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琴海的炫目日落。(法新社)
米克諾斯島上希臘最古老的教堂。(新紀元)
愛琴海是世界上擁有最多島嶼的海洋,大大小小約有兩千五百個島,像是一大把灑落地中海的圓潤潤的珍珠項鏈,傾聽藍天白雲的浪漫對話。
愛情海屬於地中海的一部分,位於希臘半島與土耳其半島之間,南北長六百一十公里,東西寬三百公里。愛琴海海岸線非常曲折,港灣眾多。愛琴海的島嶼大致可以劃分為七個群島,其中以行政中心色雷斯島(Syros)、米克諾斯島(Mykonos)、聖托裡尼島(Santorini),和希臘的第一大島克里特島(Crete),成為遊客必定參訪的景點。
愛琴海的米諾斯文明和邁錫尼文明是歐洲文明起源,其後,又出現了以雅典和斯巴達等城邦為代表的希臘文明。愛琴海亦是民主的發源地,也是地中海東部各種文明進行接觸和交流的地方。
愛琴海地名的傳說故事
愛琴海,乍聽之下,以為與愛情有關,非也!這個地名原來是個感人的父子情深的故事。希臘神話故事中,克里特島國王米諾斯在戰爭中打敗過雅典。他要求雅典人每年奉祭七名少年、七名少女給半人半牛的怪物米諾陶。輪到第三次奉祭時,雅典青年忒修斯自告奮勇要去殺那個怪物。怪物很厲害,設立了一個很難解開的迷宮,使許多人喪生其中。他和父親埃勾斯約定,當他的船回航時若成功則挂白帆,失敗則挂黑帆。
在克里特,米諾斯國王的公主愛上了忒修斯,她給了他一個線團,以便他在迷宮中標記退路。忒修斯殺死了怪物米諾陶,帶領其他雅典人逃離了迷宮,他還帶走了公主,但在回航路上,將她遺棄在奈克索斯島(Naxos)。公主詛咒了他,於是忒修斯忘了掛上白帆,還是掛著黑帆。愛子心切的父親埃勾斯以為兒子忒修斯失敗身亡,悲痛之下,墮下海岸而死,從此這片海域就被稱為愛琴海(Aegean),以其父之名埃勾斯命名。另一種說法是忒修斯被脅迫,將公主遺棄,沮喪之際忘記了挂白帆。
尋覓亞特蘭提斯的蹤影
在《柏拉圖對話錄》中有記載,傳說中的亞特蘭提斯,在政治、軍事、社會、經濟、文化藝術等各方面都達到空前的水準,後來因為地震和海嘯而沉入海底。這個事件和荷馬史詩中所記載的特洛伊古城並列,自古以來吸引無數人潛心尋覓。特洛伊已經在本世紀中期,由才華洋溢的德國業餘考古學家施里曼在土耳其西北角發現,全世界為之震動,也讓亞特蘭提斯的發掘再度成為歷史及考古學界的焦點。
這項狂熱並不全是憑空想像,如果到過聖托裡尼(Santorini),會相信古代的亞特蘭提斯就在這裡。
在聖托裡尼發現的古代壁畫。
二次世界大戰前,英國考古學家埃文斯發現克里特島上的大規模遺蹟,再加上北方一個環狀小島聖托裡尼(Santorini)上,發現了描繪現在已成為內海的火山口而以前曾經是小島的證據,因此有人懷疑聖托裡尼(Santorini)正是亞特蘭提斯傳說的由來。
據研究,約西元前十五世紀(也就是柏拉圖年代的九百年前),聖托裡尼(Santorini)上的聖多里尼火山發生了一次大爆發,爆發導致火山口上建立的文明城市被毀滅,也引發了海嘯。這次火山噴發使得原本仰賴貿易的邁錫尼文明受到了重大打擊,就此一蹶不振。
聖托裡尼在愛琴海諸小島的最南邊,離克里特島不遠的地方。它是一個新月型的小島,中間的圓形空間是古老的火山口,最近的一次爆發離現在還不到一百年。
島上有四千年歷史的古文明遺址,從遺址的街道、神廟和劇場,可以很清楚感覺它的先進程度和亞特蘭提斯相去不遠。由於每次火山爆發都會留下三十米厚的火山灰,圓形海灣也深達四百米,因此要等到真相大白,恐怕還要等上一段時間。
聖托裡尼落日美不勝收
「如果說愛琴海的群島是一串散落在海裡的珍珠項鏈,聖東裡尼就是墜子上最亮的那顆鑽石。
聖東裡尼島上的房子全都蓋在拔地而起的火山口懸崖邊,白色的地中海建築鑲在數百尺高的峭壁上,像是在作家筆下才會吁在的城市。島上沒有高過兩層樓的人家,每一扇窗戶都可以看到海。
希臘人原本就是富創造力的民族,可以發現他們的巧思在曲折的小巷中展現:沒有兩棟房子完全一樣,多餘的一小塊轉角可以變成雅緻的陽臺,一截平凡的台階可以巧妙地彎上三折,或在一個轉角之後藏著一座手工的螺旋梯,通往另外一個有貓咪、小孩和小花的天地。只要有體力,穿梭在這些錯綜複雜的巷道裡絕不會讓你感到單調乏味。我們中國有句成語叫美不勝收,到聖托裡尼之後才真正體會它的意義。
不管是穿梭在崖邊小鎮的巷弄中,或是沿著海邊散步,被景色感動得心裏滿滿的,想:這裡應該是最美的地方了吧?接下來不久總會出現更美的景致。美景多到讓你受不了,這就是美不勝收的聖托裡尼。
錯綜複雜、高低起伏大的巷道。(法新社)
来源:新紀元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