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十大名曲背後(上)


中華古韻,向有十大名曲一說。這十大古代名曲分別為《高山流水》、《廣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陽簫鼓》、《漁樵問答》、《胡笳十八拍》、《漢宮秋月》和《陽春白雪》。

一、被善意無限誇大了的友誼──《高山流水》

早在公元前四世紀的春秋戰國時代,鄭國人列禦寇在《列子·湯問》中記載,「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無論是「志在高山」,還是「志在流水」,伯牙在曲中每表現某一主題或意象時,鐘子期必能領會其意。一日,伯牙與鐘子期共游於泰山之陰,逢暴雨,二人止步於岩下。伯牙心情鬱悶,於是彈奏了一會琴。琴曲起初表現的是雨落山澗的情景,接著模擬山流暴漲和岩土崩塌之音。每段曲彈奏完畢,鐘子期「輒窮其趣」,把曲中意象說的窮極通透。伯牙於是離開琴而嘆道:「善哉,善哉,閣下能聽出曲中志趣,君所思即是我所思啊,我哪裡能隱藏的了我的音聲呢?」於是二人成為人生知己。

但《列子》中並無伯牙因鐘子期離世而從此不再鼓琴的內容。

大約成書於公元前三世紀的《呂氏春秋》,在《本味篇》中也做了類似的記載:「伯牙鼓琴,鐘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時而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流水’。鐘子期死,伯牙摔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呂氏春秋》的記述與《列子》的記述大致相當,但交代了結局:鐘子期死後,伯牙「終身不復鼓琴」。

《呂氏春秋》雖非信史,但有《列子》記述在前,其內容也並非毫無根據。於是伯牙不復鼓琴一說被當作佳話流傳下來。伯牙在當時應該很知名,荀況在《勸學》篇裡也曾提到他:「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雖然語近誇張,但大音樂家伯牙的琴技之高是毫無疑問的。

《列子》和《呂氏春秋》之後,西漢的《韓詩外傳》、《淮南子》、《說苑》,東漢的《風俗通義》、《琴操》、《樂府解題》等等眾多古籍紛紛援引。這些作品裡,有關伯牙的描述,在內容上更為豐富。例如東漢蔡邕的《琴操》中還記載了伯牙向音樂家成連拜師學習古琴「移情」之法的逸事。明代馮夢龍的《警世通言》開卷第一篇是《俞伯牙摔琴謝知音》。在這篇小說中伯牙成了樂官俞伯牙,鐘子期卻成了漢陽的樵夫,上古的一小段百來字的典故此時完全變成了人物、地點、情節樣樣俱全的話本小說。

《高山流水》以及伯牙鐘子期這一段千古佳話,之所以能在兩千多年裡廣為流傳,概因其包含了深厚的中華文化底蘊。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物我兩忘」的文化精神在這段佳話中得到充分的體現。明代朱權成的《神奇秘譜》對此做了精當的詮釋:「《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樂山之意。後志在乎流水,言智者樂水之意。」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高山流水》蘊涵天地之浩遠、山水之靈韻,誠可謂中國古樂主題表現的最高境界。然而,伯牙的《高山流水》琴曲並沒有流傳於世,後人無從領略伯牙所彈之曲的絕妙之處。所以,後人雖不斷傳頌《高山流水》的故事,完全是「心嚮往之」,對音樂並無切身體會。因而這個佳話得以流傳的最直接的原因是伯牙與鐘子期之間那種相知相交的知音之情。當知音已杳,伯牙毅然斷弦絕音。

岳飛在《小重山》一詞中「知音少,弦斷有誰聽」,正是伯牙當時心境的準確反映。伯牙的絕琴明志,一者做為對亡友的紀念,再者為自己的絕學在當世再也無人能洞悉領會而表現出深深的苦悶和無奈。想那伯牙也必是恃才傲物、卓爾不群之人,他的琴曲曲高和寡,凡夫俗子自然難以領會其樂曲的精妙。所以伯牙才會感到孤獨,才會發出知音難覓的感慨。

