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時代對排華有「強硬外交」?


隨著越南反華排華事件逐漸平息,在網際網路上又有不少人開始懷念毛澤東時代的「強硬外交」,紛紛表示毛澤東時代是華僑真正揚眉吐氣的時代。但事實上這種看法不但是錯的,而且錯的離譜。毛澤東時代中國華僑,特別是東南亞華僑地位、受歧視程度要遠遠高於今天,在毛澤東時代類似今天越南這種規模的反華排華事件只是小兒科。

(小編註:需要指出的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東南亞發生的排華,主要是因為各國擔心中共利用華僑在當地輸出共產革命,換言之,如果大陸沒有淪陷於中共之手,就不會有那個時期的東南亞大排華。)

一、印尼自50年代初開始排華 中共外長陳毅稱「華僑問題是小問題」

由於中國大陸被共產黨控制的原因,使得二戰後東南亞華僑地位不但沒有因中國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而得到改善,反而更加惡化,其中印尼表現的最為猖狂,而在毛時代,中共對印尼大規模反華排華行動,最多隻是口頭譴責了事。1953年,中共僑委明確向海外華僑聲明:「國外華僑要保護自己的正當權益,主要必須依靠華僑自身的團結」。以下摘錄《中國外交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1949—1979)》裡記載的一些印尼排華反華行為:

1957年5、6月間,印尼有勢力集團就開始有計畫地作排華的組織上的準備。在東南省(即努沙登加拉省)軍事省長勒令華僑中小學大部分關閉,使華僑學生一半以上約三四千人被迫停學。這一行動是全面排華的序幕。

1957年7月初,陸軍參謀長納蘇蒂安以中央戰時掌權者身份公布了關於實施外僑監督聯絡辦法條例,規定從中央到地方設立監督外僑聯絡機構,置於各級戰時掌權者的監督和領導之下,形成了「監督」外僑的一面大網。同時還公布了關於徵收外僑人頭稅的第十六號總統緊急法令,規定每年外僑家長納稅1500盾,家庭成員每人750盾,未成年子女每人370盾。70%以上的華僑根本無力按照這個法令繳納捐稅。

1957年11月,印尼國防部長朱安達以全國戰時掌權者名義公布監督外僑教育條例,強使許多華僑學校改為印尼國民學校。迫使華僑學生退出學校和華僑教職員工失業。

1958年4月,印尼頒布了禁止出版華文刊物的法令。接著,在各地方沒收華僑土地,封閉僑校,解散僑團等,進行了一系列的迫害。

1959年底到1960年初,印尼政府開始武力迫害華僑。印尼各地特別是西爪哇地區,對華僑施展了禁止營業、武力迫遷、逮捕拘禁等殘暴手段,甚至發生了流血事件。另外,還對中國的領事活動進行限制,阻撓中國接僑船隻按計畫接回受難僑民,以及強迫華僑片面選籍等。

1960年3月15日,中國外長陳毅寫信給印尼外長蘇班德裡約,表示相信華僑問題會獲得全面合理的解決。蘇班德裡約在覆信中說,要給中國接運華僑回國的工作以協助。可是不久,就發生了印尼當局藉口華僑出境手續未辦完,用武力阻撓中國接運華僑的大寶康輪事件和印尼三馬林達軍事當局強行軟禁中國駐馬辰領事的事件。

1960年5月下旬,在印尼西爪哇又發動了第二次大規模的武力逼遷。1960年7月3日,在印尼芝馬圩甚至發生了槍殺兩名華僑婦女的事件。⑴

因為毛澤東「東風壓倒西風」的論調,1961年3月陳毅對來訪的蘇加諾總統表示,華僑問題在中印關係中是小問題,且已得到解決。蘇加諾對此表示同意。

至於60年代中後期,印尼發生了駭人聽聞的「九三O」事件,印尼軍人集團在消滅印尼共產黨的同時,也對華僑華人大肆逮捕和屠戮。他們調動軍警,組織暴徒,對華僑任意逮捕,非法審訊,嚴刑拷打。他們焚燒華僑的房屋,搶掠華僑的財產,封閉華僑社團和學校,霸佔華僑的商店,使無數華僑、華人傾家蕩產,流離失所,陷於生存絕境。1966年5月,印度尼西亞政府下令關閉全印度尼西亞的667所華文中小學,之後,又相繼關閉了全國所有的華文報紙和華人社團。成千上萬華僑遭洗劫一空後又被關進集中營或監獄,遭受百般虐待,有些則被集體驅逐出境。大批華僑慘遭殺戮,其中有數百人被殘忍地挖心碎屍。據不完全統計,先後有20萬人慘遭殺戮,約30萬人被逮捕監禁。

