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位村民抬著茶樹王下山
第一個發現茶樹王的科技人員——劉獻榮
茶樹王遺體到達勐海
茶樹王暫被安置在陳升茶廠
去年9月27日,樹齡近1800年的西雙版納巴達野生茶樹王,被村民發現整株自然倒伏後,經雲南省茶葉科研所和西雙版納州林業部門以及全省知名茶葉的專家現場勘查和研究分析後,認為由於茶樹王樹幹乾涸、根部空心過度,承受不住樹枝的重壓而倒伏,沒有扶栽重新生長的可能,正式宣布其死亡。
昨天,這株宣告著中國的瀾滄江中下游為世界茶葉原產地的茶樹王在離世4個月後,被運載下山,被安置在勐海縣的陳升茶廠內,將建「茶王宮」永久保存。
發現 世界大葉茶種起源中國
上個世紀的60年代以前,關於世界茶葉大葉種起源地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止過,而西方國家則一致認為世界茶葉的起源地在印度。
1961年,有村民在勐海縣巴達賀松大黑山海拔1900米的季風常綠闊葉林中,發現有一株罕見的巨型茶樹。同年,由雲南茶葉科學研究所的技術員劉獻榮和張順高先後初步實地考察,初步確定為迄今為止最大的茶樹。後經雲南大學農學院、雲南省茶葉科研所組成的考察組現場考察,這棵基部圍達3.2米、樹高32.12米的巨型茶樹,被鑑定為大理茶種(C.taliensis)的野生大茶樹。
經現場測量和當地歷史考證,經多位知名專家聯合認定樹齡超過1700年,這得到了當時的中國茶科所專家認同,並於1962年在《中國茶葉》月刊向世界發布了發現巴達野生茶樹王的消息,成為當時發現的世界上存活樹齡最大的古茶樹,被譽為「茶樹活化石」,在世界茶葉界引起了轟動。中國是世界大葉種茶起源地的論斷得到越來越廣泛的認同,並且多年來,吸引了數以萬計的來自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印度和俄羅斯等多個國家的茶葉專家和學者前來考察。
同時,在「茶樹王」的附近還發現了數量達500餘株的野生茶樹群。目前,勐海縣已被測定有4.6萬畝百年以上栽培型古茶園,千年以上的野生茶樹分布普遍,它們大都單株散生於海拔1500米左右的山區。
離世 村民悲痛如同失去親人
去年9月27日,這株樹齡近1800年的茶樹王整株倒伏後,村寨連夜就組織人上山守護,並將通往山上的道路封死,防止有人上山傷害倒地茶樹王的枝葉。次日中午,山下世代都將這棵茶樹王敬為神樹的賀松村的村民,全部自發上山送別茶樹王。
「這棵茶樹王在我們心中就是一棵神樹,如今它死了,我們感覺就像自己家的老人去世一樣難過。」特沙老人對趕到現場採訪的記者說。
當時專家組現場檢查、分析後認為,由於茶樹王樹齡老化,生理機能急劇下降,抵抗病蟲害侵染的能力低下,抵抗風雨侵蝕力減弱。近百年來,常年遭受白蟻、天牛等害蟲的侵蝕,樹體樹幹中空面積不斷擴大,影響養分吸收、貯存;而樹幹空洞外露部位木質又因雨水和濕氣的影響,加速木質腐爛和洞口邊緣組織壞死,導致了茶樹王極度衰弱,成為茶樹王死亡的主要內因。而外因則是因為近幾年來,由於受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巴達茶樹王的生態環境也發生了較大變化,時而乾燥時而過度潮濕,加速了樹幹中空部位的腐蝕、枯竭。
據瞭解,經勐海縣委、縣政府多方綜合論證,為了更加完好地將其遺體進行永久保存,需要搬運下山找一個能夠遮陰蔽日的環境進行殺蟲、防腐和恢復「在世」時的形狀等技術處理。因此,決定委託轄區內實力較強的陳升茶業有限公司負責實施茶王樹的保存工作。
保存 搬下山進行技術處理
今年1月29日,記者跟隨勐海縣副縣長何慶元帶領的茶樹王搬運領導小組和專家組成員趕到巴達時,接到通知的賀松村村民已經提前3天進行了充分的準備。他們在下山路上,將有可能妨礙搬運的雜樹清除,而且還在長達5公里山丘起伏的密林中,修出一條兩米寬的便道。
1月30日早上9點,準備搬運的160名精壯的男性村民用麻袋把茶樹王的軀乾和枝葉全部裹了一層,並使用籐條捆緊,以防止在搬運中造成損傷。
一切就緒後,160名精壯男子抬起茶樹王遺體,喊著整齊的號子,艱難地一步一步走在崎嶇的山路上,向著5公里外的山下挪去。一直到下午2點,茶樹王才被抬到了山腳下的鄉村公路邊。村民開始每兩個人一班,輪流著守護,等待1月31日吊裝上卡車後運往勐海保存。
安置 頂級專家指導建茶王宮
昨天一早,賀松村190餘戶人家的1000多位村民,全都自發地來到山腳下的鄉村公路邊,為茶樹王送行。
經過村委會主任則羅挑選,有36名村民代表和長老特沙等5位老人,得以坐上卡車一路護送著茶樹王的遺體來到了勐海縣城。
下午3點左右,負責保存的陳升茶業有限公司組織了上百人的陣容,迎接茶樹王的到來。隨後茶樹王被暫時安置在了茶廠廠房後方的室內保存。
據雲南著名的茶葉專家曾雲榮介紹,目前已有中國茶葉博物館館長王進榮研究員和中國杭州茶葉博物館館長吳勝天研究員,兩位權威專家接受邀請,與雲南的茶葉界專家組成專家小組,進行規劃和制定永久保存方案,並將修建「茶王宮」對茶樹王進行永久保存。
專訪 「50年前我考察茶樹王」
作為50年前最早見到茶樹王的科研人員,如今已經78歲的劉獻榮老人,依然精神矍鑠,在與記者的交談中思路清晰。
「當時老百姓說巴達有一棵樹古老的原生茶樹,但不知道這個茶樹在哪裡,村民有的說見過,有的說只是聽說。」劉獻榮說,當年在雲南茶葉科學研究所工作的他向所裡匯報了這一消息後,所裡安排他帶領同事一起去調查。
當時地處中緬邊境的巴達一帶不僅有凶猛野獸出沒,而且常有土匪活動,因此他帶上了一支步槍,政府還派了3個民兵護送他。步行一天到達西定,駐守西定的邊防軍又派了5名荷槍實彈的戰士護送他到巴達。到巴達後,駐守巴達的邊防軍又派了一個班的戰士,武裝護送他進山去尋找大茶樹。
在山裡轉了3天後,第四天的早上由賀松村寨向後山出發,找到中午12點時,在一片原始森林中找到了這棵巨大的茶樹。
「看到了大茶樹後,我們看了一下環境,因為當時我們身上也沒有帶著什麼測量儀器之類的,所以也不敢確定這個茶樹是不是野生的。」劉獻榮說,第二次上山才讓當地村民爬上樹去採了一些枝葉,寄到中國茶葉科學研究所鑑定,最終確定是野生茶。後來,組織權威專家組進行多方鑑定和論證後,確定其樹齡為1700年以上,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樹齡最高的野生茶樹王。
来源:雲南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