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旱情吃緊。中國大陸山西、湖北及西部省份入春以來久旱不雨,旱災日趨嚴重,外界擔憂,若旱情無法有效減緩,不僅將嚴重影響民生,也將造成糧食、甘蔗、茶葉、玉米等農作物歉收,進而讓相關商品出現暴漲行情的戲碼重演。
據新華社等大陸媒體報導,中國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統計指出,至3月25日為止,全大陸耕地受旱面積已高達1.1億畝(約733萬公頃),其中作物受旱4,707萬畝,並造成575萬人飲水問題、377萬頭大牲畜飲水發生困難。
在出現旱情的省區中,特別以西部地區最嚴重。報導指出,貴州省一些地區自去年10月以來滴雨未下,有農民必須前往離家7公里遠的供水站取水,才有辦法灌溉自家種植的玉米田。
此外,甘肅省受旱面積已達2,283萬畝,其中作物受旱面積達598萬畝;而雲南受旱面積雖不如甘肅,但卻已有11座水庫、16座池塘及4條河川完全乾涸,2.4萬人及8,200多頭大牲畜飲水發生困難。
華北地區的旱情也相當嚴重,山西省受旱面積超過甘肅、達2,500萬畝;四川、陝西、青海、湖北、重慶等省區市也都傳出程度不等的災情。
由於旱情持久不退,受旱地區民眾已擔心會造成糧食、玉米、甘蔗、辣椒、茶葉等農作物歉收,並再次帶動這些作物在市場上被炒作,導致價格飆漲。
這種想法並非杞人憂天!大陸西南地區貴州、雲南、重慶、廣西等省市,這幾年頻遭旱災所苦,以農業大省四川省為例,按照當地人士說法,自去年11月至今,「遭逢範圍最廣的乾旱」,和過去相比降雨量減少52%,為20年來最嚴重;雲南省則因旱情嚴重,導致春茶因減產而漲價,目前普洱茶漲價至少2成。
至於何以西南地區近年旱象頻傳?大陸氣象研究員解釋說,大陸西南地區已連續4年發生嚴重旱情,原因是當地位處東亞季風和南亞季風交匯處,每年5至10月為雨季,其餘月份為干季;但進入本世紀以來,南亞季風明顯減弱,水氣輸送條件不佳,這是導致乾旱持續出現的主要原因。
来源:工商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