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神韻《墨舞》(圖)

古曲與水墨的至靈至性



(圖片來源:網路)

墨舞應定性為書法的舞蹈。

中國書法源遠流長,形體多樣。歷史上,官方多以正楷為書法範本,而毫潤墨起,以墨為字,以墨為畫者多矣;以墨抒發性情、情感者多矣。氣運揮動的,何止是形而現的字與畫,分明是那個活生生人啊。不管他是那一朝代,何方神聖,他以墨舞動的,可是一種精神?一種長存的精神。

有一種美,是至靈至性的靜謐湖水,平靜無言卻如千尺深潭蘊涵太多;有一種美,是崎嶇不平的山間小路,默默延伸卻如足下之石隱忍不屈。

有一種美是女子對湖梳妝的婉約,有一種美是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氣魄,有一種美是清梅凌寒綻放的高潔,有一種美是煙籠寒水月籠紗的朦朧,有一種美……

這便是中國之美!

說到中國之美,令人最先想到的就是漢字。方塊字是煙雨江南中走出的一位薄衣淺笑的女子,她纖指撫琴,染盡一彎清泉;她手採柔花,人面嬌花相映紅:她一笑回首,娥眉婉轉,未語醉芙蓉。那一排排整齊的中國漢字啊!柔柔撫摸,便是凹凸有緻,彷彿中華千年的歷史,唐宋元明清,詩詞歌賦情。就是這幾千年的深邃文化,鑄成了特有的文字藝術,世界上的所有文字幾乎都只承載著傳播文明的重任,而唯有中國文字令如此多的書法家去探索其中之美。歐陽詢的剛健險勁、法度森嚴,如寬廣奔放的大河;柳公權的瘦挺勁媚、清勁挺拔,似深山老林的洞水;顏真卿的圓潤渾厚、縱橫跌宕,像奔騰咆哮的洪流。王羲之的飄若浮雲,矯若驚龍;懷素的汪洋恣肆,清利高雅。中國文字是歷史的縮影,文化的傳播。

漢字還是一種古老的圖騰。「峰」是險峻奇雄的山,「溪」是潺潺流淌的水。而漢字是起源於山起源於水的。一草一木幻化成圖,一觴一詠融入其中。這就不得不提到美之起源「山水」了。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山之多變者,「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水之靜謐者,「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山之磅礡者,「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水之廣闊者,「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願為歐陽修,做一太守而融於山水之間,飲一壺酒,在似醉非醉似醒非醒之際,再遙望群山,觀秋日斜陽,賞落葉如蝶翩翩飛舞,然後徹底沉沉醉去。

願為陶淵明,在小園深處沾露採菊,小徑芳香四溢,吟罷「歸去來兮」,面含淺笑,一抬首,不經意之間,就看見了微微泛黃的南山。
願為莊子,逍遙嘆裡逍遙游,泛舟江上,可知魚之樂,可曉天道有盈虛消長、得失存亡,遂得不喜,失不憂。夢裡與蝴蝶遊樂嬉戲,飛舞於花叢。如此,便逍遙自得,與世無爭了。

而中國之美不僅見於山水之美更見於藝術之美。藝術又分為時間藝術,空間藝術以及時空藝術。
眾所周知,時間藝術就是音樂了。

中國音樂之美美在持久。世界上現存的古樂器,多因質地材料的腐蝕而失鳴,唯有中國特有的幾種古樂器,塤缶磬鐘,都應材料的堅實而保持著原有的音響,將藝術代代傳播。

中國音樂之美美在形象。當「高山流水」響起時,便可見青山削翠,一泓清泉自千丈高峰飛瀉而下,時緩時急,緩如細雨絲絲,急如驟雨點點,一會千軍萬馬奔騰而過,一會大珠小珠落玉盤,情趣無窮。

當「梅花三弄」奏出時,便可見那"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梅,還有那踱步於梅香中的林逋和那雙醉於亂紅中的眼。
中國音樂之美美在空靈。千山的鳥兒都不見了,小徑縱橫看不見行人蹤影。是誰還在寒江之中,披蓑衣,戴斗笠,獨撐一支細長的寂寞,不沾紅塵,不理俗世,完全沉浸於自己的世界之中。風雪扑面,如棉如絮,謝娘去後納蘭惜,輕雪飄天涯,不是人間富貴花。

而空間藝術,首推建築。中國建築,最有成就的當屬園林。那一個個翩若驚鴻的飛檐,那一片片鱗次櫛比的青瓦,無一不展示著園林的高雅與精緻。亭臺樓閣,九曲迴廊,假山異石,花木扶疏,中有杜若白芷,點綴得宜,可謂虛實結合。《老子》中說:「至虛極,守靜篤。」

由此可見中國古代哲學家是極其推崇虛的。那麼什麼是虛呢?《莊子》中說:「正則靜,靜則明,明則虛。」水虛而建築實。外國往往喜歡在水中建造噴泉,而中國園林往往以靜為主,以虛為追求,小橋亭榭必是盡量立於水池之邊緣。而當你立於池邊時,可以看見水底之石,水中之魚,水面之影。小石潭記中說:「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這般光景,便是極品!

說到時空藝術中的舞蹈,就不得不提到《霓裳羽衣舞》了。《霓裳羽衣舞》是古代大型宮廷舞,輕衣曼舞,千種風情,萬般嬌媚,更與何人說?中國最早的舞蹈起源於占卜祭祀,巫覡載歌載舞,裝神弄鬼,時而祈雨,時而驅鬼,娛神娛人。



来源:一元一國學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