《高山流水》之所以能被春秋戰國的諸子典籍多次記錄轉載,是與當時「士文化」的背景分不開的。先秦時代百家爭鳴,人才鼎盛。很多士人國家觀念淡薄,並不忠於所在的諸侯國。這些恃才之士在各國間流動頻繁,他們莫不企盼明主知遇。他們希望能遇見像知音一般理解自己的諸侯王公,從而一展胸中所學。這幾乎是幾千年來所有讀書人的夢想。然而能達到此目標的畢竟是少數。更多的人一生懷才不遇而汲汲無名,有的或隱身市肆,有的則終老山林。由此可見,《高山流水》在先秦時代就廣為流傳,是因為這個故事背後的寓意是人生遇合的美妙,及人生不遇的缺憾。所以千百年來引起無數人的共鳴當在情理之中了。這麼說來,友誼倒在其次了。所以本篇稱,《高山流水》為千百年來被善意地無限誇大了的友誼。能引起人們無限嚮往的樂曲和友誼,也許並非故事的本味所在。

二、刺客的高義,名士的絕響──《廣陵散》

《廣陵散》,又名《廣陵止息》,是一首曲調較為激昂的古琴曲。根據劉東升的《中國音樂史略》,《廣陵散》大約產生於東漢後期。

據說,《廣陵散》這一曠世名曲,因聶政刺韓相而緣起,因嵇康受大辟刑而絕世。因而古曲《廣陵散》的背後,實際上包含了聶政和嵇康的兩個典故。《廣陵散》的各曲段分別為井裡(聶政故鄉)、取韓、亡身、含志、烈婦、沉名、投劍、峻跡、微行,與聶政刺殺韓相的整個過程大致相切合。《史記·卷八十六·刺客列傳第二十六》中記載,聶政是春秋戰國時期齊國著名的勇士。當時韓國大臣嚴遂(字仲子)與韓相韓傀(字俠累)產生了仇隙。嚴仲子花重金試圖收買聶政去刺殺俠累。聶政原本為一市井「屠狗輩」,因要贍養老母,故拒絕了嚴仲子的厚禮。後來聶政的母親離世,聶政在安葬母親之後,對嚴仲子說自己本來是市井之徒,而嚴仲子作為「諸侯之卿相」,不遠千里,驅車前來以重金邀請。此番禮遇,聶政自然要回報,因此他「將為知己者用」,誓死報答嚴仲子。嚴仲子說自己的仇人是韓相俠累。他一直想請刺客去刺殺俠累。但俠累是韓國國君的叔父,宗族盛多,周圍防衛森嚴,恐不易得手。聶政隨即答應了嚴仲子的請求。

聶政仗劍隻身前往韓國邑都。到了邑都後韓相俠累正在府中。俠累雖然有大量侍衛層層保護,但聶政還是如探囊取物般刺殺了俠累。《史記》中只用了簡略的語言描述了驚心動魄的刺殺場面,「聶政直入,上階刺殺俠累,左右大亂」。聶政大呼不止,又連殺數十人。聶政最後把劍指向了自己,割面,剜眼,剖腹。聶政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避免有人認出自己而連累嚴仲子。後聶政被暴屍於市,可無人認得他。韓國國君以百金懸賞提供線索的人。後來聶政的姐姐聶榮聽說有刺客刺殺了韓相而被暴屍街頭,就懷疑是自己的弟弟聶政所為,於是聶榮立即動身到韓國去探詢究竟。聶榮到達聶政的暴屍之處後,認出了自己的弟弟,大哭。聶榮對圍觀者說:「這是我的弟弟聶政,他受了嚴仲子重托來刺殺俠累。為了避免株連我,竟然自破面相。我不能連累聶政的聲名啊。」然後聶榮哀慟而死。根據索隱對《史記》的註解,聶榮顯然誤會了聶政的意圖。聶政這麼做的目的是保護嚴仲子,而聶榮以為是為了避免連累自己。但聶榮這麼做的主要目的是「以列其名」,以避免聶政成為無名刺客。

聶政刺殺俠累應該是當時非常有影響的政治事件。晉、楚、齊、衛等國的人聽說此事後,讚賞聶政「士為知己者死」的無畏氣概,又讚揚聶榮是烈女,一個弱女子,不惜「絕險千里」,從而使聶政得以名揚天下。同時又稱讚嚴仲子「知人能得士」。偏偏無人對俠累的死表示惋惜和同情。

