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一對老人隱居山洞54年 不只是有「詩意」(圖)



以山洞為家的老人梁自付和其妻子李素英。(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6年10月19日訊】大陸媒體報導,在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區臨江鄉,老人梁自付因家貧帶著妻子李素英,躲進四川崇山峻嶺中的一個山洞,以洞為家。他們自己動手,種玉米、高粱,喝山泉水,織布做衣,用自製的竹籤抓野豬、野兔打牙祭,過著原始的男耕女織生活。54年後,昔日簡陋的山洞通了電,經過三次「裝修」成了一個舒服的安樂窩。梁自付還在山洞中把一雙子女培養成大學生。

不少細節勾勒了山洞「詩意」的生活,「養了20多隻雞,每天都有雞蛋吃。想吃豆腐時,老兩口就自己用石磨磨豆腐……山上還有野生的板栗、核桃,他甚至還在山洞周圍的花叢中放了幾個蜂箱,釀製蜂蜜,梁自付就像一個工匠,大自然所能賜予的一切,都被用在他詩意的生活中。高興的時候,他還會對著大山唱山歌。」一副田園牧歌的詩意生活。報導刊出後,也收穫了不少網友點讚,不少網友感慨其生活的輕鬆自在、自得其樂,遠沒有霧霾、擁堵、生活高壓的城市煩惱,言語中不乏欣羨之意。

但細究細節,54年的生活是否只有詩意?1962年,兩位老人住進山洞的原因是「在山溝裡有兩間茅草房,後來下大雨,房子塌了」;常年與野獸為伍,老人自述「在山洞裡睡覺,每天我都能聽到豺狼、狐狸等野獸的叫聲,一開始有點怕,後來慢慢就習慣了」;生活極度貧苦,「一家7口人都擠在一間茅草房中,3兄弟要合穿一條褲子,誰出門誰穿褲子」。在離群索居的生活裡,看似排除了一切物質追求的煩惱,但可想像一下,這些年裡,且不說貧窮的生活,求醫問藥怎麼辦?孩子上學如何解決?其他所有與公共服務掛鉤的需求究竟能否落實?在54年的生活中,倘若稍有意外,恐怕就沒有今天這個田園故事了。

平心而論,幾十年的穴居生活,「詩意」可能只是點綴,因為貧窮而尋求山洞的庇護,個體對抗苦難才是底色。即便如今子女成才,成為頗為生動「勵志」案例,但在雞湯之外,依然不難想見超出平常的艱辛,其間酸楚,並非田園牧歌的想像所能承載的。正如老人梁自付對妻子說的一句「這輩子她跟著我受苦了」,究竟多少份量,外人恐怕難以掂量。

從「子女成為大學生、孫子成為博士生」,「夫婦倆每天最大的樂趣就是在山洞中看電視」,可以看出老人其實依然嚮往現代生活,選擇山洞並非有一套歸園田居、安貧樂道的價值觀支撐,而是選擇了成本較低的生存方式。旁觀者對其所謂世外桃源的欣羨,恐怕也是一廂情願。在今天,通過離群索居、選擇與物質文明割裂而尋求「詩意」,無疑是緣木求魚。

我們觀照老兩口的生活,對其生活的詩意美化應當有所克制。他們的生活也是啟示,「詩意」指望返璞歸真大概是難以實現的,在現代社會恐怕也是逃無可逃,唯有更為有力的精準扶貧,更為完善的社會保障,更為全面的公共服務,更為紮實的生活底線,才可能契合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霧霾、擁堵、生活壓力等城市生活的煩惱,不能指望個體性的逃離,更需要體制性的針對措施。公共服務到位了,是否能實現「詩意的棲居」尚不好說,但應當可以實現有尊嚴的生活。

故事的結尾有這樣一個細節,老人自述「城裡到處都是車,不自在,空氣也不好,馬桶我也用不習慣」。長期的隱居,老人已經難以融入城市生活,如今的生活選擇,很難分清是主動還是被動。究竟是無奈還是超然,是困苦還是甜蜜,是頗可咂摸的。

這樣的故事雖然令人動容,但還是希望不要過多地出現。



責任編輯:楚櫻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2024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