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不講粗話,同樣可以揶揄他人!(圖)

作者:佟佳額爾瑾 發表:2016-08-09 06: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朽也。」孔子的罵,流傳千古。(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兩人一旦意見不合,很容易就在網路上爆粗言,罵人的話要多粗俗有多粗俗。其實不妨跟古人學學,罵了人,但是不爆粗口也可以揶揄得別人無話可說,還顯得有內涵。

詛詈語

中國古代經常用的一句詛詈語叫「無後」,也就是斷子絕孫。《孟子•梁惠王上》裡說:「仲尼日:‘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像人而用之也,」孔子說,最早發明用人俑殉葬的人會斷子絕孫,不得好死,因為太缺德了。

還有一種罵人的活叫「不沒」,就是不得好死。不是壽終正寢、該活多少活多少,正式死在自己臥室裡。「不沒」這話罵起來也是很嚴重的,因為古人都希望自己「得死為幸」「死得其所」,能夠活到什麼時候就活到那個時候,該死的時候才死,這是一種幸福。《左傳》裡講:「楚王其不沒乎?」「不以壽終」楚王他不得好死嗎?本來應該壽終正寢的,結果不得好死。

一、三國之罵

不過罵人的刻毒,就不得不提到三國陳琳的檄文了。官渡之戰時,陳琳在袁紹手下當差,為袁紹起草檄文,對曹操破口大駡,從曹操的祖父到父親一直到曹操自己,因為曹操的祖父為太監,父親是祖父養子,陳琳罵曹操:操贅閹遺醜。氣得曹操頭痛病發作,戰敗袁紹之後,曹操審問被俘的陳琳,罵他也就夠了,為何還要罵他祖宗三代。

相比之下,三國王朗就沒這麼好的心裏承受能力了,活生生的被孔明一罵至死。據說孔明帶領部隊與漢魏軍隊兩軍對峙,戰前一番唇舌之辯,可憐那老臣王朗被孔明一番痛駡後,氣得肝膽俱裂,死於馬下。罵死一個大臣,贏得一場戰爭。

二、現今沿用的罵語

古代罵人的話也有很多,有些如今我們也在用。《孟子•滕文公下》裡說:「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禽獸也是罵人的話。還有罵人的話叫「食其肉」,恨得要吃你的肉。

古人說:「吾食其肉,不以分人?」我一個人吃你的肉還不夠吃呢,還不滿足呢,不能分給別人。還有一個「爾何知」,也是罵人的話。意思是「你懂什麼!」還有「劃爾類」,意思是幹掉你這一票人。「殘豎子」,意思是你這個渾小子!還有「厲鬼」「死鬼」「役夫」「賤貨」「役人」「役臣」等等,都是罵人的話。

劉邦以豎子罵人

鴻門宴的時候,范增一再暗示項羽要把劉邦幹掉,項羽當場沒做到,最後范增發脾氣了,說:「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你這個幼稚無知的人,我沒辦法跟你共事,以後搶你天下的人肯定是劉邦。後來漢高祖劉邦「罵酈生為豎儒,謂此儒生豎子耳」……,你們這些知識份子是豎子,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而公,高祖自謂也。漢書作‘乃公’,乃亦汝也。哪乃公就是你老子,自稱你老子,罵你是豎子。所以漢高祖一邊罵你是豎子,一邊捧自己是老子。

為何「豎子」就會是罵人的話了呢?按照《說文》的解釋,「豎」指的是「直立」。「豎」的讀音和「孺」很近,所謂豎子也就是「孺子」,那就是黃口小兒的意思。和我們今天說「小子」差不多,但是又有不同,以前的「豎子」是不管你年紀多大,只要他覺得你是傻瓜呆子,就可以這樣叫。

劉邦罵人,一般是罵「豎儒」的時候多,罵「豎子」的時候少。劉邦在世時罵了無數人是「豎子」或者「豎儒」,可是他死後四百多年,也被阮籍贈送了這頂帽子。他在遊山玩水時,屹立於楚漢相爭的戰場大發感慨:「唉!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

駱賓王怒罵武則天

相比較起來,文人罵人更加自成一體,甚至出一篇文章來罵人。此處就不得不提到駱賓王那篇《為徐敬業討武墅檄》。駱賓王在檄文裡,指控武則天弒君鴆母,包藏禍心;竊窺神器,並張揚後宮隱私,污辱個人人格,把武則天罵得狗血噴頭,但武則天非但沒有因此而怒火中燒,還為他的才幹沒有得到發揮而惋惜,由此責怪宰相有失察之過。駱賓王斷難料到的是,這篇精彩的檄文居然被後世選進《古文觀止》,成為後來者學習的範文。