買凶殺人的嚴仲子,是整個事件的幕後主謀。無論是《史記》還是《戰國策》都很中立的提到嚴仲子與俠累之間的矛盾衝突。例如《史記·卷八十六》裡這樣說,「濮陽嚴仲子事韓哀侯,與韓相俠累有卻」。《戰國策·韓策二》提到,「韓傀相韓,嚴遂重於君,二人相害也。嚴遂政議直指,舉韓傀之過。韓傀以之叱之於朝。嚴遂拔劍趨之,以救解。於是嚴遂懼誅,亡去游,求人可以報韓傀者。」可見當時兩人已經水火不能相容。但孰是孰非,誰也不知。以現代人的標準來看,刺殺一國政要是非常嚴重的罪行,聶政也許是最凶殘的恐怖主義分子之一。根據《戰國策·韓策二》的記載,聶政當時還刺傷了正在俠累府中的韓國國君韓哀候。

《史記·表》中提到這一事件時,僅一句,「賊殺韓相俠累」。不提聶政的名字,而簡略為「賊」,明顯帶有貶抑刺客行為的意思。然而太史公在刺客列傳裡則對聶政的事跡基本上採取了一種正面的肯定態度。另外,《戰國策·唐睢不辱使命》中提到,唐睢稱讚聶政是「士之怒」,氣概絲毫不弱於秦王的「天子之怒」。唐睢還說:「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當時天現晴空彩虹的景象,弦外之音即是,聶政刺韓相是順應天命。可見,聶政的行為在當時被看作是英雄義士的行徑。

《廣陵散》琴曲最早出現的年代大約為東漢後期。在東漢蔡邕的《琴操》裡,這次刺殺變成了一則民間故事。在這則故事裡,聶政殺的不是韓相,而是韓王。聶政也不是為嚴仲子而行刺,而是為父報仇。原來聶政的父親為韓王鑄劍,由於不能及時交付而被殺。於是聶政成了遺腹子。長大後聶政在山中遇到了仙人,學會了鼓琴的絕藝。聶政還掌握了異容術,變得無人認識自己。一天聶政在鬧市鼓琴,「觀者成行,馬牛止聽」。韓王聽說後立即召見了聶政,命聶政當眾鼓琴。這時聶政取出琴中藏匿的劍,一舉刺殺了韓王,為父親報了仇。後來伏在聶政屍體上慟哭不止的不是聶榮,而是聶政的母親。這個故事被蔡邕取名為「聶政刺韓王」。這個「聶政刺韓王」的故事反而成了《廣陵散》的曲情。雖然故事情節與史書的記載有太多出入,但《廣陵散》一曲主要表現的內容,如取韓、亡身、含志、烈婦、沉名、投劍等,並未因故事的走樣而減色。聶政所在的時代大約過了六百多年,西晉一位才智超絕、曠邁不群的人物,使《廣陵散》成為千古絕響。這個人就是「竹林七賢」中最有影響力的名士──嵇康。

嵇康是魏晉時期傑出的思想家、詩人和音樂家。當時司馬氏與曹魏爭權,「性烈而才俊」的嵇康,站在曹魏一邊,對司馬氏始終抱著不合作的態度。嵇康對司馬氏集團的牴觸最終招來了殺身之禍,公元前262年,嵇康以「亂政」之罪被斬首。嵇康曾被鐘會指責為「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他的獨立不羈,讓他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世說新語·雅量第六》中記載,「嵇中散(嵇康)臨刑東市,神氣不變,索琴彈之,奏《廣陵散》。曲終,曰:‘袁孝尼嘗請學此散,吾靳固不與,《廣陵散》於今絕矣!’太學生三千人上書,請以為師,不許。文王亦尋悔焉。」即便有三千太學生上書「請以為師」,司馬昭也不允。為了鏟除異己,司馬氏早已族滅了曹爽、何晏等八家名門望族,如何會對嵇康這個名士下不了手呢?《廣陵散》雖「聲調絕倫」,但歷來有人批評《廣陵散》「最不和平」,「憤怒躁急」,有所謂「臣凌君之像」。想必嵇康當時在刑場上以此曲來抒臆積鬱於胸中的不平。曾著有《聲無哀樂論》的嵇康,一向主張音聲來源於自然的本質,而與喜怒哀樂等主觀情感無關。嵇康臨刑時,神氣不變。但曲為心聲。不知嵇康面對大辟之刑時如何在「怫郁慷慨」處,表現出「雷霆風雨」和「戈矛縱橫」的氣勢,從而以此曲作為對強權的最後反抗?千年後重聽此曲,不能不念及聶政,不能不遙想嵇康。

