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歌苓:文革元宵(圖)

作者:嚴歌苓 發表:2025-02-13 18:3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文革
文革把什麼都「革」光了,人們的精神物質都很匱乏。。(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文革「革」到了1972年初,差不多什麼都「革」光了。物資匱乏得嚇人,各種物資的票據,以號數排列,數碼攀升到一百多。比如,102號票專買味精,假如此戶味精消耗量小,而更愛衣物清潔,那麼便可以跟隔壁老王兌換98號洗衣粉票。糕點鋪裡光光的櫃臺,偶爾石破天驚地出現以色素充蛋色的蛋糕,或硬如頑石的糖果,一旦是免票供應,那麼這家鋪子門口就會排起首尾不見的長龍。那時的四川人見隊伍就排,先排上隊再打聽賣什麼。哪怕賣的是豬肉乾,回民也會排隊買,反正能轉賣給排隊排了一場空的後來者,賺個幾毛錢。排隊是常會落得一場空的,寒冷中排上一兩個小時,中途突然一聲「賣完嘍!」人們罵咧咧,作鳥獸散去。那時我住在東北撫順的姑父到成都開全國石油化工會議,行李就是兩個塑料大桶。他讓我打聽,哪裡找得到用全國糧票換食用油的黑市,因為我大姑給他嚴峻的任務,是空桶來,滿桶去,弄不到菜籽油回東北,他會多日耳根子不得清淨。我方才意識到,比起櫃臺光光的四川,東北的日子更素淨,油膩更是奢華。我並不知道成都有黑市這樣的罪惡旮旯,所以姑父只能從石化同行那裡偵查黑市地址。在姑父啟程回家那天,我請假去火車站送別,果然見姑父超負荷地提溜著兩大桶菜籽油。

那時,我們這群十三四歲、十五六歲的小兵,軍中民中的號票都是沒分兒的,所以饞蟲經常咬得心癢難熬。軍中也是有號票的,但我們要好好表現個四五年,等到被提拔成排級軍官之後才夠格領取。1972年因肅清林彪餘黨,軍中無暇顧得新兵招募,所以我們那批兵,就還是新兵,一到大小年節,用范仲淹的詩詞說:「濁酒一杯家萬里」,我們連濁酒也沒有。

那年元宵節前幾天,各個副食店出現了元宵餡兒,並且免票!餡料被切成小方塊,好比一塊塊方糖,主料是黃糖,輔料為豬油加芝麻粒。元宵餡兒的特色就是齁甜,我們一口咬下去,立刻甜傻了。但我們正處在「怕不甜」的年紀,一聽到消息,馬上喜大普奔,找藉口請假上街。(那時新兵週日只有兩小時外出假,兩小時歸營後要報告班長銷假,另一批人才有外出假。女兵們月月都有硬道理請假外出買衛生紙,所以比男兵多逛一次街。)因為「請假銷假「制度,老百姓給於軍人免除排隊的優待制度,所以我們去一個個副食店掃蕩元宵餡兒,哪管百姓們委屈焦慮的臉色。我們把買回的元宵餡用小刀切成更小的塊壘,放進信封,裝在軍裝胸前的口袋裡,(因為士兵軍服只有胸前兩個衣兜),用小杓挖出小塊壘,送進口中。只要動作足夠賊,足夠快,政治學習會也不耽誤我們享受齁甜的零嘴。因為餡料含有少量豬油,我們的軍裝衣兜都成了油布,太陽一照,油光閃亮。老兵教我們用卸妝油洗滌,卸妝油能乳化我們臉上化妝油彩,因此也能乳化我們的油布衣兜。

真正到了元宵節,有家的老兵和軍官都回家過節,我們沒有元宵吃,但元宵餡兒超量自給自足,感到想家情緒有所緩解。成都是霧都,元宵夜的滿月毛茸茸的,看頭不大。小兵們在飯廳聚成兩桌,吃元宵餡兒,猜燈謎。我們文化初淺,秀才只是初中水平,打出的燈謎是這樣:「陳永貴——打一團內領導」,「面向東——打一外國首腦」,「半空中掛口袋——打一假病症」,「禿頭上別發卡——打一壞孩子表現」,等等。謎底誰也猜不出來,也沒有耐性猜,燈謎作者便得意地自個兒先笑癱,抱著笑疼的肚子供出謎底:「陳永貴——鄭一農教導員啊!整個一農民嘛!」我們也笑開了,差點噴出元宵餡兒。那時政審不如當下嚴,我們小兵裡也沒有當代告密者的覺悟,否則這個初中秀才最好的下場就是解甲回家。「面向東?嗨,這都猜不出來?朴正熙啊!(瓢正西),面向東,後腦杓不就朝正西了嗎?」那麼「半空中掛口袋」呢,謎底是「裝瘋」,當然屬於假病症。「禿頭上別發卡——挑皮!(調皮)壞孩子表現啊!」無元宵的元宵夜,我們「半空中掛口袋——裝瘋」鬧到熄燈號響,夢裡都在傻笑。吃不起喝不起的年代,樂一樂是還樂得起的。

元宵節意猶未盡但還是盡了,第二天清晨照樣寒霧裡早操長跑,練毯子(軟功,翻跟斗)舞蹈功,下午照樣是一坐四小時的政治學習,但因為口袋裡那一小袋元宵餡兒,一切苦頭都被這點甜頭減了幾分苦澀。我們都慶幸買元宵餡兒下手狠,捨得拿出一個月的七元錢的全部津貼,險些買得商店底兒掉,因此才能在元宵節後的數週甜品不斷。但不久,我的軍裝口袋出現了大小洞眼,其他新兵也發生了此類狀況,軍裝胸口的衣兜全是鏤空圖案。我們班長教我們補軍裝,把衣兜後面同樣的布料剪下來,補在洞眼上,再拿不同布料去補衣兜。我們這才明白,春天耗子們繁殖昌盛,為小耗子哺乳的耗子媽媽咬穿地板,鑽到我們宿舍來覓食,嗅著香甜的軍裝衣兜而去。白天我們把盛裝元宵餡兒的小油紙袋塞在兜裡偷吃,夜裡耗子媽媽們就來偷吃我們甜膩膩的軍裝布料。於是,耗子們也補過了一個元宵節。漸漸的,市場上塑料袋不再金貴,我們得到塑料袋就仔細存起來,用它們盛裝元宵餡兒不漏油也隔味兒,耗子們也就饒了我們的衣兜了。只是隨著天暖,豬油漸漸哈了,一些沒吃完的元宵餡兒只能進垃圾桶。

直到1973年,江青「同志」一聲號令:讓女兵們漂亮點嘛!我們穿起了軍服裙,戴起了無簷帽,膽子大的女兵把裙子剪到膝蓋以上,無檐帽下漏出的劉海也打起彎來。文革領導們似乎也才想到,「革」文化的命可以,「革」誰的命都行,但革了食物的命大家就都苦命了。四川的食品供應在1974年開始好轉,我們也戒掉了吃元宵餡的習性。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自由亞洲電台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