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的事業後人要承當」

作者:梁發芾 發表:2013-11-21 21:3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2013年11月21日訊】中共中央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說,要放開單獨二胎,並且逐步實行延遲退休。

有人對於這兩項改革進行分析後,認為,七零後受益最小。因為七零後由於年齡的緣故,對於生育二胎可能力不從心;而延遲退休則絕對無法逃避。 

這種演算法當然有一定的道理。現在七零後的年齡在34-43歲之間,有一部分可能已經確實不好生第二胎了。生育二胎,對許多人來說,恐怕還存在撫養成本太高的顧慮。至於延遲退休,則不但七零後逃不了,我等六零後,也大概逃不掉。如果實行非常溫和的延遲退休政策,每年推遲一個月,六零後也要面臨延遲一兩年的問題,如果每年延遲兩個月甚至三個月,則延遲退休的目標,在六零後全部退休的時候,就大體完成,以後無論七零,八零,九零,都會以這個年齡退休了。

實際上,允許單獨二胎和延遲退休,都是為了應對突然到來的人口老化懸崖的政策選擇。只是,放開二胎來得太遲,延遲退休來得太早。

現在,計畫生育政策的調整,退休政策的調整,用一句不雅的話說,都是為以前的失誤擦屁股。這讓我想起文革期間一句著名的樣板戲唱詞:「前人的事業後人要承當」。

計畫生育政策,被列入基本國策,可謂是前人的事業了,現在,它的一切後果都不斷地呈現出來,後人到了承當此事業的所有後果的時候了。

中國傳統上是一個農業國家,農業社會。農業社會中,存在多子多福的觀念是很正常的。因為孩子就是勞力,還且還是養老的保證。傳統上中國就是一個高生育率的民族。經歷過上世紀三年大飢荒的人口損失後,中國的人口再次呈現井噴式的增長。這裡有很多原因。一個原因,正如有人指出的,青黴素等抗生素的運用,極大地減少了兒童死亡率。原來一對夫婦生十個孩子,可能只有三四個成活下來,而青黴素等抗生素的應用,一對夫婦生育十個孩子,就有六七個就能長大成人。

除了青黴素的應用降低了兒童死亡率外,當時的制度也是有利於多生的。為了體現社會主義優越性,當時實行了一些超越生產力發展水平的政策,刺激了生育率的提高。比如,在農村人民公社,口糧是按照人頭分配的,兒童口糧雖然少一點,但是與成人的差距並不很大,孩子口糧往往可能還有一定的節余,能補貼成人口糧的不足。當時教育也是可有可無,孩子稍大點就參加勞動,小孩子也由更大一些的孩子帶著。這樣,家庭養育孩子的成本相對不高。在城市,情況也差不多。城市口糧是定量供應,成人口糧緊張,而孩子的口糧可能還略有節余,很多人家,小孩子的口糧也是補貼成人口糧的一種辦法。而在當時的城市,住房儘管極為緊張,但是單位或公家分配住房或租房的時候,要考慮家庭人口數量;孩子長大後的住房,也由公家分配,能不能分到當然要排隊,碰運氣,走後門,但是不需父母買房。當時學費很低,也沒有什麼高等教育,醫療費用也不高。這樣,城市家庭養育孩子的成本也是較低的,多生孩子並無太大的負擔。這就是說,超越當時經濟發展水平的烏托邦大鍋飯,降低了每家每戶養育孩子的成本,刺激了生育率。

這種做法看起來體現了社會主義優越性,但這種烏托邦是不能持續的。很快,國家發現無法承受如此的高生育率,無法養活那麼多的人。於是緊急實行計畫生育,而且政策越來越嚴酷,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很快成為基本國策。當時採取這種急速剎車辦法的時候,實際上根本沒有想到,或者根本不去想這樣的急剎車給幾十年後會帶來什麼影響。人口結構的斷崖,勞動力的稀缺,老齡化的到來,養老的難題,統統不予考慮;當然也可能是,相信人定勝天的決策者和所謂的智囊們,其短淺的目光愚弱的心智根本不足以考慮這些長遠的問題。他們當時忽悠人的說法,無非是「養老靠國家」之類蠱惑人心的大話。