三、逸士胸懷鴻鵠之志──《平沙落雁》

據說《平沙落雁》是近三百年來流傳最廣的古琴曲,現存的琴譜就達五十餘種。與其他名曲不同,《平沙落雁》的背後,並無膾炙人口的掌故。《平沙落雁》最早的版本載於明代崇禎七年(1634)刊印的《古音正宗》。《古音正宗》這樣解題《平沙落雁》:「蓋取其秋高氣爽,風靜沙平,雲程萬里,天際飛鳴。借鴻鴣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也。……通體節奏凡三起三落。初彈似鴻雁來賓,極雲霄之縹緲,序雁行以和鳴,倏隱倏顯,若往若來。其欲落也,迴環顧盼,空際盤旋;其將落也。息聲斜掠,繞洲三匝,其既落也,此呼彼應,三五成群,飛鳴宿食,得所適情:子母隨而雌雄讓,亦能品焉。」按說崇禎七年的時代,正是明朝飽受內憂外患困擾的時代。朱明王朝王祚將盡,天下有識之士無不憂心忡忡。此時刊印《古音正宗》,也許作者另有深意。上面的解題文字意趣昂然,並無半點憂天憫地的情緒在內。也許「借鴻鴣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也」兩句,正是中心點題之句,以示儒家倡導的「貧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思想。

逸士即隱士,指隱居山林的讀書人。孔子雲,「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易》曰:「天地閉,賢人隱。」從現實急流中退卻下來的文人,在山林、田園中找到了最後的棲身之所。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大隱隱於朝,中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的說法。中國歷代文人及其作品,受中國隱逸文化影響甚深。逸士雖「處江湖之遠」,但社會影響力有時並不弱於「居廟堂之高」者。最早的隱士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商朝的伊尹曾隱於市肆,周朝的姜尚曾隱於山野。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隱士層出不窮。漢代以後,隱士的身份已經有了明確的定義,一般指那些不與朝廷合作而又具有一定文化影響力的人。三國魏晉時代是隱逸最盛行的時代,士人「以高隱為貴」,諸葛亮、陸機、王猛、謝安等歷史名臣都曾有過隱逸的經歷。

真正的隱士應該「只釣低俗作品請刪除不釣名」,但是,漸漸地,自魏晉以降,隱逸卻有極端化、世俗化的傾向。隱士中的一些人,他們不但「釣名」,而且「釣利」。他們把隱逸做為獲取名譽和功利的手段。也有的當權者,為獲得禮賢下士的名聲,刻意逢迎隱逸山林的士人,有的甚至不惜以「假隱」充「高隱」。

《晉書·列傳第六十九》記載,隆安二年(399年),東晉權臣桓玄(桓溫之子)發動叛亂,把持了東晉朝政。自魏晉以來歷代都有隱士,偏偏當時卻一個也沒有。桓玄覺得很沒面子。為獲得禮賢下士的名聲,他趕緊派人找來了西晉著名隱士皇甫謐的六世孫皇甫希之。先讓皇甫希之隱居山林,由桓玄資助各種費用。然後桓玄下召將皇甫希之征為著作郎,但又指使皇甫希之故意推辭不接受,然後桓玄下召封皇甫希之為「高士」。此事傳為舉世笑談,時人戲稱這種隱士為「充隱」。

另一個極端的例子,見於唐代劉肅編的《大唐新語·隱逸》。唐時的盧藏用考中進士後,特地隱居終南山中,但他身在山林,心在朝堂。與當時的朝士交往密切,後果以高士名被召入仕,授官左拾遺,時人稱之為「隨駕隱士」。另一個隱士司馬承禎嘗被召,將還山,盧藏用指著終南山曰:「此中大有嘉處。」司馬承禎慢慢道:「以在下看,這是仕官的捷徑啊。」這就是人們所稱的「終南捷徑」。此時隱逸已成為一條做官捷徑了。士人的隱逸,根據其價值取向,大致可分為儒之隱和道之隱。前者有一定的功利色彩,天下有治則進,天下無道則隱。儒之隱者大都抱有「兼濟天下」的抱負。而道之隱則無任何功利目的,通過遁世來使心靈獲得最徹底的明澈和寧靜。對於那些既有從政經歷又有隱逸經歷的人來說,其隱逸分為仕前隱和仕後隱,即先隱後仕和先仕後隱。《平沙落雁》所表現的「逸士心胸」中的逸士,雖身處隱逸之地,猶胸懷「鴻鵠之志」,應屬於儒之隱和仕前隱。

