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虔,鄭州滎陽人。唐代天寶初年,他任官協律郎。他蒐集當代史事,著書八十多篇。有人看過他的書稿後,卻上書告發「鄭虔私修國史」,鄭虔很緊張,恐慌之間把書稿焚燒,因此被貶職十年。他無怨無悔,在艱苦的生活環境中,繼續做學問。
鄭虔
後來,唐玄宗讀到他的作品,很欣賞他的才能,想把他安排在自己身邊,不要他做任何具體事務,於是,為他設置了廣文館,任鄭虔為廣文館博士。
鄭虔得到任命,卻找不到廣文館這個機構在哪裡,便去向宰相訴說。宰相說:「皇帝下令擴充國學,增設廣文館,來安排有賢德的人。讓後代人說起廣文博士是從你開始的,這不是很好嗎?」就這樣,鄭虔在一座簡陋的屋子裡,走馬上任了。
過了很久,大雨毀壞了廣文館的房屋,也不予以修復,他就借住在國子館內,從此廣文館被廢棄。
鄭虔寄居在國子館裡,不求名,不求利,埋頭從大量的古舊文化典籍中,選出有流傳價值的文章,總約四十多篇,編輯成冊。國子監司業蘇源明,讀後覺得極有價值,就為這部書稿,起了個書名叫《會萃》。
唐•鄭虔《浮槎遠帆》
鄭虔善長畫山水,好書法,常苦於沒有紙張。當時慈恩寺裡,存放著好幾屋子柿樹葉,於是,他每天去拿些柿樹葉回來,練習書法。時間久了,幾屋子柿葉,幾乎都被他寫遍。
他曾經書寫自己的詩作和繪畫,獻給皇帝唐玄宗,玄宗看完了,認為他的詩、書法和繪畫都很好,便在他的書畫冊上,用大字題寫「鄭虔三絕」,並升他為著作郎。
安祿山反叛朝廷後,派張通儒劫持百官,駐在東都洛陽。安祿山任命鄭虔為水部郎中;鄭虔聲稱自己患有風濕病,不能勝任水部郎中之職,請求掌管市場條令。他乘職務之便,把秘密奏章,悄悄的送到唐玄宗所在的靈武,向朝廷稟報有關事宜。
安祿山叛賊被平定以後,鄭虔和張通、王維,一起被囚禁在宣陽裡。這三個人,都長於繪畫,曾經替中書令崔圓彩繪他家中的牆壁,因此交情甚厚。鄭虔等人被囚後,怕被處死,極力請求崔圓解救,由於崔圓的週旋,他們三人終於免去死罪。鄭虔被貶為臺州司戶參軍,王維只是降級處分。
過了幾年以後,鄭虔便去世了。
鄭虔的學問,長於地理,各地山川的險易,地方特產,守兵的多少,他都瞭解得很詳細。他曾寫了一本《天寶軍防錄》,文字簡練,敘事詳盡,很有價值。讀書人都佩服他善於寫書,稱他為「鄭廣文」。他雖然做官,但家中一貧如洗,他卻毫不放在心裏。杜甫曾贈他詩句說:「才名四十年,坐客寒無氈。」對他的清貧自律和卓越的才華,表示欽敬和感嘆。
鄭虔多才多藝,音樂、史學、地理、詩文、書法、繪畫,無不精通。尤其是他的詩、書、畫,的確堪稱為「三絕」。
天才出自勤奮,成就要付出艱辛。鄭虔取柿樹葉練習書法的故事;匡衡鑿壁借光的故事、車胤囊螢讀書的故事:這幾個故事,都同樣的美麗動人,在歷史上,啟迪鼓勵了無數的莘莘學子,勉勵他們,耐得清苦,學有所成。
鄭虔的追求學問和著述、安於清貧的精神,令人敬佩。
(事據《新唐書》)
来源:明心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kzgd/ad/kzgmembership-20210704_728.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