1965年10月16日下午,40餘名全副武裝的軍人,突然包圍了中國大使館商務參贊處。……搜查文件,搶劫財務。從1965年11月2日起又連續發生了數千人襲擊中國駐棉蘭、望加錫、馬辰等地領事館和駐雅加達總領館事件。1966年4月15日上午,千餘暴徒在100多名荷槍實彈的軍人和裝甲車的協同配合下,用卡車撞開中國駐印尼使館大門,瘋狂破壞使館的辦公室、大廳和宿舍,劫走汽車3輛,砸壞7輛。……開槍重傷使館護旗的趙小壽。另外4名外交官和工作人員也被毆打致傷。

1967年8月5日上午,由大批軍人帶領並開槍助威,上千暴徒用卡車撞開使館大門,……打傷4名外交官和工作人員,砸毀了大使館室內的全部傢俱和設備,縱火焚燒了館內的兩幢建築物。10月1日凌晨3點左右,……瘋狂襲擊和搗毀了中國駐印度尼西亞大使館。大使館全體20人均被打傷……

據不完全統計,兩年內,中國駐印度尼西亞代表機構被襲擊43次,人員被槍擊和毆傷達68人次。為此,發出抗議照會33份。最終,1967年10月,中共不得不與印度尼西亞斷交。 ⑶

二、二戰後東南亞各國限制華人經商甚至沒收財產 毛澤東1958年「華僑把持所在國商業不好」

眾所周知,由於華人的勤勉和靈活,使得很長一段時間華僑在東南亞各國商貿領域佔據相當的地位和份額,二戰後東南亞各國局出臺各種政策限制、歧視華僑經商(小編註:因為他們擔心中共輸出革命,華僑因此受了池魚之殃),乃至沒收華僑財產:

緬甸

1948年緬甸獨立後,實行「商貿緬人優先」的「緬化」政策,限制外僑在商貿、進出口領域的經營,進行經濟民族化運動。而緬甸大部分華僑都從事工商業,因此,華僑經濟受到的影響較大。例如,僅仰光一地就有5000萬∼6000萬緬元的華商資本被排擠出來。1956年,緬甸總理吳巴瑞向來訪的周恩來表示:「華僑因緬府將當店等生意收歸國有後,出現了游資,如果該游資投入緬甸工業,緬府是同意的,並加協助。」⑷

印尼

印尼副總統哈達(任期1950∼1956年)稱華裔代表了「外國資本主義在印尼社會的延續……他們永遠高高在上,並擁有經濟特權。」

1957年9月初,印尼工業部長和商業部長聯合發布外資企業管理條例,為全面限制和排擠華僑工商企業作了法律上的準備。

1959年5月開始,印尼有勢力集團進一步策動了全面大規模的反華、排華活動。5月9日,印尼政府頒布監督外僑居住和旅行條例;5月14日,印尼商業部頒布關於吊銷縣級以下地區華僑另售商業執照的決定,散佈在全印尼各地的10萬戶以上華僑小商販和零售商因而將喪失生計。

1959年11月18日,印尼政府頒布總統第十號法令,規定在第一級和第二級自治區和州的首府以外的外僑小商販和另售商從1960年1月1日起停業。與此同時,還專門頒布了關於接管外僑零售商資產的條例。⑸

菲律賓

二戰結束後的很長時間,菲律賓政府在對華僑採取壓制和排斥的同時,一直嚴厲限制華僑入籍。1945-1965年間,菲律賓政府以立法手段對華僑推行「菲化」政策,尤其是在經濟領域限制和排斥華僑企業和資本。對來自中國的移民限制尤其嚴厲,1949年准許中國移民入境人數減少90%,而至1950年完全禁止中國移民入境,對申請入籍的華僑採取苛刻條件,用高昂費用、繁瑣手續、拖延時日的辦法加以限制。

泰國

1942年,泰國政府就曾頒布過針對華僑的「職業限製法」,規定多由華僑從事的27種職業今後只許泰人從事。尤其是1947年以後上臺的鑾披汶政府,對華僑發動了所謂的「經濟總攻勢」,通過各種立法限制華僑的經濟活動,在1949-1956年先後頒布第一、二、三號「職業保留法令」、「防止過度牟利條例」和「統制部分商品出口條例」,給華僑就業、經商、出口貿易造成很大困難。

柬埔寨

1956年,柬埔寨政府頒布的新移民法第26條規定了禁止外僑從事的18種職業。1957年對外僑匯款額規定為月收入的30%,1958年對外僑不動產作出了不能超過99年的規定,並下令取消華人會館。1970年,柬首相郎諾發動推翻西哈努克國王的政變,華人被當作西哈努克和越共的支持者而受迫害。

馬來西亞

馬來亞(1964年以後的馬來西亞)獨立以後「馬來人的馬來西亞」是歷屆馬來人主導的政府的施政理念。馬來西亞是唯一在憲法上規定馬來人政治特權的東南亞國家,佔全國人口28%的華人族群只能做政治上的二等公民。1969年的「5.13族群衝突事件」導致143名華人死亡,多名華人政黨領袖被捕,而馬來人僅25名死亡。馬來人給奮起爭取族群政治平等的華人當頭一棒,使其再也不敢挑戰馬來人的政治特權。1971年以後,馬來西亞政府實行馬來人優先的新經濟政策,以法令形式強行以犧牲華人企業為代價扶植馬來人企業。⑹