真正做到徹底的隱逸,談何容易。自古以來,像陶淵明、謝靈運一樣純正的逸士少之又少。古代大多數的逸士,或為世情所困,或因言獲罪,最終歸隱山林,潛居幽廬,也許不過是為世人做出的一種姿態而已。他們表面上超脫,但內心裏也許從未平靜過。從這個角度來看,《平沙落雁》的曲中之音和曲外之意,包涵了對懷才不遇而欲取功名者的勵志,和對因言獲罪而退隱山林者的慰藉。

四、桓伊橫笛做三弄──《梅花三弄》

梅花,志高潔,冰肌玉骨,凌寒留香,歷來是文人墨客詠嘆的對象。《梅花三弄》是笛曲或簫曲,後被改編為琴曲。「三弄」是指同一段曲調反覆演奏三次。這種反覆的處理旨在喻梅花在寒風中次第綻放的英姿、不曲不屈的個性和節節向上的氣概。《梅花三弄》的歷史典故是東晉大將桓伊為狂士王徽之演奏梅花《三調》的故事。《晉書·列傳五十一》和《世說新語·任誕第二十三》裡都曾記載了這段典故。

王徽之應召赴東晉的都城建康,所乘的船停泊在青溪碼頭。恰巧桓伊在岸上過,王徽之與王徽之並不相識。這時船上一位客人道,「這是桓野王(桓伊字野王)。」王徽之便命人對桓伊說:「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桓伊此時已是高官貴冑,但他也久聞王徽之的大名,便下車上船。桓伊坐在胡床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調,高妙絕倫。吹奏完畢,桓伊立即上車走了。賓主雙方沒有交談一句話。晉人之曠達不拘禮節、磊落不著形跡,由此事可見一斑。根據《晉書》的介紹,桓伊是武將,被封為右軍將軍,都督豫州諸軍事。也許是音樂陶冶了他的心性,桓伊為人謙虛樸素,個性不張揚,曾立大功而從未招忌。正是由於這樣的性格,他才能靜的下心來精研音樂。《晉書》稱讚了他這方面的突出才能,「善音樂,盡一時之妙,為江左第一。有邕柯亭笛,常自吹之。」

東晉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後秦苻堅摔大軍進攻東晉,時任中郎將的桓伊與冠軍將軍謝玄,輔國將軍謝琰共破苻堅於淝水(即歷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戰「)。而丞相謝安也因立下存晉之功而進官至太保。後來晉武帝之弟司馬道子與謝安發生權爭,屢進讒言,對謝安極盡誹謗。晉武帝對謝安有了猜疑之心,漸漸開始冷落謝安。桓伊為此很是不平。在一次宴會上,桓伊為晉武帝演奏一曲悲歌《怨詩》,詩中唱道:「為君既不易,為臣良獨難。忠信事不顯,乃有見疑患。周旦佐文武,《金縢》功不刊。推心輔王政,二叔反流言。」其「聲節慷慨,俯仰可觀」。使晉武帝甚有愧色。謝安也為之動容。梅花三弄典故里的另一位主角王徽之,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曾任黃門侍郎。王徽之行為怪誕,故作超脫,有才而放蕩不羈,做官而不管事。王徽之曾任車騎將軍桓沖手下的騎兵參軍一職。一次桓沖問他:「你在哪個官署辦公?」他回答說:「不知是什麼官署,只是時常見到牽馬進來,好像是馬曹。桓沖又問:「官府裡有多少馬?」他回答說:「不問馬,怎麼知道馬的數目?」桓沖又問:「近來馬死了多少?」他回答說:「未知生,焉知死?」

王徽之的答覆幽默詼諧,但都有來處。西漢時丞相府曾設馬曹,但東晉時軍中並無馬曹一職,王徽之為顯示自己率性超脫,不理俗務,故意說成馬曹。後來,宋代陸游曾有「文辭博士書騾券,職事參軍判馬曹」的詩句,說的就是王徽之這一段典故。上述對話中「不問馬」,來自《論語·鄉黨》,原是說孔子的馬廄失火,孔子「不問馬」,只問傷了人沒有。「不知生,焉知死?」一句,則來自《論語·先進》,原文為「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王徽之答非所問,令人捧腹,但句句有來歷。其應變之妙,學問之深,令人佩服。

