻坐圖》。
「鑑戒畫」之一的《卻坐圖》。(以上圖片來源皆為維基百科)
鑑戒畫:卻坐圖
在《卻坐圖》中,坐著的正是漢文帝與竇皇后,躬身持笏對著文帝說話的則為袁盎,站立不坐者則為慎夫人。其他站立者則為侍衛及宮女。《卻坐圖》的重心在於君王聽從臣下勸諫時的互動狀況,此態顯出一幅理想的倫理秩序--臣子據理進言,帝、后謙和虛心地接納勸諫。
《卻坐圖》中的故事記載於《漢書・爰盎晁錯傳》裡:
上幸上林,皇后、慎夫人從。其在禁中,常同坐。及坐,郎署長布席,盎引卻慎夫人坐。慎夫人怒,不肯坐。上亦怒,起。盎因前說曰:「臣聞尊卑有序則上下和,今陛下既以立后,慎夫人乃妾,妾主豈可以同坐哉!且陛下幸之,則厚賜之。陛下所以為慎夫人,適所以禍之也。獨不見『人豕』乎?」於是上乃說,入語慎夫人。慎夫人賜盎金五十斤。
這故事主要是說,有天漢文帝、竇皇后與慎夫人一同駕臨上林苑(漢朝皇帝的花園)。因為文帝寵愛慎夫人,故尋常時候慎夫人總是與皇后一齊坐在地位相等的位置上。可是,唯獨這一次卻被大臣袁盎(《漢書》稱作爰盎)阻止了。《卻坐圖》上畫的正是袁盎要引導慎夫人坐上次於皇后的座位上,可是站立於文帝身邊的慎夫人面露怒色,氣地不想入座。文帝見狀也是很不高興的。
可是,當袁盎躬身對帝后解釋:「臣聽說尊卑有序,則能上下和睦。如今陛下既然已經立了皇后,慎夫人則為妾。妾與主豈可以同坐在一起!況且陛下很寵幸慎夫人,往往厚賜於她。陛下如此對慎夫人,恰好帶來禍端。陛下難道不知曉『人豕』一事嗎?」
漢文帝聽完袁盎之言,就對慎夫人解釋了戚夫人得禍之事。慎夫人於是就賜與袁盎五十斤金。
其實,帝王很容易因為寵幸某位嬪妃而忘記了該遵行的規範禮節,故得靠清明大臣的諤諤之言來端正自身。
由於此事不可不戒,所以《卻坐圖》成為了「鑑戒畫」。所謂的「鑑戒畫」,就是歷史上一些具備道德規勸的故事被繪製成畫,懸掛於宮廷中,以供皇帝親賭,時刻警惕不可出現偏差行徑。
您瞧,連以淨簡、仁孝聞名的漢文帝都犯了這項錯誤了,那其他俗性之人呢?真的是不可不謹慎啊!
參考資料
《漢書・傳・爰盎晁錯傳》(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宋人卻坐圖軸」(典藏台灣)
前賢《孝道》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