中共的措施:一是鼓勵東南亞華僑將商業資本轉營工業或者與當地民族資本合作;二是要求華僑們盡量適應當地政府的經濟民族化政策。

如廖承志所言:「東南亞各民族主義國家對華僑經濟所採取的各種限制、排斥政策,雖然對於華僑來說是不利的,但除那種由於帝國主義的挑撥所釀成的、非法迫害的以外,一般說來,我們是不宜於反對的」。

毛澤東在接見西哈努克時也向對方表示:「華僑把持你們的商業是不好的……你們要學會做生意,你們做了,他們就少了一部分,但還得讓他們活下去,譬如說留10%讓他們經營,但主要掌握在你們手中」。⑺

三、毛時代中國最親密的越南與紅色高棉也大規模排華

越南和柬埔寨紅色高棉政權可以算是在整個毛時代與中國關係最親密的兩個東南亞國家,甚至有許多人到現在都認為中越交惡是毛澤東死後的事情,但事實上在毛時代,越南與柬埔寨都發生過大規模的排華事件。但中共政府並未大規模譴責和抗議兩國的排華行為。

越南(1975—1976)

1976年2月,越南在南方人口普查和選舉國會代表時發布一項決定,強迫越南南方的華僑一律按照吳庭艷統治時期強加於華僑的國籍進行登記,這實際上是越南方面完全無視自己曾經對吳庭艷政權華僑政策的譴責,完全否定了自己過去執行的華僑政策。

越南當局通過前後三次的「社會主義改造運動」、兌換貨幣、接管華僑社團的產業、向輸出的難民索取財物、封閉所有銀行,凍結或沒收存款,封閉所有進出口和貿易公司等方式幾乎將華僑趕出了整個越南經濟圈,達到了其鏟除華僑經濟影響力的目的。越南在南方實行迫害華僑的政策後,又於1976年開始驅趕越南北方的華僑。⑻

柬埔寨波爾布特時期

在波爾布特大屠殺的年代中,柬埔寨的華僑和越僑遭受了比柬埔寨人民更大的苦難。在柬的大約2萬名越南僑民幾乎被斬盡殺絕,這是1978年越南大舉入侵的最直接的理由。柬埔寨的華人在1975年紅色高棉上臺之初大約有60萬,而在1979年暴政結束時只剩下了30萬。

朗諾政變之初,中國大使館曾通知華僑幹部去「解放區」參加柬埔寨革命,組織關係留待中柬兩黨日後協商解決。一千多僑乾和男女青年慷慨激昂奔向「解放區」,加入柬人民「抗美」鬥爭。

實際上柬共並不歡迎這些華僑幹部,因此北京方面決定並宣布,中共和柬共已經取得協議,決定將柬埔寨華運組織的全體成員移交給柬方,「中共已經把你們全交給我們了!」而紅色高棉掌握政權後立即開始宣傳,「華僑都是資產階級,有史以來都是吸柬埔寨人血的。」

貢布、波蘿勉、柴楨、磅湛等省還發生過逮捕從城市來的華人或生長在農村的僑胞及華僑教師的「紅色恐怖」,許多人被處以死刑或苦刑。早在1974年4月28日就曾發生過著名的「橘井事件」:大批從前線回來的紅色高棉戰士開進橘井市中心,把輕重機槍擺在街上,對準華人的住宅,限令全市華人立即到農村種田,並拘捕了罪名是煽動華人回國的嫌疑分子一百多人,這些人大部分都在受盡酷刑後被處決。

1975年4 月金邊大疏散的200多萬人中有大約40萬華僑,那時他們根本不可能向祖國的大使館求救(小編註:為什麼不能求救呢?因為去中共使館求救的華僑,都被拒之門外)。⑼

註釋:

⑴⑸《中國外交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1949—1969)》,謝益顯主編,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⑵《海外華人與崛起的中國:歷史性、國家與國際關係》,作者:劉宏,《開放時代》2010年第8期

⑶《「文革」期間中國和印度尼西亞斷交始末》,作者:劉一斌 

⑷《周恩來與緬甸華僑》,作者:範宏偉 

⑹《文明衝突,抑或社會矛盾——略論二戰以後東南亞華族與當地族群的關係》,作者:莊國土,《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⑺《國家安全與華僑利益的雙重考量——論新中國對東南亞華僑政策的演變(1949—1960)》,作者:劉雄 

⑻《越南排華運動(1975年—1986年)的原因探析》,作者:羅雪珍,《紅河學院學報》2013年8月第4期

⑼《波爾布特:並不遙遠的教訓》,作者:王曉林,《炎黃春秋》2008年第4期

(原題《毛時代如何應對海外排華事件?》有刪減)



来源:Google+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