桓伊既敦和又風雅,而王徽之狂狷且博聞,二人相會雖不交一語,卻是難得的機緣。正是由於桓伊和王徽之的不期相遇,才導致了千古佳作《梅花三弄》的誕生。

據說明清金陵十里秦淮河上,《梅花三弄》是歌舫之上最流行的笛曲之一。《梅花三弄》幾乎成了以秦淮八艷為代表的名妓們的必修科目。槳聲燈影裡傳來陣陣清笛聲,為當時一佳景。秦淮河甚至誕生了「停艇聽笛」、「邀笛步」等人文景觀。1972年作曲家王建中將古曲《梅花三弄》改變為鋼琴曲,其表現主題為毛澤東的詞《卜運算元·詠梅》,即「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姜玉恆演唱過一首流行歌曲《梅花三弄》,也是取自古曲,歌詞這樣唱道「紅塵自有痴情者,莫笑痴情太痴狂,若非一番寒澈骨,那得梅花扑鼻香,問世間情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許,看人間多少故事,最消魂梅花三弄。」從通俗歌曲的角度來看,也算得上是一首佳作了。然現代人玩古風,無論是表現政治品格,還是表現男女之情,畢竟少卻了古人的高格雅意,品味高下自見分曉,毋需多言。

五、力拔山兮,虞姬奈何兮──《十面埋伏》

《山海經·卷七·海外西經》中提到一個神話中的天神,「刑天與天帝爭,帝斷其首,乃以乳為目,操干戚以舞。」後人說,「干戚之舞,猛志常在。胸腹代首,天刑何有於我哉?」陶淵明也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這樣的詩句。每當看到這些文字,總令人想起歷史上一位驚天動地的人物,這個人也一樣的「猛志常在」,有「力拔山兮氣蓋世」超凡氣概,雖然最後失敗,卻在歷史上留下耀眼的身影。這個人就是項羽。華夏如果有一個戰神似的人物,項羽無疑應屬第一人選。

項羽具有不可一世的膽識和氣勢,古今少有。他是一個頂天立地的英雄,暴秦的終結者。誠如太史公所言,「(項羽)乘勢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低俗作品請刪除,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做為暴秦的終結者,項羽創造了很多奇蹟。例如巨鹿之戰,面對秦軍,諸侯皆懼。唯項羽率領楚軍迎戰強大的秦軍。從秦二世三年十一月項羽任上將軍渡河北上起,至這年七月章邯投降為止,歷時九個月,先後全殲王離軍,收降章邯軍,使秦軍的全部主力喪失殆盡,為秦皇朝創造了條件。又如彭城之戰,千里奇兵突進,以三萬擊敗數十萬劉邦聯軍。

然而,打碎了舊王朝後,他卻不能建立一個新王朝。而劉邦,以一地位低微的亭長出身,與他的平民追隨者們一道,締造了一個新的大一統帝國,在當時也算得上是前無古人了。

勇猛之餘,項羽殘暴的一面也相當驚人。早年攻襄城之戰中,由於秦軍誓死不降,襄城被攻破後項羽將守城將士「皆坑之」。巨鹿之戰後,項羽下令將秦將章邯手下二十萬秦軍將士全部坑殺。漢高祖二年,項羽還支使手下殺了「義帝」。手下謀士韓生勸項羽不成,說了句「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立即被項羽烹殺。項羽還烹殺了劉邦的御史大夫周苛等人。然而,殘暴並非項羽的致命傷。項羽最大的失誤在於,沒有建立起一個強有力的政治聯盟。秦亡之後,天下紛爭。項羽曾經自封西楚霸王,並以裂土分封、功臣為王的方式分封天下,但這次分封后,諸侯們並沒有效忠自己。由於他的殘暴和賞罰不明,使得他在諸侯間缺乏公信力。分封之後回到徐州不到才幾個月時間,就已經反叛四起了。正如賈誼所說,仁誼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這裡的仁誼當然是一種政治手段。項羽顯然不是一個具有政治智慧的人物。

