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毛在瞎說 漢武何曾輸文采(圖)

作者:丁啟陣 發表:2012-11-17 13:1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漢武帝

老毛曰:「秦皇漢武,略輸文采」。按此說法,秦始皇嬴政和漢武帝劉徹差不多就都是個文盲半文盲了。秦始皇姑且不論,漢武帝實在是很冤枉。依我看,漢武帝劉徹不但有文采,而且,他的文采在歷代帝王之中絕對是一流的。

首先,劉徹會作詩。瞭解漢武帝劉徹,絕對不能看司馬遷的《史記》,司馬遷怨恨劉徹用宮刑讓自己蒙受奇恥大辱,因此《史記·孝武本紀》裡只記載了劉徹一系列祭祀鬼神的迷信活動,隻字不提他的文功武治。

瞭解漢武帝,得看班固的《漢書》。《漢書·武帝紀》中記載了漢武帝文功武治的主要事跡,其中,包括他幾次寫作詩賦的背景與情形。

《漢書》記載的劉徹第一次寫作詩賦,是在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這一年劉徹四十四歲,屬於文學中年時期——這年六月,在后土祠旁邊挖出了一口寶鼎,劉徹於是寫了一首《寶鼎之歌》;秋天,有一匹馬在渥窪水中生產,他又寫作了一首《天馬之歌》。

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四月,劉徹前往泰山祭祀,走到一個叫瓠子的地方,黃河即將決口,他命令隨從大臣將軍以下都必須加入抗洪搶險行列,背柴禾加固河堤。面對抗洪險情,劉徹有感而發,寫作了《瓠子之歌》。同年六月,甘泉宮內生長出了一棵九莖連葉的芝草,他又寫了一首《芝房之歌》。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春天,貳師將軍李廣利殺死大宛國王,將繳獲的汗血寶馬獻給朝廷,劉徹又作《西極天馬之歌》。太始三年(公元前94年)二月,巡視到東海的時候,獵獲了一隻赤色大雁,作《朱雁之歌》。寫《朱雁之歌》的時候,劉徹已經六十三歲了。

從以上記載,我們至少可以得到這樣幾點結論:一是劉徹每次作詩,都是因為什麼事情發生,有感而發,合乎「歌詩合為事為著」的風騷傳統;二是他一生中作詩持續的時間很長,可見他對於詩歌是經心著意的,不是附庸風雅偶爾為之。劉徹流傳到今天的詩歌作品,除了《漢書·武帝紀》提到過的《瓠子歌》、《天馬歌》、《西極天馬之歌》之外,還有《漢武故事》記載的《秋風辭》、《搜神記》《漢書·外戚傳》等記載的《李夫人歌》、《洞仙傳》記載的《思奉車子侯歌》、《東方朔別傳》記載的「柏梁台聯詩」。因為劉徹的詩歌,不少篇的創作背景都是有明確記載的,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些詩歌都是漢武帝本人的創作,不存在假手詞臣的問題。

其次,劉徹的詩寫得不錯。劉徹的詩歌作品,全部是楚風詩歌,繼承了屈原《離騷》的悲情傳統,抒發的都是纏綿悱惻的感情,帶有明顯的傷感色彩。我認為,《瓠子歌》和《秋風辭》堪稱其代表作。為了便於讀者朋友瞭解,摘錄如下:

瓠子決兮將奈何,浩浩洋洋兮慮殫為河。
殫為河兮地不得寧,功無已時兮吾山平。
吾山平兮巨野溢,魚弗郁兮柏冬日。
正道弛兮離常流,蛟龍騁兮放遠遊。
歸舊川兮神哉沛,不封禪兮安知外。
皇謂河公兮何不仁,氾濫不止兮愁吾人。
嚙桑浮兮淮泗滿,久不反兮水維緩。       ——《瓠子歌》

《瓠子歌》共二節,以上摘錄的是第一節。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
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
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
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秋風辭》

通過這兩首詩,我們不難看到,劉徹是一個感情豐富、心思細膩、性情敏感的人。兩首詩因為題材的原因,各有側重。洪水氾濫成災,他在當機立斷採取措施的同時,內心也充滿了憂慮,《瓠子歌》表現出來的是一位有責任、有悲憫的帝王情懷;秋風刮起,草木搖落,多情的人不免要心中感傷,《秋風辭》表現出來的是地道的詩人肝腸。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