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錢炒錢」的狂熱是經濟危機的表現

作者:李錦 發表:2012-01-10 13:1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錢,作為經濟學專業術語稱其「貨幣」。貨幣原本是人們發明的一個讓商品交換變得簡單、便捷的工具,作為工具的貨幣,只是交換中的等價物。而人們對貨幣的需求,僅僅是為了交換去獲取商品的使用權。

隨著剩餘產品的出現,貨幣的「儲藏」價值功能日益強大,而使貨幣具有財富特性。一旦貨幣成為「財富」,成為「商品佔有和支配權」的憑證,貨幣就不是幾句話能說得明白的「錢」了。此時成為人們爭奪的對象,貨幣所承載的就是一部充滿血腥的財富爭奪史。

這樣,我們日常生活中說的錢就有了兩層基本含義:生存的必需品和「萬能的財富」。 近幾年來,炒中藥、炒股、炒房、炒黃金、炒字畫、炒外匯、炒期貨、炒基金……但凡能夠快速積累財富的方式,都屬於「炒錢」的行列。

高利貸、炒房都是錢炒錢的典型。往昔的君子蘭、玉石、普洱印象猶在,今天的房子都是這些「錢炒錢」遊戲中的一個道具。近年來大部分高利貸流向了哪個行業?毫無疑問是價格不斷迅猛攀升的「房地產業」。正是這兩年高利貸的異常膨脹,房地產業的過度膨脹,大玩錢炒錢的遊戲,造成了如今眾多產業的空心化。顯然,樓市靠「以錢炒錢」迅速膨脹起來的泡沫,已經到了該戳破的時候了。

貿易和金融讓為錢發展成為現實,也同時埋下崩潰的導火線:貿易戰,匯率戰,主權債務違約,金融市場泡沫破滅,社會危機等內外因素的結合將會導致經濟崩潰。

在過往的時間裏,真正鎖住了大量資金,嚴重影響實體經濟發展的正是房地產投機市場。有人可能會認為房地產屬於實體經濟,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在現階段的中國,房地產主要被認為是投資品而非消費品,正因如此,房地產價格對於CPI的統計幾乎無影響,否則中國通脹就不是百分之幾的問題了,所以其虛擬經濟的屬性要強於實體經濟的屬性。

「炒」風是從改革開放之初便有的。上世紀80年代初,國家經濟體制從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石油、鋼材、煤炭等重要基礎產品實行「價格雙軌制」,在完成國家計畫之外的超額產品,允許以市場價交易。在當時,這樣做也是無奈之舉。當時,誰要有本事弄到重要基礎產品,就能加價出售,層層加價也不稀奇。直到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實體經濟的「價格雙軌制」才退出歷史舞臺。

現在溫州的民間借貸亂象,與上世紀80年代的實體經濟「價格雙軌制」有點相似。在貨幣緊縮的當下,銀行收緊貸款。一些有背景有關係有地位的人,比如一些政府官員、銀行職業人、大型企業老闆,可以從銀行拿到6.56%的一年期「官息」貸款,再以擔保公司名義在市場上加價放出,從中賺取差價。驚人的差價,使得短期借貸月息可以達到6分到9分,即年息72%到108%,做任何生意都不可能有如此高的利潤。

順籐摸瓜式的追根究底,越追根越讓人坐立不安,最後竟然追根到一個讓人觸目驚心的場面, 經濟危機已經在中國發生。

去年浙江溫州上演資本家們「最後的瘋狂」,「老高」(放高利貸的人)跑路、「走佬」都是人們熱議的話題。為什麼溫州人「以錢炒錢」至瘋狂地步?因為溫州企業做實業的平均年投資回報率已經被擠壓至約3%—10%,而其他投資渠道也並無出路——在限購令、限貸令的雙重打擊之下,溫州商品房交易2011年上半年同比下降近九成,土地流標率74%。當時有220億熱錢撤離溫州樓市轉戰民間信貸市場。顯然這種危機不是美國進口的,而是我們自己的「產品」。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中國企業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