劉邦最後與項羽決戰時,和韓信、彭越相約合力伐楚,當時韓信、彭越沒並有發兵。最終劉邦承諾把齊地封給韓信,梁地封給彭越,兩人才引兵而來,這不是以皇帝的身份分封臣子,而是以對等的資格結下了分地之盟。所以,與其說楚被漢滅,項羽敗於劉邦之手,不如說項楚實際上為被諸侯的聯盟軍隊所滅,漢高祖不過是聯軍領袖罷了。兩軍陣前,項羽曾對劉邦說:「天下匈匈數歲者,徒以吾兩人耳,願與漢王挑戰,決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為也。」劉邦雖在氣概上雖已略輸一籌,但他不以為意,大笑著說:「吾寧鬥智,不能鬥力。」

公元前202前,楚漢相爭接近尾聲,雙方會戰於垓下(今安徽靈壁南),三十萬漢軍圍住了十萬楚軍。漢方為瓦解對方軍心,就叫兵士們唱起了楚歌,楚兵大多離家已久,早已厭倦了連年征戰。楚軍中有人開始唱和,軍心徹底動搖。一看大勢已去,項羽已無計可施,對虞姬唱道「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則和道:「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唱完便拔劍自刎而死。項羽後來逃到烏江邊,面對滔滔的江水,仰天長嘆道:「此天亡我,非戰之罪也。」於是拔劍自殺。

後人根據這一段垓下之戰作了兩個有名的琵琶大套武曲《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的前身是明代的琵琶曲《楚漢》。明朝王猷定為明代琵琶演奏家湯應曾寫的《湯琵琶傳》中生動的描述了這支曲子。此曲一開始便是兩軍決戰垓下,一時「聲動天地、瓦屋若飛墜」。「金聲、鼓聲、劍努聲、人馬辟易聲」此起彼伏,然後一陣沉寂。勝負已見分曉,一片哀怨的「楚歌聲」響起,英雄末路的項羽發出「悲歌慷慨之聲」、「別姬聲」,後有「陷大澤有追騎聲」,「至烏江有項王自刎聲」,「餘騎蹂踐爭項王聲」等等。

《楚漢》後來演化為兩個不同的版本,即《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雖然反映相同的歷史題材,但兩支曲子立意完全不同。《十面埋伏》的主角是劉邦和漢軍,重點內容是「十面埋伏」、「雞鳴山小戰」、「九里山大戰」等,樂曲高昂激越、氣勢磅礡;而《霸王卸甲》的主角是項羽和出軍,重點段落是「楚歌」、「別姬」,樂曲沉雄悲壯,又淒楚宛轉,重在描述項羽在四面楚歌聲中與虞姬訣別的場面。前者是讚歌,後者則是輓歌。杜牧《題烏江項羽廟》詩云:「勝敗兵家不可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豪俊,捲土重來未可知。」杜牧很為項羽惋惜,他認為勝敗「不可期」,是兵家常事,假設項羽渡江,也許會像當年興兵抗秦那樣捲土重來。而王安石則反其意而行,他在《疊題烏江亭》中說:「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誰為君王捲土來。」王安石與杜牧的看法恰恰相反,為史家正論。但杜詩表現了一種死中求活的心志,讀來更令人蕩氣迴腸。以上無論是琴曲還是詩,都有兩種不同的立意。後世的觀點中有的揚劉抑項,為劉邦唱讚歌;也有的抑劉揚項,為項羽獻輓歌。這種對立,折射出兩種不同的英雄史觀。即對歷史終結者和歷史建構者所採取的不同態度。事實上,「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不過是文人的詠嘆罷了。當年是天下人共反強秦,楚霸王幾乎靠一己之力,打垮了秦帝國的軍隊,號令天下,莫敢不從。而如今,劉邦攜天下之眾,而自己眾叛親離。戰亂日久,天下人心思定,勢易時移,時局已非當年八百江東子弟起兵抗秦可比。項羽已經徹底喪失了爭天下的資本。朱光潛說:「悲劇人物一般都有非凡的力量,堅強的意志和不屈不撓的精神,他們常常代表某種力量或理想,並以超人的堅決和毅力把它們堅持到底。」項羽至死不承認自己的過錯,說「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也許這才是項羽。

在《十面埋伏》高昂的曲調中,傳來的不僅僅是勝利者的歡快的號角,還有失敗者非凡的氣概。



来源:網路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