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定何以對養生有重要作用?(圖)



 

禪定或瑜伽是佛教最核心、最重要的修行方法。因為通過修習禪定,一是可以祛病強身、怡情養性,防範和治療人的許多「身病」;二是可以克服外界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的誘惑和內心七情五欲的困擾,精神得以專注、安祥,並因禪定能產生智慧,解除人們內心存在的種種煩惱與顛倒妄想,徹底根除人的「心病」。正因如此,我國氣功界將佛教禪定或瑜伽稱為「佛家功」,並視之為「氣功」的最高功法。

坐禪看起來簡單,兩腿一盤,什麼都不想就行了。其實這看似最簡單的事恰恰最複雜,不僅修法多,目的不同,結果也大異,弄不好還可能得「禪病」。因此修禪定須滿足一定要求:1.遵守必要的行為規範。2.飲食潔淨。3.環境安靜。4.有好的指導老師。5.節制乃至杜絕五官受色、聲、香、味、觸五種欲境的勾引。6.克服貪慾、嗜睡、躁動、多疑等負面心理。7.合理調節飲食、睡眠、身體坐姿、呼吸以及心理狀態。

千百年來,佛教的高僧大德在用禪定進行養生和治療疾病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其中以隋代智者大師的論述最為系統、精闢。他在《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卷下說:「夫坐禪之法,若能善用心者,則四百四病自然除瘥。

禪定何以對養生有重要作用?我們可用中醫的觀點來加以解釋。如我國中醫的聖典《黃帝內經》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素問·上古天真論》)「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素問·評熱病論》)「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素問·刺法論》)說明精神的安定、和諧與正氣在抵抗疾病及延年益壽方面的重要性。而佛教「氣功」可以怡情養性,做到精神內守、恬淡虛無,從而能最大限度地調動人體的自我調節、再生能力與免疫能力。

古代的高僧長壽者以禪師居多,他們雖然衣食非常儉樸,醫療條件極差,甚至常年風餐露宿,但精神充實,因而能盡享天年。近代高僧虛雲禪師(原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可說是一個苦行僧,一生坐禪,修廟不輟,活了120歲。虛雲禪師的弟子妙智法師(俗名蔡松蒼),1888年出生於福州市鼓樓樓區,2000年被評定為「全國第五屆世紀健康老人」,且名列榜首,2003年安祥逝世,世壽116歲。他生前總結自己的養生之道是:「三勤、三靜、三淡、三樂。」「三勤」謂腦勤、手勤、腳勤;「三靜」即靜心、靜氣、靜行;「三淡」是看淡權力、看淡金錢、淡忘年齡;「三樂」是要助人為樂、知足常樂、自得其樂。他的這種養生之道與他的禪修理念和實踐是分不開的。

總之,無數高僧大德的禪修實踐證明:生命既在於運動,也在於「牽靈虛靜」,佛教禪定的理念與方法是佛教養生的一大秘訣,人人都可以通過禪修充分調動自己身心本具的巨大潛能,從而實現祛病強身、怡情養性的目的。

文章略有刪節



来源:學佛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