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調理加按摩 銀髮族膝蓋不卡卡(圖)

作者:陳嘉允 發表:2015-03-15 03:3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按摩膝陽關、犢鼻和陽陵泉穴,可以強壯膝關節,改善疼痛。(照片提供/陳嘉允)

65歲的王太太一走進診間,馬上卷起褲管說:「醫師,我的膝蓋不舒服,走路覺得痛,走久了還會覺得僵硬、幾乎快走不動,我會不會是退化了?」

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成因很多,但大多是因為股骨與脛骨接觸面的軟骨退化、變薄或減少,伴隨軟骨下的骨質增生,使得關節面不但被破壞,也開始變形。

起初以疼痛及活動受限為主要表現,若出現關節腫大、變形,則顯示整個病變不僅影響到關節面,就連關節腔附近的滑液囊、韌帶和肌肉等都受到影響,甚至連大腿的活動也會受限。

在天氣變化時,感覺膝蓋疼痛,也是膝關節退化的常見症狀。

退化性膝關節炎從出現症狀到退化的病程都屬於中醫的「痺症」,《黃帝內經》中就提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痺也。」也就是說若平日疏於保養,時常讓膝關節暴露在吹風、感寒、濕氣等環境下,容易導致關節疼痛不適,產生痺症。

另外,筋骨退化、氣血循環不佳,無法濡潤肌肉、筋膜、骨骼等,也是造成關節問題的成因。其餘像是體型肥胖、體重超重等,也會造成膝關節的負擔,提早出現退化的表現。

找出病因,對症治療非常重要。首先應瞭解膝關節的問題是屬於長期或短期,慢性或急性來區別是否為退化性問題或是急性扭傷拉傷造成,另外也可觀察膝蓋外觀是否變形,多數嚴重的退化性關節炎都會有膝關節腫脹變形的表現。

年紀較大的病人本質上都有「氣血虛衰,肝腎不足」的內因。《黃帝內經》說:「五藏皆衰,筋骨解墮,天癸盡矣,故髮鬢白,身體重,行步不正而無子耳。」因此年長者內服補益氣血及肝腎、強筋壯骨的藥方,如當歸、人參、牛膝、杜仲等中藥可以從本質上獲得改善。

另外也可以透過針刺穴位或按摩穴位,膝蓋附近的穴位如膽經上的陽陵泉、膝陽關,脾經上的陰陵泉、血海,胃經上的犢鼻、梁丘等穴位都是可以強壯膝關節、改善疼痛的穴位。

除了服藥或是按壓穴位之外,因膝關節變形導致周遭肌肉或韌帶緊繃,走路感覺關節僵硬、或因肌肉萎軟而有膝無力、或是難以長距離步行的情形時,也可以嘗試伸展大小腿肌肉的運動,具有舒展經絡及活絡局部氣血的功能。



来源:自由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