文人之罵

人們常說「文人相輕」,鄙夷恥笑於自古文人相互輕謾,彼此菲薄的文壇現象。雖然文人多好面子,但「文人相輕」卻也說出了文人的一分特性。畢竟,最會罵人,罵出了門道,且將罵人弄成一種文化的,還是他們。

孔老夫子在國人眼裡,是最為溫文爾雅心性和善的長者,可他有個千古罵人的絕句。據說他有個弟子宰予,一天中午犯困睡著了,孔子對著其他的弟子罵道:「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朽也。於予與何誅!」一、文人之間的戲謔

文人之罵,在古代,更多的是文人之間的一種戲謔。《宋書•謝靈運傳》中,何長瑜嘲笑陸展曰:「陸展染鬢髮,欲以媚側室;青青不解久,星星行復出。」本來是拿同僚的年齡開玩笑,說他好一把年紀了,還不怕麻煩地把頭髮染黑取悅於新娶的小妾。可惜官場中人缺乏幽默,開這樣的玩笑便被當成了「罵」,罵人的人也因此被發配到很遠的地方。

杜甫曾以「爾曹身形俱泯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怒駡那些在李白墓前題詩亂批評李白的妄人,詩聖出手果然與眾不同,雖罵的不髒但酣暢淋漓,古今難及。

乾隆年間,尚書和紳和侍郎紀曉嵐在花園飲酒。突然,一條狗從他們身邊經過,和紳故意指著狗問紀曉嵐:「是狼(侍郎)是狗?」紀曉嵐從容不迫地答道:「尾垂為狼,上豎(尚書)為狗。」

文人之間愛罵人,皇帝更是常常忍不住就開罵,喜歡罵人的皇帝遠不止劉邦一人。雍正皇帝是個「折子控」,常常每天批十幾個小時的奏折,樂此不疲,還在折子上留下了不少有趣的「回覆」。

雍正皇帝會在折子上講一些淺顯的笑話來揶揄人,比如他在折子上說別人壞話:「此人乃天日不醒的一個人,朕當日在藩邸罵他玩,都叫他‘球’,粗蠢不堪,於登極後不記出仕何地。」「朕將王嵩調到,看伊竟是一不堪棄物,滿面鄙俗之氣。」雍正罵人也很有一套,痛駡之中帶著諷刺挖苦:「你是神仙麼?似此無知狂詐之言,豈可在君父之前率意胡說的!」「朕這樣平常皇帝,如何用得起你這樣人!」「多賞你些,好為你夤緣鑽刺打點之用。」

明清關於罵人的律法

可是,古人罵人犯不犯罪,被罵的人就只能忍氣吞聲嗎?顯然不是。明、清律《刑律•罵詈》:

(1)凡罵人者,笞十;互相罵者,各笞十。

(2)級節罵:部民、軍士、吏卒罵本部五品以上長官,杖一百。按級遞減,須「親聞,乃坐」。

(3)卑尊罵:①奴、婢罵家長,絞監候。若奴、婢已轉賣與人,罵舊家長者,以凡人論。雇工人罵家長,杖八十、徒二年。按親疏遞減。②卑幼罵同胞兄、姊,杖一百,罵伯、叔父母、姑,外祖父母,徒一年。⑨子孫罵父母、祖父母,妻、妾罵夫之父母祖父母者,均處絞。④妻妾罵夫期親尊長,若緦麻以上(內外),與夫罵罪同;妾罵夫、妻,杖八十。妻、妾因夫亡改嫁,罵故夫之父母、祖父母者,因義未絕,故與罵舅姑罪同。若被出,不用此律。以上均須「親告,乃坐」。

可見,古人罵人不但是一門學問,也有一定風險。如能像文人一般,罵人不爆粗口,讓被罵者無話可說那倒也罷了,萬一說出髒話讓人抓住把柄,還得打屁股。古代文人不爆粗口的罵人,但又能機智地回應,這其中的智慧該如何去學習,就只能靠讀者自己領悟了。

 

參考資料

唐鐵惠,吳寶林,《品品文人》

張鳴,《歷史的壞脾氣晚近中國的另類觀察》



責任編輯:雲淡風輕 来源:一本正經說歷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