事實上,降低出生率最好的辦法,是發展經濟文化和教育,加速城市化,工業化。這是降低出生率,使人口替代保持自然而正常增長的不二法門。婦女受教育程度越高,職業化程度越高,生育率就會越低;城市化程度越高,養育孩子的成本也越高,人們的生育慾望也越低。如果大力發展經濟教育,促進城市化工業化步伐,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出生率是不會如此之高的,此後也完全不必如此緊急剎車,實行嚴酷的只生一胎的基本國策,以野蠻手段傷害數以十億計的育齡婦女,並為今後幾十甚至上百年埋下如此嚴重的禍患。可惜,當時採取的是完全相反的政策。

當時以階級鬥爭為綱,自然不能能全力發展經濟;如果發展生產,也僅僅是發展與軍事工業等有關的重工業,對於改善人們生活的輕工業服務業是不去發展的,給老百姓蓋房子的房地產業更是不可想像了。這種情況下,當然不可能有城市化。城市作為特權中心,必須保持儘可能小的規模和人口。為了維持這種特權中心的特權地位,必須實行工業品與農產品的剪刀差;必須用戶籍制度將城市與農村完全隔開,防止農民進入城市染指特權;為了甩掉城市新增人口的就業包袱,甚至搞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插隊落戶,讓城市居民到農村安家落戶。拒絕經濟發展,拒絕城市化,低程度的教育水平,以及烏托邦的社會主義大鍋飯,完全不利於計畫生育。這種情況下,只好用嚴酷的計畫生育政策去遏制人們的生育衝動。

嚴酷的計畫生育政策造成了人口斷崖,給將來造成一次列無法彌補的困難。看來,革命樣板戲確實是有先見之明的:「前人的事業後人要承當」,不承當又怎樣?現在人口結構的事實就是這樣。不再調整生育政策的話,中華民族恐怕要亡國滅種了。就是調整計畫生育政策,現在城市化,教育化,工業化和婦女職業化帶來的高養育成本與低生育慾望,已經使得很多人根本不想多生了。

退休問題上,是需要「後人承當」的又一前人偉業。今天延遲退休的問題,同樣是為當年烏托邦的還賬。

中共建政後,實行低工資高積累政策,為了體現社會主義優越性,又承諾職工可以受由國家包攬養老。事實上,這不過是一張空頭支票。開頭,這些工人都是年輕人,國家並無退休養老的負擔,等到這些職工快退休的時候,發現先前承諾的社會主義優越性根本無法兌現,國家無力或者說不願承擔這項支出,於是實行養老社會保險的改革。先前職工低工資高積累為國家提供了巨額的建設資金,農民無償提供大量糧食和其他農產品,建設了大型國有企業,但這事國家不再提起;對於農民,國家要求他們自己養老送終;對於城鎮職工,國家要他們到社保去養老,但是他們並未向社保基金繳過一分錢,社保中並無他們的賬戶。他們要領到養老金,就只有從現在工作的年輕人交納的費用中支取。如果工作的年輕人一直遠遠多於退休的老年人,這個辦法也不會有什麼大問題。但由於嚴酷的計畫生育政策,顯而易見的問題是,將來領取養老金的老人越來越多,而交納養老金的年輕人可能越來越少。這一多一少的的反差,將社保基金的窟窿清晰地亮在人們的面前。

養老金的窟窿意味著,如果按照早些時候國家作出的最少繳納養老金十五年,五六十歲退休時領取養老金的承諾,顯然將來沒有那麼多的錢。沒有那麼多的錢怎麼辦?前些日子一直傳言要麼延遲退休,要麼延遲領取養老金,現在,靴子終於落地。中央說,考慮延遲退休。延遲退休看來是無法避免的,儘管這讓人不爽。但看來也只有這樣了。《紅燈記》中革命後代李鐵梅動情地唱到:「前人的事業後人要承當」。幾十年的烏托邦社會主義事業做了無數荒唐事,為這些荒唐事付費,買單,是今天以及今後相當長時期內中國人無法逃避的宿命。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作者博客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