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謝飛:官方壟斷評獎是「現代文字獄」(圖)

作者:凱文 發表:2013-04-17 04:5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4月16日,中國大陸著名導演謝飛在個人微博賬號上發表文章《可笑、可氣、可恨的「現代文字獄」》,批評矛頭指向當下大陸主管當局對電影界的管制措施,尤其是強行禁止在官方渠道外評獎、辦節的荒謬行徑。

謝飛導演是針對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錄播的「電影導演表彰大會」有感而發的。在節目錄製過程中,發言者頻頻將「表彰」說成「獎」,因此必須重說、重錄。對此,謝飛解釋並批評稱,「獎」與「節」這兩個字,近年來在中國電影界必須經過有關部門批准方可使用,否則就是犯禁,就會受到封殺或懲處,是新的「文字獄」。


存檔圖片:中國-傳媒

據謝飛介紹,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協會獎」創辦於2005年,旨在團結自身、激勵會員,加強行業內部的自強與自律。但隨後,「有關領導管理部門」指示:要減少或禁止電影界裡的各項評獎活動,只允許「華表」、「金雞百花」等兩三個電影評獎存在,其他都被取締。剛剛創辦的導演協會獎也被扼殺。

六年後,經過協會人士的爭取,該評獎得以恢復,但條件是不許稱之為「獎」,而要改為「表彰」,否則就不批准、不報導,不轉播。因此從2011到2013年間,三次評選活動中,導演獎必須稱為「被表彰導演」、獲獎感言則為「被表彰感言」,獎盃必須說成是「被表彰證明物體」。

「獎」字不能輕易用,「節」字也是一樣。據謝飛稱,近年來大陸某些機構和地方也舉辦一些電影節,但都只能冠以「電影展」、「電影論壇」等名目。因為如果叫「電影節」的話,就不會被批准舉辦。連2011年創辦的「北京國際電影節」,最初也只能以「國際電影季」的名義申請舉辦,但荒謬之處在於,英文依舊稱為「festival」(節),因為有關領導不懂或不管外文稱呼。

謝飛質問,世界各國大大小小、數以萬計的電影節,都是民辦為主、政府支持。「我們的政府與某些領導人為什麼要來獨家包辦、一手控制呢?」

謝飛稱,他曾多次詢問有關政府官員,是否有行政法規性質的正式文件或公開指示禁止使「獎」和「節」的稱呼,回答是沒有。但是因為過去領導指示過,現在就還要照辦;即使該領導人早已退休甚至去世,官員們還在頑固執行。

導演謝飛是中共元老謝覺哉之子,代表作有《本命年》、《香魂女》、《黑駿馬》等,其中《香魂女》曾和李安的《喜宴》同獲1993年柏林電影節金熊獎。近年來謝飛淡出執導一線,但仍為政策鬆綁、建立分級制等電影體制改革大聲疾呼。

(原題目為:著名導演謝飛批評官方壟斷評獎為「現代文字獄」)



来源:法廣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